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對在幼兒教育中滲透文學教育的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容摘要:文學教育是文學與教育的有機結合,文學作品是文學教育生動的載體。幼兒階段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時期,幼兒階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會影響整個人生,而文學教育可以提升審美、氛圍熏陶、形成良好人格和素質,所以文學教育在幼兒的啟蒙和基本認識的正確形成上有很大作用。鑒于幼兒階段的特殊性,和文學教育的重要性,本文擬從幼兒教育和文學教育兩方面進行探討,分析問題和提出組織策略,發表自己的拙見,以求完善當今幼兒教育。
關鍵詞:幼兒教育;文學教育;文學作品;環境創設
幼兒階段是非常稚嫩的時期,任何觀念、意識和動作都有可能影響幼兒今后的一生,所以幼兒教育要更加思考全面。我們最先教育孩子時是通過睡前小故事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這些故事多弘揚傳統美德,如尊老愛幼、誠信友愛,每一個故事對他們都充滿著吸引力,孩子們總是把自己與故事、傳說中的人物緊緊相連,除了故事,還有謎語、兒歌、搖籃曲、童謠、諺語、各種童話書,大多是啟蒙讀物、文學作品,文學對他們有一種天生的吸引。對幼兒來說,文學是他們成長的“精神樂園”,不自覺地影響著兒童的行為。文學作品給幼兒在娛樂游戲的同時,讓幼兒的心靈得到了熏陶,這就是文學作品的力量,文學作品洋溢著新奇與歡樂,讓孩子遐想和熱愛,這說明,對幼兒進行文學教育是可以實施的。所以,我認為,文學教育應是幼兒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文學作品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幼兒的文學教育應該是通過對文學作品的接觸和積極影響來給孩子熏陶和啟迪。幼兒作為人的一生的開端,我們需要在幼兒教育中滲透文學教育,給人生教育一個美好的開頭。
一.幼兒文學教育含義和價值
回顧文學教育歷史,我國的文學教育在曲折中前進著。歷來學者對文學教育的探討,集中在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教育和文學教育本身,對于幼兒階段的文學教育分析偏少。當然,學者們也逐漸關注幼兒文學活動,對于幼兒文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學和教育兩個領域。文學教育在幼兒層面上與在語文教學上有著不同的含義,在幼兒層面上,主要是針對文學作品,幼兒由于受到不識字的限制,這一時期對文學作品的接受主要是靠“聽”和對圖畫的聯想、想象。所以文學教育,必須符合幼兒階段的年齡要求。幼兒文學還應淺顯易懂、多樣生動,具有動作性、音樂性、游戲性等特點,幼兒文學作品要滿足幼兒的文學需求和審美需求。幼兒多以自我中心、多將事物任意結合邏輯,幼兒的審美欣賞是多變的,以直觀感受為主,所以幼兒文學教育需要有一定的環境創設。文學教育是藝術審美教育的一種手段,在審美方面意義重大,文學教育能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進行初步審美感知、聯系作品進行審美想象,讓幼兒發現美、感受美并展現美。通過文學教育,可以豐富幼兒的文學語言,提高想象力和思維邏輯能力,完善世界觀,也可以積累經驗,自我消化,豐富生命體驗。例如童話作品對幼兒的影響,童話的故事情節能愉悅兒童,幼兒在閱讀童話時可以識字,培養口頭表達力,針對童話人物去識記思考,而童話構筑的真善美的世界,讓幼兒承襲很多美好品德,保持善良和感動,滋養心靈,更是童話的價值所在。
二.幼兒文學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近來屢爆出幼兒園虐童事件,這反映幼兒教育是存在問題的。從當前看,幼兒文學教育沒有得到足夠重視,也有一些幼兒園開展了文學教育,但有不少誤區。在幼兒文學教育這一塊,存在著注重倫理道德教育,輕文學教育、美育。幼兒文學教育有點偏功利化,文學作品主要作為幼兒語言習得和品德教育工具,注重知識技能的形成,忽略幼兒對文學作品的真實情感體驗,忽略了幼兒的欣賞主體地位,忽略感知、性情培養。許多幼兒文學創作、幼兒圖書也帶有“成人本位”傾向。因此,很多教育家呼吁幼兒文學必須體現幼兒特點,“幼兒文學回歸幼兒”。幼兒文學教育存在的問題,我們在組織和實施幼兒文學教育中必須加以警惕。幼兒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深入作品,但很容易讓這種引導成為主導權威,降低自己去摸索的主動性。教育性是幼兒文學教育中客觀存在的屬性之一,而不是幼兒文學的全部,我們需要不斷延伸更多豐富的東西。
三.幼兒文學作品內容選擇
教育內容是教學活動開展的依據,教育內容的選擇關系到整個教育的走向,幼兒文學作品的選擇更需全面考慮,需要在幼兒本身和幼兒文學欣賞特點基礎上做出選擇。幼兒典型的特點時以自我中心,特別容易和作品中的人、物融為一體,很容易習得作品中的行為。這容易導致無意識的情感和行為,所以對文學作品的欣賞,經常有喜愛的作品形象,能用繪畫、美術等方式展示出來,是一個感知、理解、想象、再創的過程。相比于成人,幼兒的文學欣賞雖然處在較低層的層次上,但仍符合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要求。幼兒對觸動自己的作品認識比較直觀,感情很強烈,其想象具有主觀性、隨機性、創造性。所以選擇欣賞作品的標準,要根據兒童的心理理解水平和欣賞情趣,從兒童的角度來選擇。幼兒的需要和興趣是第一位的;作品內容也應與幼兒的生活情景相近,書中的故事和插圖需反映幼兒的日常生活,若與幼兒的生活經驗一脫節,幼兒就無法感知;也應選擇多種題材的作品。優秀的文學作品有很多,文學作品內容選擇沒有具體的哪些作品,但一定要是符合幼兒階段特征的。
