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治理教育亂收費實施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關于*年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國辦發〔*〕59號)的要求,結合我省實際,現就全省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嚴格規范學校收費行為
(一)認真落實“省立項目、省定標準”的規定。公辦學校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要嚴格按照《*省教育收費項目及標準》執行,凡不符合規定的收費項目和標準要堅決取消。各地、各學校不得擅自立項、超標準和超范圍收費。
(二)在國家和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必須實行“一費制”收費辦法。各地要嚴格按照冀教財〔*〕40號文件規定的標準執行,不得以任何理由縮小“一費制”實行范圍和突破“一費制”最高限額,下浮不限。
(三)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必須嚴格執行“三限(限人數、限錢數、限分數)政策。公辦高中收取“擇校生”擇校費要嚴格執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公辦高中擇校生收費實行最高限價的通知》(辦字〔*〕71號)規定,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提高收費標準和收取限定金額以外的擇校費用。各地公辦高中現行收費標準(去年招收擇校生的收費標準)超過此次省定擇校生收費最高限價的,要立即降下來;現行收費標準低于擇校生收費最高限價的,要維持原來標準不得提高;招收“擇校生”的比例,必須嚴格執行省教育廳《關于公辦普通高中擇校生招生比例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冀教財〔*〕39號)規定,嚴禁學校擅自擴大“擇校生”招生比例、降低錄取分數線。
(四)穩定中等專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現行收費政策。中等專業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收費繼續執行國家和省定項目和標準。高等學校招收的專接本學生、體育藝術特長生、預科生、定向生以及獨立學院、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招收的學生,其收費要嚴格按照國家和省政府規定項目和標準執行。
(五)嚴格規范代收費的行為。中小學校除按國家規定可以代收課本費外,不得向學生收取其他任何性質的代收費;學校面向學生的各類服務項目,必須遵守學生自愿的原則,按照“多退少補、不得盈利、及時結算”的規定,加強資金管理。中小學校不得以組織輔導班、補習班、“提高班”和“超長班”等為由向學生收取費用。嚴禁任何部門包括學校及教師以任何形式要求學生訂購教輔材料、課外讀物、報刊雜志等,不準強行收費為學生統一著裝,不準以“勤工儉學”的名義向學生攤派錢物。禁止任何部門或單位通過學校向學生搭車收取任何費用或向學校進行各種形式的攤派。
(六)嚴格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堅持劃片招生、就近入學的原則,不準招收擇校生。劃片要科學合理,并及時向社會公布。對經批準進行中小學辦學體制改革試驗依托優質公辦中小學辦學的學校,嚴格執行“四獨立”(獨立法人、獨立校舍、獨立核算、獨立辦學)的要求。凡不符合“四獨立”辦學要求的,要停止招生或者改按公辦學校標準收費。普通高等學校不得將國家下達的計劃內招生指標轉到獨立學院,變相高收費,不得借獨立學院之名搞“校中校”,變相“雙軌”收費,不得假借中外合作辦學名義,變相提高收費標準。
二、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治理力度
(一)建立健全專項治理責任制。各級政府要建立專項治理責任制,明確分管領導,對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地方和單位督促整改,對教育亂收費問題嚴重的地方和單位追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的責任,并予以通報。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責,齊抓共管。其職責分工如下:
政府糾風部門:組織協調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監督檢查相關部門履行職責情況;對教育亂收費典型案件、影響嚴重的事件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實施責任追究,不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還要按規定追究有關單位領導的責任。
教育部門:負責有關教育招生收費政策規定和治理措施的貫徹執行,規范學校的招生收費行為,加強對學校收費收入和支出的監管,與物價、財政部門共同清理后保留的收費項目和標準,接受社會監督。深入推行校務公開和收費公示制度,認真貫徹落實“一費制”收費制度和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的“三限”政策,對學校擅自設立項目、超標準、擴大范圍的收費行為和違反“一費制、“三限”政策的行為要嚴肅查處,切實做好教育行政事業性收費的管理工作。物價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清理教育收費項目和標準,規范教育收費行為,健全和強化“收費許可證”管理制度和年度審驗稽查制度,會同有關部門督促和指導學校落實教育收費公示制度,加強對中小學教材(含中小學實驗教材)的價格管理,建立健全教育亂收費舉報制度,認真負責受理群眾舉報,對學校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擴大收費范圍、超標準收費的行為依法進行查處。
