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農村老年人口不僅基數大,而且數量多,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年輕人外出務工,農村空巢老人也越來越多,傳統家庭養老功能不斷弱化,使得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成為一個嚴峻的話題。本文通過對河南省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現狀的分析,提出了推進河南省農村養老機構發展的具體對策。
關鍵詞:
農村養老機構;老齡化;養老服務
一、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現狀
最近一些年,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河南省政府為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切實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對非營利養老機構的稅收減免,在用地、用水、供暖等方面提供優惠政策,推動養老服務業的健康發展。
二、養老服務機構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養老機構數量少且床位有限
截至到2015年底,共有養老服務機構3913個,養老床位47.3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2.2張,相比河南1500萬的老年人口,養老服務機構的數量和床位還是不能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的需求。在需求方面,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入城市,導致農村空巢老人不斷增加,缺乏相應的照顧,這些原因增加了農村老人對養老機構的需求。在供給方面,政府出臺各種措施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但是在政策落實的過程中,由于審批程序多以及其他方面的限制,挫傷了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的積極性。
(二)養老服務機構基礎設施落后
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政府重視對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城市養老服務機構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而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由于受資金不足等條件限制,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公辦的養老機構一般由閑置的學校或者廢棄的廠房改造而成,條件較差,相關的配套設施不完善。
(三)養老服務機構專業人才缺乏
雖然政府出臺了養老服務發展的相關政策,但是對城市養老服務的重視高于農村,對從事養老服務人才的培養機制尚未建立。河南省從事養老服務的人員一般是農村轉移的剩余勞動力或城鎮下崗職工,女性較多,文化程度低,沒有進行專業系統的培訓,不具備專業的護理知識。農村養老服務人員由于社會地位不高,工資和福利待遇偏低,以至于整個行業缺乏活力和發展后勁。
(四)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制度不健全
針對養老服務機構的法律法規不健全,養老機構建設標準、服務規范亟待完善,養老服務機構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缺乏行業自律和市場監管,專業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五)農村養老服務機構運營資金不足
資金短缺制約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發展。養老機構建設既需要一定的房屋,又需要建設基礎設施,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由于河南省目前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夠高,農民的收入比較低,所以,針對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其經營服務的收費又不能過高。政府對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不高,服務收費和慈善捐贈的資金來源有限,種種原因造成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營運資金嚴重不足,從而阻礙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的健康發展。
三、推進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的相關對策
(一)加快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建設
養老服務機構的建立應該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針對不同地區的老齡化狀況建立不同的養老服務機構,滿足不同地區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1]政府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對非營利養老服務機構加大扶持力度,給予相應的建設補貼或者運營補貼,支持其發展。
(二)加強農村養老服務基礎設施建設
政府在養老服務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應承擔主要責任,無論是公辦養老機構還是民營養老機構的硬件設施都應得到完善。第一,加大政府的財政補貼力度,積極對養老機構進行改建。第二,合理規劃養老服務機構的選址,便于子女對老人的看望。第三,根據不同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合理配置養老服務設施和設備。
(三)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建設
社會的發展,農村老年人對生活照顧、精神慰藉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專業的養老服務人才來滿足多方面的養老服務需求。一方面,政府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從事養老服務,對他們進行專業和系統的培訓,提高服務意識和專業技能,加快養老服務隊伍人才建設。另一方面,對從事養老服務人員要進行職業資格考試,規范養老服務專業隊伍。
(四)加強農村養老服務機構制度建設
建立養老服務機構的進入、退出、監管制度,加大執法力度,規范養老服務機構的運行。制定和完善養老服務的相關標準,大力推動養老服務標準化。建立養老機構服務質量評定制度,讓社會力量和第三方機構參與養老服務質量的評估,從而提高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
(五)拓寬養老服務機構資金來源渠道
政府加大對養老服務機構的補貼力度,同時將公辦養老服務機構保障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建立動態保障機制。支持金融機構創新信貸品種,增加對養老服務機構的信貸投入。
參考文獻:
[1]武晨靜.河北省農村養老機構發展分析[J].福建農業,2015,(5):1-2.
作者:楊方方 單位:長春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