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教育精準扶貧理論與實踐范文

教育精準扶貧理論與實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精準扶貧理論與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育精準扶貧理論與實踐

【摘要】教育扶貧是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從根本上推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貧要解決“扶持什么”“誰來扶持”“怎么扶持”等問題,要求必須精準扶貧。推進教育精準扶貧工作,不僅要把握教育精準扶貧的作用和意義,還應當掌握教育精準扶貧的理論、方法和推進路徑。

【關鍵詞】教育精準扶貧;理論;方法;路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提出了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多次就扶貧工作發表重要講話,幾次專門召開扶貧開發座談會,了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動員令。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指出教育扶貧可以從根本上“拔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全面闡述精準扶貧基本方略,強調實施“五個一批”,其中包括“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各地也紛紛出臺了全力推進教育扶貧的配套實施辦法。教育扶貧可以提高貧困地區教育發展水平和人力資源開發水平,提升自我發展能力,是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從根本上推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一、教育扶貧的作用及面臨的挑戰

從社會學視角來看,貧困是一種社會現象,往往和經濟、社會、文化落后等方面相聯系。從經濟學視角來看,貧困表現為經濟基礎薄弱,物質生活水平低下。教育扶貧這一概念源于扶貧開發理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出現了一批研究教育扶貧的學者,學者們以人力資本、資源要素、系統論等理論為基礎,從經濟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等角度去分析貧困產生的原因,研究各地的教育扶貧模式,并總結出一定的規律。例如,林乘東認為,教育具有反貧困的功能,應當把教育納入扶貧的資源配置中,使公共教育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廈門大學的楊能良教授認為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公共產品,政府應加大對教育扶貧的投入力度。還有一些學者利用投入-收益模型去研究教育扶貧,計算教育投入對提高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收益率。教育扶貧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扶教。通過政策傾斜、加大投入、結對幫扶等措施,改善貧困地區基本辦學條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發展,帶動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發展,提升貧困地區人口的勞動素質。二是扶力。這個“力”有多重含義,包括“人力資本”“發展能力”等。美國諾貝爾獎獲得者舒爾茨認為,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主要的資源。教育則是人力資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徑,通過實施教育扶貧開發,可以加大貧困地區人力資源的開發水平。教育扶貧還具有“造血”功能,可以激發貧困家庭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有效地脫貧以及防止返貧現象的發生,助推貧困地區整體脫貧。三是扶智。教育扶貧可以提高貧困地區人口融入城市的能力,促進人口縱向流動。貧困地區學生進入高等學校學習,通過接受高等教育和培訓,改變著自身命運和家庭面貌。通過教育扶貧,增加了貧困地區人口工資收入,改善和優化了貧困家庭經濟收入結構。通過教育扶貧,貧困地區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整體發展水平可以得到較大的提升。四是扶平。教育公平是最基礎的公平,教育扶貧可以促進社會公平公正。通過教育扶貧,確保貧困地區兒童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權利,不因貧困而失學。通過教育扶貧,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均衡發展,確保每個學生獲得相對均等的教育起點和教育過程,不讓貧困地區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教育扶貧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途徑。在教育扶貧過程中,面臨的挑戰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人把教育扶貧簡單看作是外在的幫扶,有的人甚至認為教育扶貧僅僅是資助貧困學生、幫扶貧困學校的建設,從而忽略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提升人力資本等屬性。二是存在面子工程和急功近利的現象,教育扶貧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人才培養、人力資源水平的提升都需要一個周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成效。三是教育扶貧資金監管力度不大。要加強對教育扶貧專項資金的投入、產出及效果的評價和監督,增加財政轉移支付經費使用的透明度,加強項目執行過程中的監管力度。

