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文化體育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3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重要一年,是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區實現“三年再造一個新”目標的關鍵一年。根據省、市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2013年文體工作意見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構建“和諧”目標,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以基礎性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和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的打造為契入點,以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根本導向,著力構建覆蓋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親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體系,全面提升文化軟實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努力將打造成為文化特色鮮明、文化事業繁榮的文化名區。
二、工作目標
1.文體事業目標。
——堅持文化體育事業科學發展,精心謀劃文化體育事業“十二五”專項規劃。
——建成6家鎮街宣傳文化中心,完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平臺建設,創建6個達標社區圖書室。建成區級體育總會,鎮街體育健身俱樂部全覆蓋。加強對全區體育健身中心和健身點健身器材的管理和維護,形成較為完善的三級公共文體服務網絡。
——舉辦各類文體干部、專業人才培訓班及群眾業余藝術培訓班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實現文體業余團隊鎮街的全覆蓋,形成具有特色的群眾文體人才梯次格局。
——創建15個特色文化廣場,成立“唱響”文化廣場俱樂部。提升特色文化示范戶、特色文體團隊層次,舉辦各類有品位、上規模的重大文體活動,形成文體特色品牌。
——堅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榮,凈化全區文化市場環境。
2.文化遺產保護目標。
——抓好優秀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北山寺”、“泰山岳廟”修繕工程完工,“泰州單聲珍藏文物館”建設工程竣工。完善區級“非遺”保護名錄,加強對重點項目的保護和傳承,形成文化遺產保護亮點。
三、重點工作
文化工作:
1.創品牌,實施文化惠民戰略,保障群眾基本文化權益。
深入開展各類“文化惠民”活動,全年送歌舞(戲)進村(社區)15場以上,放映免費電影730場,九龍鎮、蘇陳鎮、罡楊鎮、京泰路街道、城東街道、城西街道全年確保每村每月放映免費電影1場,各街道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社區免費電影放映工作,全年不少于20場。開展具有引導性、導向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全年不少于30場;組織開展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社區文化、家庭文化等文化活動,舉辦2013年區農業觀光休閑旅游節民俗民間文化展演、區首屆群眾文化藝術節。緊緊圍繞“歡樂、唱響、舞動、和諧、魅力”主題,依托區政府中心廣場和各鎮(街)大中小廣場,充分發揮文化館、站、各業余團隊和文化示范戶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特色文化廣場活動,使文化廣場成為“人人能參與,個個可享受”的城鄉居民展示自我的文化舞臺,真正做到“天天有歌舞,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立足樹品牌,創特色,做大做強“一街(鎮)一品”特色文化團隊活動品牌,促進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著力推廣“社區文化進農村,農村文化進社區”文化交流“雙進”活動,促進城鄉文化大融合、大發展。堅持以活動帶創作,以創作推動文藝繁榮,加大創作生產力度,做強品牌文化,積極組織新作品參加省、市舉辦的各種形式、各種藝術門類的比賽、展覽和演出。
2.強基礎,實施基礎建設戰略,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以城鄉文化建設為重點,大力加強農村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著力開展形式新、有創意的特色文化活動。積極爭創省、市優秀鄉鎮文化中心、村文化室、特色文化團隊、特色文化戶、文化標兵。加強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年內九龍鎮、蘇陳鎮、罡楊鎮、京泰路街道、泰山街道、城南街道等6家單位完成宣傳文化中心建設任務,并通過達標驗收。積極上爭,配合市圖書館進一步完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中心平臺建設,創建6個達標社區圖書室。提高公共文化設施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文化館、文化站、電影院的作用,廣泛開展公益性文化活動,深化服務工作。加強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加快推進“泰州單聲珍藏文物館”建設,繼續做好“泰山岳廟”、“北山寺”等文保古建筑的修繕工作。建立完善的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做好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和評選工作,強化活態傳承。
3.重培養,實施人才興文戰略,建設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積極創造條件,為文化藝術人才提供一展身手的平臺。充分發揮文聯各藝術協會的作用,調動專業和業余創作人員的創作熱情,努力創作更多精品力作。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基層文化工作者隊伍。加強對文化館、站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舉辦文化干部及稽查人員業務培訓班。加強對基層業余骨干的培訓和輔導,舉辦創作、舞蹈及各種業務技能培訓班,以提高基層文藝骨干的業務水平。發展一批基層文化輔導員和文化志愿者。加強對各類社會藝術教育、培訓的管理和指導,鼓勵興辦藝術教育,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大力培養藝術人才。
