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道路建設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居):
為了進一步推進農村公路建設這一民生工程,充分發揮村(居)自主籌建的積極性,盡快解決好群眾最為關注的路道這一熱點問題,經研究,就加快推進農村道路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村(居)建設為主體,市鎮兩級適當補助的原則,以現有的路道框架為基礎,重點建設斷頭路、雞爪路、通往自然村的主干道,用2—3年的時間,經過市鎮村三級共同努力,把全鎮的農村公路建設成內外相連、四通八達的路網新格局。
二、建設標準
新建設的路道必須是水泥砼路面,寬3.5米以上,厚15厘米以上。
三、編制規劃
1、村(居)申報
各村(居)要按照鎮政府制定的路道建設指導性計劃,結合本村實際,確定本年度建設計劃,并填表申報。村與村之間的路道結合部,所屬兩個村的負責人要主動對接,協商解決。
2、鎮審核認定
鎮政府將組織專門班子,根據各村(居)申報的計劃,逐路勘察審核認定。
四、落實補助
今后三年內,享受市、鎮兩級補助的路道,將重點向鎮內高效規模農業核心方、向自然村至今未建的主干道、向村與村相連的斷頭路傾斜。
1、市補標準
鎮政府將根據路道建設總體規劃,區別輕重緩重,將省通達工程計劃安排到重點路段、重點村(居),由鎮統一組招投標、施工、驗收,村(居)配合。建設資金暫按15萬元/公里給予補助,超出部分由所在村承擔。
2、鎮補標準
各村(居)自籌資金建設的主干道,年內在計劃內新建的水泥路,經驗收合格后,鎮政府將給予每公里3萬元的補助。
列入市通達工程計劃后實施的,以市補標準為主,鎮不再補助。作為通達工程計劃報市,在計劃下達之前村(居)提前實施的,以鎮補標準為主,不再享受市補助;通過市有關部門掛扶立項、建設的道路,不享受市、鎮的補助。
五、路道管護
各村(居)對新建的路道要落實好管護責任。在完成主體工程的基礎上,及時對路肩進行培土,砂石化處理,綠化到位,并與“四位一體”的管護工簽訂合同,落實責任,村(居)主要負責人不定期開展督促檢查,確保路道完好無損、安全暢通。
各村(居)要充分利用好獎勵政策,千方百計挖掘資金來源、集中精力組織實施,做到早準備、早動手,早日將路道建設這一關注民生的大事辦實辦好。
在此文之前鎮政府所發《關于自籌資金建設通村道路的意見》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