二、教育精準扶貧的特點

精準扶貧是相對粗放扶貧而言的,精準扶貧有三個特點:目標更加明確,措施更具針對性,管理更加精細。精準扶貧的核心是提高扶貧的質量和效益,改變過去的粗放型扶貧方式,解決扶貧過程中“質量不高,效益較低”的問題。精準扶貧要從根本上把握扶貧的“精準性”,解決幫扶對象和幫扶措施的精準問題。精準扶貧的核心包括:精準識別、精準施策、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等。結合教育的特點,教育精準扶貧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表現出五個特性:一是基礎性。教育精準扶貧載體在教育,落腳點也在教育。其基礎性表現踐行“精準扶貧,教育先行;教育扶貧,重在育人”的理念,突出教育扶貧的育人功能。二是精準性。在學生資助方面體現精準性,讓每一個貧困的學生不會因為家庭經濟原因而放棄學業。三是特殊性。在特殊群體幫扶等方面體現特殊性,讓留守兒童接受生活照料、學業輔導、心理疏導,讓貧困地區進城務工人員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資源。四是公平性。在招生等方面體現公平性,通過實施多項傾斜農村地區的招生政策,讓貧困家庭學生有更多接受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優質教育資源機會。五是針對性。大力實施各級各類教育發展的舉措。比如在學前教育方面進一步擴大普惠性教育資源,在義務教育方面進一步加強教師流動、提高信息化水平,在職業教育方面進一步強化技能培訓,在高等教育方面進一步突出內涵發展等。

三、教育精準扶貧的系統研究

理論是開展實踐工作的支撐,教育精準扶貧的理論基礎是開展扶貧工作中所遵循的思想邏輯和工作思路。一是貧困成因理論。哥倫比大學教授納克斯(Nurkse)指出造成長期貧困的原因并非資源不足,而是因為經濟中存在若干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惡性循環系列”。美國經濟學家納爾遜認為很多貧困地區,由于人口過多、過快增長,從而阻礙了人均收入迅速提高。我國學者康曉光認為貧困是一種生存狀態,由于不能獲得基本的物質生活條件和參與基本的社會活動,導致貧困地區的人們不能達到維持正常生活的水準。二是人力資本理論。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最核心的因素之一,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教育是提升人力資本的最主要方式,勞動者通過教育和培訓,可以提高知識和技能。人力資本可以通過教育投資來實現,通過經濟學理論的測算,教育投資的收益率高于其他物力資本的收益率。將提升貧困地區的人力資源水平作為首要任務,用人力資本理論來指導教育扶貧,有利于樹立以人為本的扶貧理念。三是貧困文化理論。貧困地區的文化往往和落后的生產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教育扶貧在尊重貧困地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豐富他們的行為方式、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從而提升貧困地區整體文化水平。同時,通過發揮教育的文化傳承功能,通過教育整體發展推進教育扶貧,使教育服務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進一步彰顯。教育精準扶貧系統(見圖1)的運行圍繞著教育精準扶貧的目標來開展,首先是幫扶的主體確定教育扶貧對象,根據貧困表現形式,從經濟、制度、政策等層面分析貧困的原因,采取對應的幫扶措施。再對幫扶過程進行管理。教育精準扶貧的具體步驟為:第一步是通過摸底和建檔立卡確定教育精準扶貧的目標對象;第二步是教育精準扶貧的目標對象在有效識別的基礎上,通過對目標對象進行分析,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包括提出“扶持什么”“誰來扶持”“怎么扶持”等問題;第三步是對幫扶的措施進行精準管理和考核,提高扶貧的效果和效益。教育精準扶貧系統運行時,管理和評價的結果通過教育精準幫扶過程反饋給幫扶對象。系統各要素和各結構之間互相聯系,進行動態反饋,最后系統會根據反饋回來的各方面信息并結合目標的實現情況來進行相應的調整。