文化市場管理工作:
1.加強執法隊伍建設,形成市場監管合力。
切實加強文化市場執法隊伍的制度建設、能力建設、形象建設和廉政建設,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合格、作風優良、專業精湛、清正廉潔的執法隊伍。加強網吧義務監督員隊伍建設,并逐步將義務監督員的監督工作由網吧向整個文化市場延伸。建立健全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組織網絡,完善舉報制度,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電子信箱,形成全社會對文化市場的監管合力。
2.開展專項治理行動,維護市場公平秩序。
圍繞“創建平安文化市場,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總體目標,加強文化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執法力度,特別是對網吧接納未成年人、違禁盜版書刊、音像制品等領導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始終保持高壓態勢,對重點地區(城中村)、重點經營場所要加大巡查力度,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集中整治行動。一是要會同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門對“黑網吧”、黑游戲機室、流動攤點等無證經營場所開展集中執法行動。二是要在寒暑假期間開展凈化網吧市場專項行動,切實防止未成年人進入網吧。三是會同相關部門扎實開展“掃黃打非”行動。四是會同公安、消防等部門聯合開展對文化市場公共聚集場所的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切實防止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
3.規范審批程序,提高服務效率。
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堅持“公正、公開、公平”的原則,不斷完善行政審批制度,規范辦事程序,提高服務質量,及時準確地辦結各項行政審批項目,從而推動我區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體育工作:
1.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條例》。
《全民健身條例》是必須執行的國務院規章,是體育部門開展全民健身工作的“尚方寶劍”。認真開展《條例》學習工作,通過多動腿、多動嘴、多匯報,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支持,把群眾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群眾體育經費等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財政預算,推動政府更好地提供公共體育服務。
2.搞好身邊的活動。
充分利用區體育總會這個平臺,調動各類體育團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開展有創意、有規模、影響大、參與廣的全民健身活動,舉辦第三屆社區運動會,運動會項目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為主。利用主城區的區位優勢,聯合各部門、體育協會、社會團體,舉辦具有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展示,將我區“全民健身”活動辦出特色,打造群眾體育活動品牌。
3.加強群眾體育隊伍建設。
進一步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力度,2013年擬在城東街道、蘇陳鎮和罡楊鎮舉辦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協助市體育局在我區舉辦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組織全區各體育團體、單項協會、晨晚練點的優秀負責人及大學生村官參加,切實提高群眾體育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業務水平。
4.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工作。
2013年是全國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年,積極配合市體育局做好我區檢測任務。抽調不同年齡段,不同工作性質的人員參與國民體質監測,保證被測人員數據的有效性,科學規范地完成我區樣本的采集和數據上報工作。
5.加強健身器材的維護管理。
以增強群眾體質和提高群眾健康水平為第一要務,繼續加強對全區體育健身中心和健身點健身器材的管理和維護,明確健身器材受贈單位的義務,督促受贈單位做好器材的日常維護工作,及時上報器材破損信息,確保受贈器材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維護。
自身建設:
堅持常抓不懈,深入推進機關作風和黨風廉政建設。加強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貫穿內部管理的各個環節。探索建立機關目標管理責任制和績效追究制,完善機關目標考核制度、聯系基層制度、績效追究制度,強化制度的執行力,強化考核結果的使用,真正發揮考核在形成合力、提升整體形象和綜合素質上的作用,打造“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和諧型、節約型、廉潔型”機關。
四、工作措施
1.加強領導,形成文化建設的推進機制。
各鎮(街道)要真正把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擺到重要戰略位置,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財政預算、納入重點工作安排、納入考核獎懲范圍,使文化建設與經濟、政治、社會建設真正做到“四位一體”,實現同規劃部署、同推進落實、同檢查考核。
2.落實政策,增強文化建設的保障力度。
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區有關文化建設的各項政策,加大對基層文化建設的投入,加強對文化館、站的業務指導,建立村(社區)文體專管員和志愿者隊伍,明確人員負責本村(社區)的文體工作,建立完整的區、鎮(街道)、村(社區)文體工作責任體系。
3.強化考核,確保文化建設的目標落實。
將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納入各鎮(街道)科學發展考評體系,印發《區文體工作考核細則》,對文化館、站承擔的工作任務、進展和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實行獎懲制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真正把文化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