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果業穩固發展安排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人民政府、西郊開發區、工業園區管委會,區政府有關部門: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則的開局之年,也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起步之年。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區委二屆十二次全委(擴大)會暨全區經濟工作會、全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面完成林果業建設任務,現就2011年林果業生產工作安排如下: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生態發展和農民增收為目標,突出造、封、育、改、撫有機結合,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重點抓好果產業開發和林業生態工程建設,扎實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不斷加強森林資源管護,努力推動全區林果業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二、目標任務
(一)新植蘋果3萬畝(市上追加任務1萬畝),完成蘋果標準化生產基地3萬畝(掛果園1萬畝,幼園2萬畝),落實果菜間作3萬畝,完成果園施肥6.1萬畝,培訓果農15000人(次)。
(二)完成造林封育23000畝,其中:退耕還林荒山造林5000畝、三北四期工程人工造林11000畝、2010年示范造林5000畝、天保工程封山育林2000畝。
(三)完成退耕還林工程補植補造21803畝。
(四)完成2010年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建設任務11692畝,其中:種苗基地823畝、經濟林基地5183畝、補植補造5686畝。
三、重點工作
(一)果園建設
要按照持續抓擴量、突出抓管理、堅持抓示范、集中抓培訓的總體要求,持續推進草峰鎮、索羅鄉果產業開發整鄉推進工程,切實抓好果園新植、幼園管理和示范園建設,努力在果園建設管理上實現新突破。
1.果園新植。今春,市上增加我區果樹經濟林新植任務1萬畝。各鄉鎮要圍繞“適宜區全覆蓋”的目標,把建園重點放在地勢平坦、土壤相對肥沃的區域和公路沿線交通便利的地方,實施整鄉鎮、整區域推進,春季一次完成新建果園3萬畝,春季一次性完不成任務的,秋季必須全部栽植到位,但在考核評分中將區別對待,給予一定扣分處理。草峰鎮、索羅鄉要以平鎮路、張高路、花王路沿線為重點整體推進,向發展空間大的村社延伸;寨河鄉要沿小蘆河流域縱向延伸、橫向補齊;香蓮鄉、白廟鄉、大秦鄉要把發展重點放在轉閆路、白欒路、白西路等公路沿線和果產業發展潛力較大的村社,利用塬區坳心地建園;四十里鋪鎮、白水鎮、花所鄉要把發展重點放在北大路沿線川臺地,狠抓空白地段果園建設,實現區域連片,填平補齊,整體推進;安國鄉、鎮、大寨鄉、峽門鄉、上楊鄉要在立地條件較好、交通便利的地段適度集中建園。
2.果園管理。堅持把幼園管理作為提升果產業開發層次和效益的重要抓手,加大投入,抓好果園合理間作、規范修剪拉枝、病蟲害集中防治等工作,全面落實“一年定干保苗、二年重剪增枝、三年拉枝促花、四年成形掛果、五年優質豐產”的早果早豐管理技術,確保歷年栽植的果園管理水平有大的提升,真正實現栽植一片、成活一片、保存一片、見效一片,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促使果園管理大轉型、大提升。對去年秋季新建的果園,要在清明過后一周氣溫回升并穩定時,一次性進行刨土放苗,扶正苗木并及時灌水,每株施足1兩氮肥,落實苗干套袋、帶內覆膜措施,保證生長量,提高保存率。各鄉鎮要確定專人在田間地頭蹲守,引導群眾合理間作套種,堅決禁止種植高稈作物。
3.示范園建設。要全面推行鄉鎮主要領導包抓示范園掛牌管理責任制,明確創建目標,加強指導扶持,全面落實配方施肥、四季修剪、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標準化管理措施,集中建成草峰長溝、索羅胡洼、寨河田河3個千畝標準化示范園,積極培育草峰長溝和趙家、索羅張樹和汝林、白廟小陳、香蓮上麻、寨河閆灣、四十里鋪廟底下、安國甘掌、王家溝10個幼園標準化管理示范點,進一步提高示范園(點)檔次和水平。草峰鎮、索羅鄉、寨河鄉要各建成1個千畝以上幼園標準化管理示范園,安國鄉、鎮、四十里鋪鎮、白廟鄉、香蓮鄉、大秦鄉、大寨鄉要各建成1-2個500畝以上幼園標準化管理示范園,白水鎮、花所鄉、峽門鄉要各建成1個300畝以上幼園標準化管理示范園。
