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困難戶援助工作安排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人民政府(管區、街道辦),縣政府各有關工作部門:
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是一項傳統的社會救助內容,是對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種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家庭,給予非定期、非定量生活救助的一種有效形式。近年來,我縣困難群眾救助工作,在緩解城鄉低收入生活困難群眾因災、因病等各種突發性事件而引起的基本生活困難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從當前運行情況來看,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盲目和隨意的問題。臨時救助的款物數量不定,救助機構缺少臨時救助預案,救助對象和標準缺乏理性依據,有感情用事傾向。二是習慣和依賴的問題。部分群眾把向政府申請救助作為一種“職業”,長期反復申請救助,甚至采用哄騙、糾纏等手段進行索要。三是重復討要和單獨處理的問題。個別群眾經常在鄉鎮和民政部門循環往復,多次申請救助。由于條塊之間缺少聯系溝通,形成了重復救助,助長了討要風、纏訪風。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縣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健康運行。為了切實糾正我縣困難群眾救助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現象和問題,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進一步提高對規范困難群眾救助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認識
困難群眾救助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對保障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有著特殊的作用。目前,由于我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保障改善民生的需要還存在一定差距,部分群眾的生活還很困難,特別是一些弱勢困難群體,仍需要進一步加強社會救助。各鄉鎮、各相關部門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將困難群眾救助工作作為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利益問題的重要舉措,積極踐行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理念,采取積極有效措施,把困難群眾救助工作做細做實,確保此項工作健康有序開展,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二、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樹立“以民為本、為民解困”的理念,積極整合社會各類資源,不斷健全完善困難群眾救助工作長效機制,推進救助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切實緩解社會弱勢困難群體暫時性的生活困難,促進“和諧”、“平安”建設。
(二)基本原則。困難群眾救助要堅持“政府主導、民政主管、屬地管理”的原則,由鄉鎮(管理區、街道辦)人民政府負責轄區內困難群眾救助的管理和實施工作,做到救助對象要準確,救助金額要適當,救助過程要公開,救助組織要協調。確保救助工作的及時、高效、適度、公正,減少隨意救助、重復救助、遺漏救助現象發生,最大限度地提高救助資源的效能,切實規范困難群眾救助工作。
三、進一步合理確定困難群眾救助對象和范圍
救助對象主要包括:
(一)在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專項社會救助覆蓋范圍之外,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現暫時困難的低收入家庭,重點是低保邊緣家庭;
(二)雖然已納入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專項社會救助制度覆蓋范圍,但由于特殊原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較大困難的家庭;
(三)縣、鄉人民政府認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
救助范圍主要包括:
(一)因患急重病經醫保報銷、醫療救助、社會捐助后,仍然難以維持家庭基本生活的;
(二)自然災害、火災、意外傷害等事故導致家庭生活臨時困難的;
(三)其他特殊情況造成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
四、進一步規范困難群眾救助程序
(一)困難群眾救助以鄉鎮(管理區、街道辦)為平臺,整合社會資源,統一實施救助。申請享受救助的對象,以家庭為單位,由戶主通過戶籍所在地的村委會向本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救助,縣民政局原則上不直接受理困難群眾救助。
(二)救助參照農村低保審批程序,鄉鎮(管理區、街道辦)接到救助申請后,及時調查,對符合條件的給予適當救助,對不符合條件的向申請人說明不予救助的原因。對確需縣民政局救助的對象,必須填寫《縣困難群眾救助申請審批表》,由鄉鎮人民政府主要領導簽署意見上報縣民政局審批,批準后救助資金由鄉鎮民政工作站負責發放。
五、困難群眾救助資金的籌集
(一)困難群眾救助資金由縣、鄉兩級財政負擔,縣民政局每年在春荒、冬令期間分兩次下撥。
(二)結合各鄉鎮年度災情實際,救助資金年底適當給予重點追加,縣民政局原則上不滯留救助資金。
(三)困難救助資金要堅持專款專用,專帳核算,實行整合救助資源,規范救助行為,嚴把救助資金審批,做到多渠道籌集,歸口管理,依托鄉鎮發放。
六、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幾點要求
(一)各鄉鎮(管理區、街道辦)要把困難群眾救助工作擺到重要位置,進一步加強和規范救助程序,縣政府從2008年起將困難群眾救助納入鄉鎮(管理區、街道辦)年度考核中予以綜合考評。
(二)各鄉鎮民政工作站要進一步發揮作用,盡快組織工作人員,深入村組,積極開展農村特困群眾調查、摸底工作,并將統計結果造冊登記,分項別類。對符合低保條件的,要按照相關規定和程序,全部納入低保,做到應保盡保。
(三)縣民政局對各鄉鎮(管理區、街道辦)到縣委、縣政府及民政部門申請救助人員的信息每日進行一次統計匯總,并將具體情況在反饋鄉鎮的同時抄報縣委、縣政府相關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