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區2014年科技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3年,我鎮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業績,綜合考核再次蟬聯全縣第一,實現了“八連冠”。尤其在高新產值、高新設備投入、高新技術企業培植、科技重大項目和國際科技合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和發展,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還獲得省科技創新專業鎮、省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鎮稱號。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縣委十一屆七次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科技進步在鎮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現就2014年我鎮科技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支撐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瞄準全鎮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全面推進產學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做精做強創新創業載體,做大做優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新興產業,為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二、主要目標
1、實現全鎮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50億元,高新技術產業投入33億元。
2、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6%。
3、新增國家、省級重點新產品、高新技術產品、自主創新產品26個;申報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43項。
4、推進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提升孵化器的承載量和孵化率,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創新創業支撐,完善工業園區“華新高科技創業園”的建設。
5、銷售3000萬元以上制造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備案率達80%以上。引導重點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國內外大公司共建研發機構,年內新增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公共技術報務平臺10家。
6、大力推進產學研合作“雙百千”工程,重點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26項,培育產學研合作示范企業10家。吸引高層次人才50人,引進各類技能人才3250人。
7、加強知識產權工作,培育知識產權示范企業5家,全年專利申請量1120件,其中發明專利360件以上。
8、宣傳貫徹各項科技獎勵激勵政策,引導企業轉型升級,促進工業經濟優質高效可持續發展,優惠政策落實企業數18家。
9、加強科普設施建設,建立健全村“一站、一欄、一員”,確保100%。
10、加強科技宣傳工作,縣錄用稿量36份,市以上科技網錄用量18份。
三、重點工作
1.建立科技創新機制。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大力研究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高新產品。進一步完善政府資金引導、專項資金扶持、企業資金為主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機制,加強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引導和推動企業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力爭在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高端先進制造業發展、加速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解決支柱產業關鍵和共性技術難題上實現新的突破。
2.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圍繞我鎮新興產業、優勢產業和傳統產業,通過實施重大科技項目,不斷拉長產業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一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吸引更多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物流項目落戶我鎮,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省各類科技計劃,依靠科技創新培育我鎮特色新興產業,培育打造新的發展增長點。堅持一手抓外引,一手抓內培,充分發揮重點骨干龍頭企業的帶動引領作用,不斷完善產業鏈,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領先、市場前景好、競爭力強的高新技術領軍企業,打造我鎮高新技術產業新板塊。
二是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充分發揮我鎮特色產業的引領作用,形成特色鮮明、產業規模大、覆蓋面廣的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群,重點建立以申菱電器、中堯機電、興華膠帶、威爾曼集團等骨干企業為核心,以通揚機電、亨特電器等企業為關聯,以整機產業化、控制系統智能化和機電設備節能化為特色的電梯科技產業園;建立以天楹環保科技公司為主體,以節能化、大型化、自動化、成套化為特色的環保產業園。
三是加速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廣泛應用電子信息、先進制造與自動控制、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改造提升我鎮機械、絲綢、紡織、化纖、食品飼料、電子電器等傳統產業,提高傳統產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和產品的質量性能,增強傳統產業的持續發展能力。通過以點帶面,示范輻射,層層推進,滾動發展,促進傳統產業的升級改造,提高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
3、加大華新科技園建設力度。加大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力度,加快推進華新高科技創業園科技孵化器建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科技孵化器,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創業創新服務支撐,為引進高層次人才、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來我鎮創新創業搭建平臺。具體措施:
一是將對華新高新技術創業園引進項目任務納入到工業園區招商指標中,設立華新高新技術創業園項目引進獎,實施項目加減分制。鎮政府相關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將華新高新技術創業園入園企業的招商一同布署,一同推進,一同落實,一同考核。
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宣傳力度。利用華新高科技企業孵化器網站,及時與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聯系,將網站與其他相關科技網站鏈接。及時將招商信息、優惠政策、服務項目、聯系方式等在網上公布、宣傳、推介,提高華新高新技術創業園的知名度,同時方便企業查閱資料、聯系入駐、開展網上辦公,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促進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
三是加大入駐企業獎勵扶持力度,優先安排研發和生產用房,優先申報各類科技項目,優先協調解決創新資金,優級先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4、啟動實施四大創新工程。
一是產學研合作工程。充分利用北京、上海、南京、西北、東北、武漢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術和人才優勢,繼續推行年銷售3000萬元以上企業與高校院所產學研合作,引導企業走出去借力發展,努力構建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廣泛征集企業技術需求,在高校、科研機構相對集中的地區開展產學研對接活動,積極借助外力推動我鎮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爭取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專利技術與我鎮企業實現對接、轉化,并進一步實現產業化;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強大的科技研發能力為依托,解決制約企業跨越式發展的技術瓶頸,實現從技術優勢到產品優勢、市場優勢轉變,為我鎮傳統產業的調整提升和新興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是產業技術創新工程。引導龍頭企業、優勢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和高層次人才,使企業發揮自身優勢,拓寬市場空間,挖掘更大潛力;引導全鎮中小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強化品牌創建,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以技術創新增強企業發展后勁,驅動企業可持續發展。圍繞我鎮高新產業、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通過實施重點科技項目實現關鍵技術有效突破,促進專利技術和產品盡快實現產業化。著力完善創新產業體系,圍繞我鎮產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利用青墩文化藝術節、經濟貿易洽談會、重點項目推介會等重大活動,結合企業創新需求大力引進高技術、高附加值項目。
三是知識產權保護工程。鼓勵企業進行知識產權保護,鼓勵職務發明,獎勵專利大戶企業,提高企業和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的宣傳培訓,努力提高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嚴肅查處知識產權侵權糾紛,切實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四是科技富民強鎮工程。緊抓省廳啟動全省現代農業科技園的有利時機,穩步發展我鎮蠶業科技園。通過優良桑、蠶新品種的引進推廣,配套種養技術研究、絲綢深加工和副產品綜合利用技術等研究,突出自主創新、成果轉化和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把我鎮蠶業科技園打造成全國先進的桑葚、蠶新品種培育基地。科學利用農業項目資源,拓寬科技招商思路、創新科技招商方式,引進發展1-2個新興產業,延長我鎮傳統農業產業鏈,為全鎮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村生態環境優化提供技術和產業支撐。
四、保證措施
1、認真落實政策。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縣和鎮制定的各項科技創新激勵扶持政策,協調解決執行過程中的各類問題,確保各項政策宣傳到位、組織到位、執行到位。提高財政科技投入的成效,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重大公共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發項目上。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增加科技投入,通過行政、經濟的手段和政策約束激勵機制刺激企業增加研發投入。通過風險投資、擔保貼息等投資方式,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機制。
2、加強環境營造。認真貫徹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建立科普長效機制,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增強科普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重點做好面向農村和社區的科普工作,不斷提高公民的知識獲取能力和科學素養。
3、構建人才高地。實施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引進工程,采取柔性引才與重金聘才相結合的方式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和高校畢業生到我鎮就業。堅持黨管人才原則,以激勵企業主體意識為抓手,以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為重點,以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主線,把人力資本投入作為一種戰略投資,切實抓好引進、培養、使用三個關鍵環節,讓各類人才在我鎮不僅引得進,而且要留得住、用得上,著力構建一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形成人才積聚效應。
4、強化責任考核。今年繼續實行科技進步、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并列入三大建設目標責任制一并考核,與三大建設工作同規劃、同布置、同考核。進一步加大考核獎懲力度,將相關科技、人才工作目標列入工業經濟、農業農村工作進行考核。各街道辦事處、各村黨支部、村委會、機關各部門、各相關企業一把手要親自抓科技進步與技術創新,親自組織科技發展規劃、科技政策的落實,親自解決科技投入、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和科技成果轉化等重點難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