(二)造林綠化
1.重點荒山造林工程。依托退耕還林、三北四期工程,按照集中連片、規模治理的要求,每個鄉鎮必須完成1處500畝以上的典型工程,安國鄉上李、鎮鴨兒溝、西陽鄉西陽村、麻武鄉石家溝新造4處千畝以上荒山造林工程。
2.新農村建設綠化美化工程。堅持以生態文明村鎮建設為支點,選擇適宜當地生長、高桿大冠的苗木補植補造,實施大寨鄉搬遷點整村綠化、柳湖鄉八里村、四十里鋪清街村、索羅鄉姚王村、草峰鎮安家村、寨河鄉閆灣村共6個新農村建設綠化美化工程,切實抓好村莊道路、居民庭院、房前屋后、農田林網和景點園林綠化工作。
3.重點綠色通道建設。安國鄉、柳湖鄉、四十里鋪鎮要按原規劃設計,完成312國道補植補造任務,對斷檔、缺損苗木進行補植補造,栽植檜柏、國槐、楊、柳樹等大規格苗木5338株;大寨鄉、安國鄉、峽門鄉、麻武鄉、鎮要完成馬安路、安青路、平華路、平麻路等縣鄉公路的補植補造;其它鄉鎮最少完成一條5公里以上的綠色通道新植任務。所栽植林帶的行數必須在兩行以上,行距必須小于4米,帶距必須小于8米。
4.城區北部面山綠化。在北部面山虎山溝至梨花溝段,完成綠化面積2000畝。采取義務植樹與專業隊綠化相結合的辦法,采用以資代勞的方式,將任務細化到各部門、各單位,由區綠化辦收取綠化費,組織專業綠化隊統一栽植綠化,收費標準按照每人75元(每人5株樹,每株15元)收取。綠化費的收取由區人事局核定人員,區財政局實行代扣。
5.山景前區綠化工程。對區域內的的灘涂、河道、水渠、耕地進行一次性綠化,以造景為目的,常青樹為主,團狀、帶狀配置。栽植苗高1米以上油松、側柏,2∶1混交,株行距2×2米,河道、水渠兩側栽植苗高2.5米以上的柳樹和1.5米以上紅葉李。高速公路高架橋以東至韓家溝大橋以西區域內,大道以南80.5畝,由山管理局負責實施;大道以北126.5畝,由自保局負責實施;山后峽停車場至蜈蚣咀區域內1050畝,由區林業局負責實施。
6.北濱河路綠化工程。按照北濱河路綠化設計方案,路旁2.9公里新植國槐的栽植以及全程9公里景觀綠化帶栽植后續工程,由312線改線工程指揮部負責實施。
7.退耕還林工程不合格小班補植補造。對成活(保存)率達不到85%以上,特別是區上發文暫緩兌現糧款補助的小班,以及省林業廳《關于對2010年度退耕還林工程檢查驗收中存在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中指出的168個小班21803畝,要全面進行補植補造。同時,各鄉鎮要對2003、2004年度生態林建設中的不合格小班,加大補植力度,確保國家和省市核查不出問題。
8.城市綠化。由園林局負責,對東西大街、文化街、西大街延伸、紅旗街、定北路、西寺街、柳樹巷、南環路、解放路、寶塔路、人民廣場、火車站廣場、西門口花壇等14條(處)街巷、廣場、花壇枯死缺損的行道樹、綠化帶苗木和草坪,按照原樹種、標準進行補栽、修復。居民院落綠化,由住建局牽頭,各街道辦事處及社區督促落實,各單位、小區物業管理單位及開發商負責實施。
四、果樹栽植及造林要求
(一)果樹栽植要求
新建果園面積必須集中連片300畝以上,按照3×4米或2.5×5米的株行距要求,挖60×60厘米的定植坑,每坑施入50公斤農家肥、0.5公斤磷肥后,進行栽植。主栽品種選擇紅富士系列,并合理搭配授粉樹種,主栽品種與授粉品種的比例為4:1左右,采用隔行或混栽配置,澆水覆膜,在1米處定桿,套保濕袋,并整修1.2米寬的營養帶。果品苗木由區林業局統一采購,要保證苗木質量,堅決防止不合格苗木上工程。
(二)造林要求
1.荒山造林。樹種選用刺槐、落葉松、油松等鄉土樹種,先整地后造林,采用魚鱗坑整地方式,栽植標準為50×50厘米,密度為167株/畝。栽植嚴格按照造林技術規程,采取“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方法進行栽植,澆足定根水,加強撫育管護,確保成活。
2.苗木準備。蘋果苗木由區林業局統一供苗,各鄉鎮要及時在指定地點拉運苗木。荒山造林苗木由各鄉鎮、國有林場、林管所自籌,造林結束經驗收后,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兌付苗木費。退耕還林補植補造所用苗木由鄉、村、農戶自行解決。
3.時間安排。從動員會之日開始至4月底結束。
五、驗收兌付辦法
(一)驗收辦法。造林結束后,由各鄉鎮、各單位自查,將自查結果上報區林業局,區林業局根據各單位自查情況,組織有關部門及技術人員統一核查驗收。
