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抗震減災活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做好防震減災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為貫徹落實《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我市防震減災工作的意見》(政辦〔〕233號)精神,現結合實際,就進一步做好當前我縣防震減災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加強組織領導,推進我縣防震減災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各相關部門要按照《防震減災法》的要求,依法履行防震減災工作管理職責,將防震減災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防震減災需求相適應的投入機制和管理機制。對防震減災工作機制體制不健全,防震減災措施不落實,不認真履行防震減災職能的部門和單位,要依法嚴肅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要根據省、市“‘十二五’防震減災規劃”,結合實際,認真組織編制防震減災“十二五”規劃,以項目帶動工作,著力提高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預防、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的綜合工作能力,推動防震減災事業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服務本地區經濟社會建設。
二、進一步加強地震監測預報工作
(一)強化震情跟蹤監視工作,切實提高地震速報能力。地震部門要進一步做好震情跟蹤工作,積極構建地震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實現地震烈度速報信息的實時傳輸獲取。地震辦要嚴格按照省地震局年度地震重點危險區震情跟蹤工作要求,強化管理,逐項落實相關工作。
(二)加強地震前兆臺網建設,提高趨勢會商水平。2012年縣地震辦要采用新設備完成地下流體前兆觀測臺站的升級改造,實現觀測的實時化、網絡化。要認真做好地震監測臺網的設備維護工作,確保儀器設備正常運行,臺網運行率繼續保持全市先進水平。要加強震情會商工作,強化周、月、年度會商工作,重點加強對震情跟蹤及前兆信息的捕捉分析,發現異常要及時落實上報,密切注視震情發展動態。
(三)完善宏觀觀測網絡,嚴格落實異常上報制度。根據年度宏觀觀測網絡例行巡查的情況,及時調整宏觀觀測網絡布局,強化每日宏觀觀測數據報送,進一步發揮群測群防在防震減災尤其是地震短期和臨震預測中的作用。對各種宏觀異常事件要及時落實上報,做到異常落實“不過夜”,避免地震謠傳的發生。
三、進一步完善地震應急救援體系,認真做好地震應急救援工作。
(一)修訂完善地震應急體制機制。各相關單位要按上級要求,根據實際情況加快制訂修訂和完善地震應急預案,使各部門的地震應急預案更具科學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同時,要認真細化各相關部門的應急聯動機制,適時開展地震應急檢查和應急演練,確保地震應急指揮科學、有序、高效,反應迅速,保障有力。縣抗震減災指揮部成員單位要根據政文〔〕196號文《關于調整充實抗震減災指揮部及其辦公室組成人員名單的通知》和各自地震應急預案要求做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今年第四季度市政府將組織全市地震應急工作專項檢查。
(二)加強地震應急體系建設。要不斷加強地震應急指揮實時傳輸系統建設,充分發揮“市防震減災信息化管理系統”在地震應急救援方面的作用,及時充實、更新功能和內容,集成各類信息,完善各種數據庫。要有專人負責系統管理運行,確保一旦遇到緊急情況,能有效發揮系統的各項功能。
(三)加快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按照省、市關于做好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的統一部署,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加快應急避難場所建設,在年11月底前要完成我縣倉滿體育場等4處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建設任務并做好迎接市檢查組檢查工作。
(四)提升地震災害緊急救援能力。進一步加強縣鄉兩級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建設,消防大隊要落實地震緊急救援隊裝備配備,按要求全部及時采購配備到位。開展經常性的培訓和演練,切實做好應急救援各項準備工作。一旦發生地震災害突發事件,2小時內救援隊伍即可趕赴災區開展救援。同時,要積極組建地震志愿者隊伍,加強培訓演練,逐步完善縣、鄉鎮、村(居)三級地震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五)健全應急物資儲備體系。民政局要進一步健全應急物資儲備體系,統籌做好應急救災物資的準備工作。民政局要儲備滿足我縣應急避難需求的救災帳篷(200頂以上),統籌應對我縣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安置災民的需求。
四、扎實推進農居地震安全工程和中小學校安工程建設。
(一)住建局要按照省政府《關于加快推進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的意見》、省政府《關于研究石結構房改造有關工作的會議紀要》(專題會議紀要〔〕33號),結合新時期“三舊”改造工作及“造福工程”的部署要求,認真落實市《關于舊村居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三舊”城改造優惠扶持政策,全力推進對我縣20世紀80年代之前建設的抗震性能差的危舊房屋的抗震加固和改造工作,制定全縣石結構房屋抗震防災改造規劃,穩妥開展石結構房屋改造加固試點工作。
(二)縣校安辦要加快全縣校安工程項目的實施,保質保量按期完成各項校舍重建任務。對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和危險區未列入校安工程重建計劃且未達到現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校舍,要盡快實施抗震加固,確保校舍抗震安全。
(三)地震辦與住建、民政、國土、農辦等部門協調對水庫、交通運輸等生命線工程和大型企業開展地震應急檢查,督促做好地震應急預案制定和修訂完善、地震應急隊伍建設、應急物資儲備等相關應急準備,全面排查、及時消除地震安全隱患,防范地震次生災害發生。
五、認真做好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
(一)要充分利用防震減災日、重大地震災害紀念日、科普活動周等重要時段,通過防震減災知識“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活動,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要積極配合省地震局做好“省數字地震科普展館”光盤版和網絡版的宣傳工作,通過主流媒體的報道和宣傳以及在主要網站上建立相關鏈接,讓民眾了解“數字地震科普展館”的相關知識,擴大宣傳效應,增強宣傳效果,全面提高社會民眾的防震減災意識。要把防震減災宣傳納入各級黨政干部培訓教學計劃,切實增強領導干部防震減災意識和應對地震突發事件的指揮能力。要開展農村民居建筑防震抗震知識、地震科普知識的宣傳,不斷提高農村地震安全意識和防范地震的能力。
(二)教育、地震部門要扎實推進《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貫徹實施,不斷創新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把防震避險、自救互救知識納入學校的課堂教育,每學期組織一次以上應急避險演練,一次以上大型防震減災知識講座。充公發揮“縣防震減災講師團”作用,組織符合條件的教師申請加入講師團,積極邀請講師團成員進行宣講。充分發揮“防震減災網”作用,組織師生進行瀏覽學習。組織師生通過五里街中心小學“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和防震減災教育基地的帶動輻射,進一步提高中小學生地震科普知識的水平,培養師生地震安全意識和應對震災的自我保護能力。
(三)地震、新聞宣傳等部門要加強協調溝通,不斷完善輿情收集分析、輿論引導方式,建立地震突發新聞的快速反應機制,進一步規范防震減災信息報送和渠道,發揮主流媒體引導作用。要加強對地震和地震謠傳事件的輿情監視,及時制定對外宣傳和口徑,規范信息的行為和渠道,澄清不實報道和傳聞,通過積極的正面宣傳報道及時有效處置地震謠傳,保持社會安定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