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修訂,逐漸確立了誠實信用原則,結束了有關該原則是否適用于民事訴訟法的言論。誠實信用原則的確立很大一方面引導群眾誠實的參與訴訟,同時為發展誠信社會提供了較好的標準。然而,在實際確立當中,有關誠實信用原則理論與實踐均沒有得到進一步闡釋,因而阻礙了該原則在民事訴訟法當中的發展。因此,豐富我國民事訴訟法中誠實信用原則,完善其民事訴訟法中的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就民事訴訟中的誠實信用原則進行探究和分析,并提出若干意見,以期借鑒。
關鍵詞:
理性;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于2013年1月1日正式確立于民事訴訟法中,簡稱為誠信原則,其作為社會中必然的道德信條,要求人們在民事活動中守信用、堅守誠實的本質[1]。但是,當前誠信原則在訴訟領域運用中的適用范圍及內涵并沒有準確的定論,所以,如何理性對待民事訴訟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究。
1探析當前民事訴訟中確立誠實信用原則的必要性
1)民事訴訟法需要實體法的指導。一些學者認為,民事訴訟法與民法二者之間的關系存在相關性,也就是說實體法的性質很大一方面由民事訴訟法決定及體現[2]。基于這一現象,很多學者堅定地認為實體法的內容屬于民事訴訟法。另外,貫穿于各國民事訴訟法發展史中發現,民事訴訟法雖然從民法典中脫離出來,但仍有大部分國家規范及制定民事訴訟法的內容。就拿我國《民法通則》來說,其中第126條內容便存在與之相關的問題,即責任分配問題。
2)促進訴訟程序順利進行。縱觀當前,民事訴訟模式有了很大意義上的變革,不再是老舊的職權主義模式,而是變革成當事人主義訴訟模式。同時,職權主義形式是我國司法實踐重最為突出的一個特征,所以能夠很好地連接誠實信用原則及其他制度,進而為二者之間的協同作用奠定有力地基礎。另外,根據當事人主義模式的建立特點來看,更注重的是雙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的平等抗衡。雖然很好地突出了當事人的主體權利,但這也造成了當事人不合理使用訴訟權利的不良情況。就目前而言,法官自由裁量權是控制上述情況發生最為有效的手段,一來可以確保訴訟程序順利進行,二來則能規范當事人使用訴訟權利,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濫用權利等情況的發生,進一步保障公正效率。
3)積極轉變訴訟觀念。訴訟觀念的正確建立是確保民事訴訟公正有效的核心內容。當前,訴訟觀念在訴訟模式不斷變革下有了很大的轉變。然而,民事訴訟仍然以維護當事人權利為中心,并且忽略當事人的誠實信用。而在社會經濟水平不斷發展的今天,訴訟公益性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和重視,甚至一些學者提出“雙方當事人之間屬于協作關系”的觀點。
2健全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性
1)嚴格規范適用機制。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一般由法律是否規范訴訟行為所決定。如:偽造證據或毀滅證據等行為因得到《民事訴訟法》明確規范,并且有制裁行徑,則不能以該原則進行規范。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訴訟行為不受法律規范,該原則才有發揮余地[3]。所以,為了充分發揮誠實信用原則,便要求法官對不同訴訟行為進行具體分析,如此才能保證該原則得到良好適用。而一旦缺乏具體的適用機制,則會給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產生不良影響,在這一現象中我國民事訴訟法就沒有很好地體現。調查發現,在誠實信用原理正式使用時,域外法官通常以司法案例指導人們理解其內涵,進而為預測法律后果創造良好地條件。
2)針對誠實信用原則的具體適用形態形成規范性。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形態主要包括4個方面,即禁止反言、訴訟權利無效、訴訟狀態的不規范形成、禁止不合理使用訴訟權利等。具體而言:a.對存在矛盾的訴訟行為做出明言禁止,以免出現雙方當事人不平等對抗情況。b.當事人以不良的形式違背誠實信用原則,以及對對方當事人的利益形成傷害。c.有關當事人為謀一己私利,通過阻礙對方當事人的正常訴訟而獲取利益的現象,對方當事人可以利用正規手段,并且有權利爭取自己的正當利益,同時法院亦可按照誠實信用原則否定這一行為。d.當事人以不正當理由使用訴訟權利。針對以上情況,只有對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形態進行嚴格規范,才能全面提高該原則的使用意義,進而全面保障法律的公正效率。
3)嚴格規范違法律后果。綜上可知,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形態的確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有效落實同樣也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4]。首先,相關部位需全面貫徹誠實信用原則對當事人訴訟行為的制約,并做到真正落實。其次,規范法律后果,如果當事人為獲取一己之利違背該原則,甚至損害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利益,那么這一利益便不能實現,同時必須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保護當事人及訴訟參與人的利益,保證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性。
4)嚴格規范自由裁量權。誠實信用原則的不合理使用,很大一方面歸咎于法官自由裁量權未得到明確規范。針對這一問題,目前總結出以下幾點解決措施:第一,加強學者與法官的合作,主要利用對話形式完成合作,如聘請專家分析司法案件。第二,創建判例機制。據了解,判例機制的建立不僅可以規范法官自由裁量權,保證其得到良好使用,同時還能起到一個約束作用,確保誠實信用原則的有效運用。另外,一些不以判例為法的國家,法官在審判活動時運用誠實信用原則仍然可以產生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在規范法官自由裁量權的過程中,加強法官的職業能力和素質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從而通過不斷學習和完善,有效避免權利濫用情況的發生。
3結語
綜上所述,目前誠實信用原則作為我國《民事訴訟法》中的基礎原則,需要當事人理性對待誠實信用原則在民事訴訟中的適用,并且真正落實好誠實信用原則的實際意義和制約作用,進而保障雙方當事人的訴訟權利。
參考文獻:
[1]李雯娟.淺談民事訴訟中的誠實信用原則[J].法制與經濟,2015(01):30-32.
[2]趙新.民事訴訟中的誠實信用原則探討[J].法治與社會,2014(05):122-123.
[3]陶婷.民事訴訟誠實信用原則的法理基礎及其適用范圍[J].河北法學,2014,32(10):157-164.
[4]盛莎.論民事訴訟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適用對象[J].鄂州大學學報,2014,21(02):30-31.
作者:黃癑 趙娜萍 單位:河北政法職業學院 石家莊職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