四、推進教育精準扶貧的路徑研究

一是實施精準資助。建立“精準資助”工作機制,在“預算分配”“資助對象”上不斷提高學生資助的“精準度”,確保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們全程都能得到資助。建立連通各部門數據的大數據平臺,教育部門在審核學生資助申請時,可主動進行比對查詢,確保學生資助數據準確一致。在“資助力度”上更加精準,突出民政部門的作用。同時,根據受助學生家庭經濟的貧困程度分檔發放資助資金,提高特困家庭的學生資助標準,避免“平均資助”現象。二是實施精準關愛。重點關注貧困地區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個性差異,因人施策,因材施教。傾情關愛殘疾孩子,按照“一人一案”的要求,針對建檔立卡的適齡殘疾兒童,用最大的愛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成長成才。加強留守兒童監督管理,建立建檔立卡等貧困家庭留守兒童臺賬,做到“一人一檔一卡”,實行動態管理。保障隨遷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比如在流入地可參加中考或高考。三是實施精準改造。重視學校布局規劃和校園建設規劃,突出薄弱學校改造,補齊辦學條件短板。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實行分類指導、分期建設,確保“建一所、成一所”,為貧困地區孩子成長成才、追夢圓夢創造有利條件。推進學前教育資源向貧困村延伸,逐步實現貧困村幼兒園“全覆蓋”。四是實施精準支持。進一步推進招生制度改革,降低入學門檻,讓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有更多的上升通道和向上的希望。完善“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鄉村教師隊伍建設機制,讓鄉村教師生存更有尊嚴,生活更加溫暖,發展更有希望。讓更多有志于從事農村小學、教學點教育工作的“本地人”進入教師隊伍,培養“不走的人才”。拓展教育精準脫貧空間,鼓勵高校通過定點扶貧、對口支援等形式,為貧困地區提供科學管理和咨詢服務。五是實施精準培訓。開展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完善“實訓+培訓”的社會服務體系,充分發揮職教中心職業技能鑒定的導向和紐帶作用,引導更多勞動者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為推進精準扶貧培養更多的實用人才。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確保貧困家庭至少有一人接受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增強他們“造血”能力,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農業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六是實施精準就業。采取政策傾斜和特殊幫扶措施,確保所有貧困家庭大學畢業生能夠有質量的就業或創業,實現“一人長期就業、全家穩定脫貧”的目的。建立貧困家庭大學生實名制信息庫,開展“一對一”就業援助和動態管理,幫助他們實現有質量的就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精準推送就業服務機制,為貧困畢業生推送合適就業崗位。同時,對家庭經濟以及就業選擇特別困難的畢業生實行救濟性“托底”安置。

參考文獻:

[1]侯長林,游明倫.職業教育的多元化扶貧功能及其定位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3,(12).

[2]別敦榮.戰略規劃與高校的轉型發展[J].現代教育管理,2015,(1).

[3]趙英林.新時期威寧扶貧攻堅理論初探[J].理論與當代,2015,(9).

[4]王俊文.國外反貧困經驗對我國反貧困的當代啟示[J].社會科學家,2008,(3).

[5]段應碧.中國農村扶貧開發:回顧與展望[J].農業經濟問題,2009,(11).

[6]黃榮華,馮彥敏,路遙.國內外扶貧理論研究綜述[J].黑河學刊,2014,(10).

[7]謝君君.教育扶貧研究述評[J].復旦教育論壇,2012,(10).

[8]沈紅.扶貧開發的方式與質量——甘肅、寧夏兩省區扶貧調查分析[J].開發研究,1993,(2).

[9]范小建.中國特色扶貧開發的基本經驗[J].求是,2007,(23).

作者:余彪 付云 鮮蘭 單位:湖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熟妇色熟妇在线视频播放| 免费看片aⅴ免费大片| 青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99热精品久久| 妞干网手机视频|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日韩免费高清视频|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正在播放91大神调教偷偷| 公侵犯玩弄漂亮人妻优| 老板在办公室里揉护士的胸视频|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六月丁香婷婷综合|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gay精牛cum| 小sao货求辱骂|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 日本口工全彩无遮拦漫画大| 亚洲a∨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人视频免费中国|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亚洲综合区小说区激情区| 男女抽搐动态图| 制服丝袜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美腿丝袜中文字幕| 国产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之| 青青草综合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女同磨豆腐|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18禁止午夜福利体验区| 国产色爽女小说免费看|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国产小屁孩cao大人| a破外女出血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