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后備企業培訓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快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精神,充分發揮高新技術企業在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化、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強區域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現就加快培育高新技術后備企業,提出如下意見。
一、工作目標
到2015年,我市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總數要突破1000家。為實現這一目標,2013年起實施培育高新技術后備企業“造林工程”,建立500家高新技術后備企業庫,至2015年入庫企業完成高新技術企業認定300家以上。
二、基本條件
高新技術后備企業是指符合我市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發展方向,創新基礎好、有發展潛力、接近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尚未通過認定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基本條件為:
(一)企業在我市注冊1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二)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三)企業設有研究開發機構,持續開展與本企業主營業務相關的研發活動,并掌握核心技術。
(四)企業在近2至3年內有望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對其主要產品(服務)的核心技術形成1項以上自主知識產權。
(五)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2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5%以上。
(六)企業上年度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50%以上。
(七)企業財務管理規范,有能力設立研究開發費用輔助賬;近兩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2%;具有較好的成長性。
三、培育措施
(一)加強對后備企業的培訓輔導。針對企業創建高新技術企業的薄弱環節,實施“提升工程”,切實加強對后備企業的培訓輔導工作。組織主管部門、行業專家、先進高新技術企業、中介服務機構等對后備企業開展科技政策、企業管理、技術創新方法、知識產權挖掘與保護、投融資等方面的培訓輔導,區別不同情況,提供個性化服務。
(二)加大對后備企業的研發支持。扶持后備企業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在國家、省、市各級各類計劃立項與推薦方面予以優先支持,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市、區縣兩級在科技、人才等各類專項資金中統籌安排“造林工程”相關經費,支持對后備企業的培訓輔導、后備企業技術創新、設立研發機構、共建研發平臺、引進高端人才、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等。
(三)鼓勵企業建立健全創新機制。鼓勵后備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先進高新技術企業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開展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共建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增強企業的持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后備企業獲得國家和省各類研發平臺認定及產學研合作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市、區縣科技、人才等各類專項資金優先立項支持;后備企業研發的新產品優先推薦為省高新技術產品、國家重點新產品等。
(四)加強后備企業自主知識產權培育。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推進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示范創建,規范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建立知識產權預警機制,增強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和保護能力。市、區縣兩級專利資助資金優先支持后備企業申請國內外發明專利,有效提升企業以發明專利為主的核心自主知識產權產出;對后備企業的專利產業化項目優先立項支持。
(五)引導社會資本優先向后備企業傾斜。以市紫金科技創業投資基金、科技創業種子(天使)投資基金等政府創投資金為引導,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資后備企業;科技銀行、科技擔保機構、科技小額貸款公司和科技保險公司等為后備企業提供科技金融服務,皆可享受《科技創業投融資體系建設計劃》規定的優惠政策。
(六)加強市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協調小組充分發揮領導作用,科技、財政、國稅、地稅等部門建立運轉順暢的協調配合機制,根據各自的職能,積極促進后備企業培育工作,注重和省相應部門的溝通聯系,爭取上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