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全面清理教育收費項目,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項目;認真貫徹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加強對學校收費收入和支出的監督檢查,建立健全保障學校辦學經費的投入機制,配合有關部門查處教育亂收費的行為。
審計部門:積極推行教育收費審計制度,負責對涉及教育的有關部門和學校的收費情況進行專項審計。
農業部門:協調和參與搞好農村中小學亂收費專項治理工作,監督落實國家和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一費制”收費辦法,參與查處農村中小學各種違反規定亂收費的行為。
新聞出版部門:加強對學生用教材的價格和質量的管理和監督,嚴格控制教材成本,切實降低群眾經濟負擔,嚴格教輔材料、課外讀物的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學校和學生攤派,打擊非法出版教輔材料的行為。
(二)切實加強對學校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大中專學校和城市的中小學對所收取的學雜費要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做到票款分離。不具備條件的農村中小學,也要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學校按規定收取的學雜費收入要全部用于辦學。各級教育、審計部門要加強審計監督,對學校收入、支出情況及時進行審計,杜絕亂收亂支行為。
(三)嚴格校務公開和收費公示制度。各地學校要通過公示欄、公示牌、公示墻等方式,將招生政策、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資金的使用等情況和投訴電話等向社會公開和公示,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各級教育、物價、財政部門要加強對教育收費工作的監督和管理,進一步完善校務公開和收費公示制度。
(四)嚴格控制中小學教材價格。各地要嚴格按照國辦發〔*〕34號文件規定,切實減輕學生家長的負擔。不得將教輔材料納入《教學用書目錄》,不得向學校印發教輔材料《推薦目錄》,各學校不得統一組織學生購買教輔材料和專題教育書籍及材料,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以“培訓費”等名義向教材出版、發行單位違規收取費用。物價部門要把教科書和實驗教材統一納入價格管理范圍,嚴格核價。物價和新聞出版部門要制定教材有關費用支付標準和管理規定,嚴格審核,切實降低教材成本,同時要引進競爭機制,進一步降低教材成本和價格。在農村經濟欠發達地區,提倡使用經濟版教材,實行“一費制”的中小學,必須使用經濟版教材。
(五)加大教育投入。各地要繼續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調整優化學校布局,精簡管理人員和非教學人員,減少人員經費,使有限的教育經費得到合理配置。財政部門要加大教育投入,確保實現“三個增長”,對實行“一費制”后學校公用經費不足的,要按省核定的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標準和定額,由上級人民政府通過轉移支付解決。財政和教育部門要建立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三保”投入機制,切實做好“保工資、保運轉、保安全”工作。
三、嚴格監督檢查,查處亂收費行為
(一)認真開展教育收費自查自糾。開學是教育亂收費的高發期,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學校收費工作的領導,嚴把開學收費關口。各級糾風、教育等部門要組織和指導各級各類學校,對亂收費問題進行認真、全面的自查自糾,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凡是違反規定收取的費用,要一律無條件清退給學生。自查自糾結束后,要逐級寫出自查自糾報告,并報上級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各地自查、自糾期間,省、市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組織力量進行督導。
(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從今年10月份開始,省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領導小組要組織糾風和教育、物價、財政、審計、農業、新聞出版等部門組成檢查組,在各市、縣(市、區)和大中專院校自查自糾的基礎上,對各地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三)嚴肅查處亂收費、亂攤派的行為。各級紀檢、監察、教育、物價、財政等部門要嚴肅查處下列行為:一是違反規定擅自設立收費項目、超標準、擴大范圍收費的行為;二是有關學校違反“一費制”收費制度以及違反公辦高中招收擇校生的“三限”政策的行為;三是部門和單位通過學校向學生搭車收取費用或向學校進行各種形式的攤派的行為;四是違反規定亂征濫訂教輔材料、報刊等行為;五是擠占、平調、挪用和截留學校按規定收取的費用的行為;六是違反政策的其他行為。對于頂風違紀的亂收費案件要從嚴查處,并依照有關規定對有關責任人給予紀律處分,對造成嚴重影響的亂收費案件,還要按照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有關部門要認真受理學校及群眾的投訴,按照有關規定及時進行督辦和查處。
(四)充分發揮輿論的監督作用。各有關部門和新聞媒體要切實加大對治理工作的宣傳力度,讓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充分了解有關收費政策規定。同時對頂風違紀的問題公開曝光,推動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