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年教育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及市委十四屆八次會議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著力解決圍繞公平、均衡、素質、質量、協調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推進教育資源均衡化、學校辦學規范化、教育質量優質化、教師成長專業化、辦學特色多樣化,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工作目標
——著力構建托幼一體化學前教育體系,提升學前教育優質普及水平,力爭創建成為*市學前教育先進縣(市)。
——以教育資源均衡配置為重點,推進鎮域一體化辦學,進一步提高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水平。
——深化課程改革,優化教師結構,推進品牌發展戰略,豐富普通高中辦學內涵,確保教育質量領先地位。
——深入實施“職業教育六項行動計劃”,加強基礎能力建設,打響“高技能、高就業”品牌,提升職業教育競爭力。
——大力開展教育創新,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打造活力教育,培育陽光學生,不斷提高教育品質。
——進一步完善教育管理體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富有活力的教師隊伍。
——以信息化推動教育現代化,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現代教育技術配置,進一步提高各類設施設備管理和使用效益。
——開展“平安校園”建設,強化校園安全管理,杜絕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確保系統和諧穩定。
三、工作重點及措施
(一)以平安和諧為要務,進一步樹立系統良好形象
1.持之以恒抓好安全。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建設,進一步健全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校園安全應急預案和安全預警機制,組織開展內容全面、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安全教育活動,抓實各類應急演練和生存技能培訓。進一步完善分級安全管理網絡建設,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加強安全知識培訓,暢通安全信息,提升管理效能。嚴格實行學校安全巡查督查制,加大安全檢查力度,推進各類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繼續實行校園“放心店”工程,全面做好校舍安全鑒定、改造工作,積極開展學校周邊環境整治,優化育人環境。
2.一以貫之抓實行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鞏固成果,深化發展,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確保學習實踐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深入開展“廉潔清風進校園”活動,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防體系。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以規范財務、招生、人事、招標等工作為重點,規范辦學行為,提升校園“陽光工程”成果。深化“家長滿意工程”,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四訪五聯”等活動,認真處理群眾來信來訪。進一步加強教育宣傳工作,提升系統良好形象。
(二)以內涵發展為重點,進一步提升各類教育發展水平
3.鞏固提升學前教育優質普及水平。以高水平、高質量普及學前三年教育為目標,以推進0-3歲早教工程為突破口,以政策支持+統籌規范為手段,發揮名園的示范、輻射功能,加大鄉鎮中心幼兒園優質提升和新農村幼兒園規范建設力度,著力構建托幼一體化學前教育體系。進一步加強幼教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園長管理水平,重視教師分層培訓,優化保育隊伍結構和能力。以“*市學前教育先進縣市”創建為契機,豐富辦園內涵,提高保教質量,提升辦園品位。繼續強化屬地管理,堅決整治非法辦園、辦托,進一步規范辦園行為。
4.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扎實推進教育基本現代化鎮鄉創建,力爭大唐、王家井、街亭、陳宅四個鎮如期通過驗收;加強已創建鎮鄉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現代化建設水平。統籌城鄉發展,繼續實施對農村學校在經費、師資、政策等方面的傾斜政策和結對幫扶制度;全面實施“書香校園工程”和“省農遠二期工程”;深入推進“城鄉互助、鎮域一體”教育發展共同體建設,積極探索物資共享、管理共享、教研共享、師資共享等一體化運行模式;繼續推進“加強完小建設工程”,引領農村完小切實提高辦學水平,力爭新增*市農村示范學校10所以上,全市所有完小都達到《諸暨市完小辦學條件基本標準》。實施學校發展性評價,推進學校規范辦學、個性辦學、自主辦學。
5.進一步豐富普通高中辦學內涵。按照“精管理、求質量、創品牌、出尖子”的發展思路,大力推進教育理念創新,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積極探索新課程、新高考下的教育教學管理機制,強化目標意識和質量監控,鞏固和保持質量領先優勢;大力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努力營造寬松、團結、競爭、激勵的學校氛圍;深入推進品牌發展戰略,優化師資結構,加強名校、名家、名師建設,致力打造均衡優質、省內一流的重點中學品牌集群。