四.幼兒文學教育組織和實施策略
幼兒文學教育組織實施策略,需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考慮與之相關的主要因素。第一個因素是教師因素,在幼兒文學教育活動中,教師是主導因素,調控、規范整個文學教學活動。幼兒生活經驗少、理解水平相對較低,主要依靠成人口頭傳達文學作品,所以教師要有良好的口頭傳達能力,站在幼兒的心理上,平等交流,能夠將作品情感、形象、情節生動豐富地傳達給幼兒。教師應加強技能培訓,加大對幼兒文學知識和作品的學習,包括詩歌朗誦、戲劇表演、故事講述等特殊的技能技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換自己的心理、視覺和思維角度,重塑童心,從幼兒的心理出發,與幼兒產生共鳴。第二個因素是教學資源,幼兒教學更加需要相關教學資源的支持,對教學資源的多樣、豐富要求較高,而許多教師都認為資源很難找,加上幼師工作本來就比較繁雜,所以教學資源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方面,應加強幼兒教育領域之間的合作交流,積極利用園外的課程資源。第三個是家長的因素,幼兒的教育和發展離不開家庭教育,也離不開家長自身的素質和觀念。家長的教育理念會造成很大影響,并且影響開始早。幼兒教育需要通過有效途徑尋求家庭的支持,讓家長和幼兒文學教育所倡導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步伐一致,家校配合。第四個因素是社會的因素,社會應形成正確的輿論倒向,引導人人關心幼兒教育,為幼兒教育創設一個良好的、積極的外部支持環境。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要求我們注重影響教育的每一個因素。這四個因素之間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我們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個因素,以免教育失衡。
對于具體的組織實施策略,教學活動為主要形式,教師設計文學教學活動引導幼兒進行文學欣賞和想象,可以采取集體教學和分組教學,用游戲式、講述式,融入健康、生活、自然、藝術等領域,也可把教育活動延伸到生活中,使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文學熏陶。所以需要結合生活進行環境創設。環境創設要根據幼兒年齡特征與興趣,設置色彩明快的環境,用幼兒熟悉的形象和各種活潑多彩小動物以幼兒喜愛的方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使孩子愿意看、喜歡看,讓童趣與教育相結合。教室內的環境要進行階段性更換與布置,防止幼兒對環境的“審美疲勞”。關于環境創設的內容,應以幼兒的作品陳設為主,并采用多種方式使幼兒參與墻面環境創設。幼兒參與環境創設,會有更切實的情感體驗,也會為自己作品產生自豪感,而這本身也是他們學習的過程,幼兒全感官參與和互動,教學效果和情感體驗也更好,也能培養動手能力,把對文學作品的想象和欣賞具體化,也把知識內化,能為幼兒所用,增加印象。在幼兒教育中滲透文學教育,也需要有一個良性的評價機制,來及時反饋,不斷改進。管理人員、教師、幼兒及其家長均是幼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評價過程是相互支持與合作、各方共同參與的。目前對幼兒文學教育活動的評價側重知識與技能,方式也單一,多用幼兒作品、平常表現和觀察、談話等方法。對于教學活動評價,主要涉及的評價內容有教學目標、過程、方法、環境以及幼兒行為、參與度、動手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等方面。對幼兒教育的評價,要針對不同學段進行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教師可以及時進行教學總結,集體研討,進行同事之間的自評與互評,對原來的活動設計格局新的想法和和創新不斷完善,形成新的活動設計文本。
五.總結
幼兒階段是一個特殊的階段,所以需要更加重視,而文學教育對幼兒教育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幼兒教育與文學教育都是任重而道遠的事業,但由于自身的視野、理論知識水平及實際調查能力的有限,探討中可能存在不足,我將在后面研究思考中改進,自己的探討答案總還有改善的余地。希望能通過自己對幼兒教育和文學教育的認識,引起幼兒教育領域的思考和完善,幼兒教育也需要進一步加強文學教育,我也將在自己今后將要從事的教育領域,散發自己的光和熱。
參考文獻
[1]呂麗娜.為低齡兒童的文學欣賞領航.山東教育,2003年第3期.
[2]張金梅.淺談怎樣選擇低幼文學讀物.早期教育,2005年第11期.
[3]樓必生,屠美如.學前兒童藝術綜合教育研究.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華中師范學院教育系教育學教研室編:《教育學》,華中師范學院教務處教務科1962年第一次版.
[5]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解讀》,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黃謹.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作者:覃成利 單位:湖北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