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職員工績效考核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縣(市、區)教育局,市直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要為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市直非義務教育學校、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順利實施,充分發揮教職工績效考核的激勵引導作用,參照教育部《關于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考核工作的指導意見》(教人[]15號),結合非義務教育學校、事業單位實際,制定本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服務和促進教育科學發展為目標,以提升教職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能力為核心,以提高教職工績效為導向,著力構建符合教育教學和教育人才成長規律、體系完善的教職工績效考核評價制度,促進廣大教職工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貢獻智慧和力量。
二、考核原則
1.尊重規律、以人為本。尊重教育規律,尊重教師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教師教書育人工作的專業性、實踐性、長期性特點。
2.以德為先、注重實績。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把師德放在首位;注重教職工履行崗位職責的實際表現和貢獻。
3.激勵先進、促進發展。建立競爭激勵機制,鼓勵教職工全身心投入工作,引導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能力。
4.客觀公正、簡便易行。堅持實事求是、民主公開,科學合理、程序規范,講求實效、力戒繁瑣。
三、考核對象
考核對象為按國家規定執行事業單位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的非義務教育學校、事業單位的正式工作人員。
四、考核內容
考核內容以教職工履行法定職責、崗位職責和完成工作任務為基本依據,重點考核工作實績。市直非義務教育學校、事業單位要根據市績效考核參考指標(見附件1—3),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科學完善的考核指標體系和量化標準。
1.校級領導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是:履行《教師法》和《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職責,完成規定的崗位職責和工作任務的實績,內容包括履行師德建設、學校發展、教育教學管理、教師專業發展、學生全面發展。
2.教師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是:履行《教師法》和《教育法》等法律法規規定的教師法定職責,以及完成學校規定的崗位職責和工作任務的實績,包括師德和教育教學、從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實績。
師德考核內容重點是為人師表、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并將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有礙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不得以非法方式表達訴求、干擾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損害學生利益等基本考核內容,作為教師績效考核合格的必備條件。
教育教學主要考核教師從事德育、教學、教育教學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情況。德育工作是每個教師應盡的責任,要結合所教學科特點,考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德育的情況。教學工作,重點考核教學工作量、教學準備、教學實施、教學效果,以及組織課外實踐活動和參與教學管理的情況;對教學效果的考核,主要以完成國家規定的教學目標、學生達到基本教育質量要求為依據,不得把升學率作為考核指標,要引導教師關愛每個學生,特別是學習上有困難或品行上有偏差的學生。教育教學研究工作,重點考核教師參與教學研究活動的情況。教師專業發展,重點考核教師拓展專業知識、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情況。
班主任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崗位。班主任的工作任務應作為教師教學工作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鼓勵教師尤其是優秀骨干教師積極主動承擔班主任工作,使他們有熱情、有時間、有精力,高質量高水平做好班主任工作,當好學生的人生導師,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要強化對班主任工作的考核,重點考核其對學生的教育引導、班級管理、組織班集體和團隊活動、關注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情況。
3.其他教職工(包括管理人員、教輔人員和工勤人員,下同)及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績效考核的主要內容是:履行規定的崗位職責和完成工作任務的實績,包括服務教學、服務師生等方面的實績。
五、考核方法
根據校級領導、教師、其他教職工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分類考核。績效考核工作一般由學校(單位)按規定的程序與年度考核結合進行,可采取平時考核與定期(月度)考核相結合,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考核小組評議與教職工互評、學生評議相結合,形成性評價和階段性評價相結合等方法,同時適當聽取學生家長的意見。要充分發揮校級領導、教師和學校、事業單位在績效考核中的作用。
1.校級領導績效考核。根據市直非義務教育學校、事業單位校級領導績效考核參考指標,采取學校主管部門考評小組考核和學校(單位)教職工考核評議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校主管部門制定具體考核辦法并組織實施。
2.教師績效考核。采取學校考核小組考核、學科組(年級組)考核和所教班級學生評議相結合的方式,根據市直非義務教育學校績效考核參考指標進行評議。