6.進一步激發職業教育辦學活力。繼續圍繞新一輪“省職業教育六項行動計劃”,加強基礎能力建設,精心培育一批示范實訓基地和示范專業,重點確保新職教中心的穩定和諧發展。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模式,突出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培養,強化就業創業能力,努力實現“高技能、高就業、高效益”。搭建外向型師資培訓平臺,進一步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關注弱勢群體教育,推動特殊教育發展。全面支持,正確引導,規范管理,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三)以質量領先為核心,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實踐
7.創新德育工作機制。繼續抓好行為規范養成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著重培養學生誠信、愛心、自信、責任、習慣等基礎性道德品質。深化德育課程改革,加強學生社團建設,積極組織開展紀念建國六十周年主題教育和綠色成長等系列活動。認真落實德育導師制,全面建立預防中學生違法犯罪預警機制。重視德育骨干教師隊伍建設和德育科研工作,加強德育成果的總結提煉和宣傳。
8.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嚴格按國家課程方案和省、市課程計劃組織教學,開全課程,開齊課時,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增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積極探索實踐“輕負優質”的教學模式,完善后30%學生的教育管理、跟蹤監測工作。進一步加強體藝、科技等教育,認真組織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和各類藝術活動,保證每天課外文體活動不少于1小時;舉辦全市中小學生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活動,啟動諸暨市課外文體活動示范學校評選活動,認真做好省中小學課外文體活動工程示范縣市創建工作。加強“減負”督查,切實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重視應用性研究,充分發揮科研興校、科研興教功效。加強信息化建設,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加大校園網、師生成長平臺、網絡課堂等建設力度,提高效益、提升服務。
9.加強學校特色化建設。深入實施學校特色發展戰略。根據學校實際、地方特色、周邊資源、傳統優勢找到特色建設突破口,確定項目,培育特色。積極組織開展省、地市、縣三級特色學校創建活動,打響學校品牌,提升區域辦學競爭力。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構建辦學實力、學校活力、文化魅力彰顯的新型校園。
(四)以敬業精業為主旨,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
10.大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教師職業精神,深入開展師德主題教育活動。實施由學校、學生、社會參與的師德考核評價機制,剖析和整改師德建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推動師德師風建設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以群體師德創優和學習型標兵等爭創活動為載體,加大對先進團隊、優秀教師的宣傳表彰力度,努力營造師德建設的良好氛圍。
11.建立完善現代管理制度。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嚴格編制管理,完善新教師招考錄用、評聘分離等制度。立足教師資源均衡配置,規范城鄉、區域、校際間教師合理流動,全面實行城區農村“3+2”的“捆綁式”就業分配制和鎮內師資統籌制,探索“名校集團化”、“一校多區”模式下教師內部合理流動機制,多形式地組織城區名優教師到山區支教和農村骨干教師進城學習。進一步完善中心學校(教辦)管理體制,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深化教育分配制度改革。全面實施義務教育績效工資制度,積極探索、創新績效考核的有效機制與辦法。著力構建良好的教育人際關系。把關心教師的工作、健康、生活結合起來,建立與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教師評價標準。以慶祝第25個教師節為契機,努力為教師辦實事、辦好事。
12.加強名師名校長培訓培養。把“教師即研究者”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策略和努力方向,以提升教師“有效教學’技能為重點,以新課程培訓、名師帶徒等活動為載體,大力推進校本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穩步推進農村中小學骨干教師“領雁工程”的實施,加強培訓管理,分級培養一批服務農村的優秀教師隊伍。深入實施“名師培養工程”,建立以“領軍人才”為首的優質師資創新團隊,強化示范、輻射、引領功能,完善名優教師培養、考核和激勵機制,努力構建優質師資體系。進一步加強對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與管理,重視后備干部隊伍建設,致力培養一支辦學理念先進、辦學思想獨特、治校方法創新的優秀干部隊伍。
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