(二)兌付辦法。區林業局根據驗收結果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進行兌付,果園建設由區林業局統一供給栽植所需苗木。荒山造林連片500畝以上,成活率在85%以上,兌現標準為喬木林70元/畝、灌木林50元/畝。
六、工作措施
(一)廣泛宣傳,深化培訓。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搶抓時節,全面動員,廣泛發動群眾。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要廣泛宣傳果產業開發、綠化美好家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跟蹤報道全區林果業建設工作情況,進一步增強群眾的生態保護意識,大力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積極創新管理模式,健全管理辦法,聘用農民技術員,組建10-15人的果園管理技術隊伍,以干促管,常年巡回進行技術服務。區林業局要根據果業生產的不同季節,集中組織技術人員深入各示范園(點)開展技術服務;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培訓計劃,多渠道、多層次、多途徑開展技術培訓,重點培養一批農民技術員和果園大戶。
(二)周密安排,突出重點。果園建設要把新植與管理同安排、同落實、同推進,充分發動群眾,提早倒茬整地,加強幼樹管理,全面完成果園新植任務。造林綠化要抓好新農村建設四旁植樹,對歷年實施的退耕還林、三北四期工程全面進行補植補造,林種、樹種要與原規劃設計標準一致,并加強撫育和管護,嚴禁牛羊入林、林下種植和亂砍濫伐。重點公益林管護要層層簽訂責任書,落實管護責任。天保工程要以國有林場為重點,優化森林資源結構,積極開發林下資源,增加林區群眾收入。城區北部面山義務植樹,要提早籌備苗木,落實山頭和地塊,確保城北面山綠化取得實效。
(三)嚴格標準,加強管理。果園建設要繼續落實“行政+技術”雙軌責任制,統一標準、統一方法,嚴把苗木質量、整地質量、間作套種“三關”,切實提高建園質量。造林綠化要積極推廣地膜覆蓋、滴水保墑、整修魚鱗坑等實用技術,推行造林施工全過程監理,認真落實造林質量責任追究制度。要加強種苗監管,凡不具備“一簽兩證”的種苗,不能辦理調撥手續和用于林果業建設。扎實做好退耕還林信息檔案管理工作,全面整理裝訂文件、圖、表、卡、冊和糧款兌現臺帳,做到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加大封山禁牧力度,認真落實護林防火工作“一條線”責任制,嚴厲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確保林區安全。
(四)創新機制,培育典型。今年,區上將進一步加大果園建設扶持力度和推行力度,在全區組織開展示范園評比活動,命名區級標準化樣板園和省、市級示范園的,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鄉村兩級給予獎勵,帶動全區果園建設上水平、上臺階。每個鄉鎮要至少建成1處經得起省、市、區檢查驗收的生態工程和林改典型,示范帶動全區林果業建設快速發展。要大力扶持發展民營林果業,加快土地流轉,引導培育大戶,探索多元化發展林果業、綠化環境、改善生態的新路子。要加大灌木林發展力度,增加生態林混交比例,落實封育措施,提高封育成效。
(五)加強領導,強化督查。各鄉鎮要成立領導機構,組織專門班子抓落實,主要領導要到田間地頭,親自組織動員、親自安排部署、親自督查落實,分管領導要一跟抓底,具體抓、具體管、具體解決林果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全力以赴、保質保量完成全年工作任務。各包鄉單位要盡快下派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現場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幫助鄉鎮抓好林果業生產工作。區上將在4月中下旬、8月上中旬各開展一次果園管理現場督查活動,重點檢查果園新植、幼園管理、示范園建設等情況。同時,將采取定期抽查和隨機督查相結合的辦法,定期不定期對林果業建設進度、質量和種苗供應情況進行督查檢查,對不合格工程,一律不予驗收;對推行措施不力、工作嚴重滯后的,要在全區進行通報批評。造林結束后,由區政府統一組織檢查驗收,驗收結果納入全年考核,堅決做到以實績考核評價、依制度追究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