為更好地發揮對班主任的激勵導向作用,各地和學校可以將班主任工作單列出來進行考核,其考核結果作為發放班主任津貼的依據;也可以將班主任工作折算為教學工作量,按課時津貼的方式發放。采取哪種考核和發放方式由學校主管部門確定,如果采用將班主任工作折算為教學工作量的方法,參照教育部印發《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的有關要求,班主任工作量按當地教師標準課時工作量的一半計入教師基本工作量;對于班主任承擔超課時工作量的,發放超課時補貼。
3.其他教職工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績效考核。采取學校考核小組考核和教職工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根據市直非義務教育學校、事業單位其他教職工績效考核參考指標進行評議。市直非義務教育學校、事業單位可根據需要,進一步細化管理人員、教輔人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考核項目和指標,對其他教職工進行分類考核評議。
市直非義務教育學校、事業單位,可采取指標要素測評、業務知識或技能測試、建立教師發展檔案、開展爭先創優活動等多種形式,不斷完善教職工績效考核載體,全面反映教職工的業績和貢獻。
在績效考核中要堅持公平公正、公開透明,充分發揚民主,考核結果要進行公示。
六、考核等次確定
考核結果可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次,也可將績效考核內容量化分值作為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的依據。有下列行為之一者,應直接評定為不合格等次或不發獎勵性績效工資:
1.職業道德考評達不到基本要求的;
2.以非法方式表達訴求、干擾正常教育教學秩序、損害學生利益的;
3.因玩忽職守造成校園重大安全事故的;
4.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或違規搞有償家教或向學生亂收費,造成不良影響的;
5.不能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或在工作中發生重大教學事故的;
6.有其他嚴重損壞教師形象和聲譽行為的。
受到黨紀和行政處分的教職工確定績效考核的有關問題按照中央和省的有關規定執行。
教職工對考核結果有不同意見,可以通過正常渠道向學校考核工作組織和學校主管部門申訴。
七、考核結果使用
教職工績效考核結果作為績效工資分配的主要依據,并作為教師資格認定、崗位聘任、職務晉升、培養培訓、表彰獎勵等工作的重要依據。
教職工績效考核結果為基本合格及以上等次的,全額發放基礎性績效工資。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等次的,視情況扣發基礎性績效工資,具體標準由市直非義務教育學校、事業單位確定。
依據教職工績效考核結果,合理分配獎勵性績效工資,堅持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一線教師、骨干教師、班主任和其他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適當拉開分配差距。對于考核結果為基本合格的,減半發放獎勵性績效工資;對于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不發獎勵性績效工資。
在教職工績效考核中,為充分調動教職工工作積極性,適度控制分配差距,對于班主任工作、教師課時量、考勤等便于平時考核的常規項目,一般按月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按月發放與之相關的班主任津貼、農村學校教師補貼、課時津貼等,按月發放的津補貼可占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額的65%左右;對于師德、教育教學成果、教科研、年度考核和獎懲工作等其他體現總體評價和實際貢獻的項目,可納入年度獎勵績效考核,量化分值,并按照年度獎勵績效考核結果發放獎金或補貼,年終發放的獎金補貼可占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額的35%左右。
校級領導的獎勵性績效工資設為崗位津貼和績效獎勵津貼。崗位津貼隨同學校教職工按月發放的獎勵性績效工資一同發放;績效獎勵津貼由主管部門根據年度考核結果確定發放數額。年度考核結果確定為優秀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原則上不超過本人基礎性績效工資。
八、工作要求
做好教職工績效考核工作是實施績效工資和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礎,對于更好地體現教職工的實績和貢獻,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導向作用。市直各非義務教育學校、事業單位要充分認清做好教職工績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意義,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抓緊抓好。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績效考核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關系到廣大教職工的切身利益。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成立由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的考核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績效考核工作的指導與監督檢查。
2.制定方案、認真實施。各單位要根據本實施意見和有關要求,制定符合本單位實際的實施辦法和對所屬學校校級領導的考核細則;學校要制定本校教職工績效考核方案和考核細則,由學校領導班子集體研究后,經教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公示無異議后,報市教育局批準后公布實施。
3.嚴肅紀律、公平公正。各單位要嚴肅績效考核工作紀律,對工作不負責任,績效考核失真失實的,實行責任追究。要嚴格按照規定的績效考核程序和標準,公平、公正地做好績效考核工作;績效考核過程和結果要公開透明,自覺接受教職工監督。要深入細致地做好教職工思想工作,引導教職工正確對待績效考核,通過正常渠道反映訴求。
4.健全制度、完善體系。各單位要健全績效考核制度,完善績效考核檔案,創新考核機制,規范考核程序,不斷提高績效考核的科學性。充分發揮績效考核的激勵功能和正確導向,進一步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進我市教育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