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功能語言學語境理論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Halliday(1999)所代表的功能語言學語境理論與vandink的語境理論都是關于語言和語境關系的重要理論,Halliday的系統功能語境理論是目前學界最有影響力的語境理論之一,而vandink所代表的認知語境理論在認知科學和社會科學領域也得到了大量的理論和數據支持,本文分別從對語境的定義、語境和語言的關系、語境和意義的關系三大方面對這兩種語境理論進行對比分析。
1.兩種語境模式的對比
1)對于語境的定義。系統功能語法認為,語境不僅僅指代言語發生時的實際情境,它還是一個抽象的理論范疇,有屬于自己的系統和層次,運用符號來解釋言語使用和功能。vandink認為,語境是一種高度理想化的術語,語言學研究中涉及的語境包括多方面的內容,比如及語言內部結構、言語者的知識、信仰等等,這些因素的集合都構成語境。總的來說,系統功能語言學是在語言系統內部探討語境,是從語言到語境,由語言內到語言外的范疇;而vandink是在語境大框架中分析語言,是從語境回歸到語言,由外部語境分析語言內部范疇。
2)語境和語言之間的關系。系統功能語言學認為話語的意義不只在于形式,更是依據語境得到構建和呈現,其對語言的描述根本上是基于語篇,由語篇再擴展到語境。語境在功能語言學中被定義為一個從符號學角度來解釋語言應用的抽象的理論范疇。系統功能語言學將語境系統作了層次化的劃分,語境被視為語言形式與意義之間的中間層。而在vandink的語規范式中,語境被定義為一種心理模式,既屬于認知學范疇,也屬于語言學范疇,它描述了言語者的心理和言語具體實現形式之間的關系。可以看出vandink倡導的語境模式是一個以認知語境為核心的話語語境模式,該語境的出發點是人的心理活動和認知行為。vandink還強調,不是社會情景本身,而是言語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影響了語篇或話語的結構。
3)語境和意義的關系。在系統功能語言學的語境模式中,語言自身被解釋成一個擁有無數意義潛勢的系統。語境體現了對三種元功能意義,即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不同角度的闡釋,被用于描述意義潛勢和語言體現形式之間的關系。語言的一個特定功能就是在語境使用過程中詮釋話語的三種語言元功能,使得語篇和語境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建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vandink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出發,聯系語言學、心理學理論,提出了跨學科的語境理論。這種語境理論不是單一層面的,它具有多模態、多層級的特點。其中的認知語境模式及理論構成了話語分析的基礎以及話語與話語結構的語境基礎。
2.結語
通過對比分析可以看出,系統功能語言學語境理論是從語言具體形式和意義入手的,是由語言內部到擴展到語言外部語境的理論。而vandink所倡導的語境理論是從宏觀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出發,是由外部語境回歸到語言內部,即回歸到語言形式的理論。學界不少學者認為,vandink的話語分析方法太過于宏觀,而且認知語境的范疇又太過抽象和主觀,需要一種像系統功能語言學這樣,能夠客觀和系統的分析話語的語言學理論來補充,以達到對語篇功能和語言結構更準確的分析和詮釋。與vandink的認知語境理論相比,系統功能語言學語境理論明確強調語言和語言使用的社會性質,分析方法更加客觀和系統,被更多的學者接受和認同,但是,我們要指出的是,兩種語境模式在不是沖突和對立的,而是互補的,兩種理論也無優劣主次之分,都存在長處和不足,研究者要做的是根據自己的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有意識的決定是選擇其中一個作為自己的理論框架,還是兩種理論結合起來使用。
作者:烏楠 單位:內蒙古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