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功能對等理念指導下的文學翻譯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單就功能對等的要求而言,文學翻譯既要考慮原文本的信息、句法、修辭、語言模糊性、親屬詞關系等問題,又要考慮文化層面的思維方式,風俗習慣,傳統文化差異等問題。
2文學翻譯中文學性的丟失
功能對等強調的是目的語,是一種以目的語為導向的理論。譯者不僅要考慮語言因素而且需要考慮文化因素。而某種語言所蘊含的文化含義往往在移植到另一種語言后因失去文化土壤而不復存在。所以文學翻譯的目標是翻譯語言和語言背后的文化。功能對等忽略了語言形式,文學翻譯的文化含義丟失不可避免。
以培根的《論讀書》的翻譯為例,我們驚嘆王佐良先生的同時卻不得不看到另一個問題。“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從上文翻譯中看不到一絲翻譯的痕跡。單就一篇英文散文的中文譯本來說,根本看不出這是譯文。
而這篇譯文更像是中文創作的作品。作為一篇以英文為母體的文章,它本來的文化含義是否完全移植到中文中來了呢?單就語言形式而言,源文本的文化含義和語言傳統并沒有完全得到延伸。而很多英文的因素恰恰在地道的中文譯本中丟失了。
3結語
文學翻譯作為翻譯中一個特殊范疇,在實踐中不能單純以功能對等來闡釋。語言形式作為文化的載體,承載著特定文化傳統的含義。文學翻譯不是單純的語言轉換,譯者在翻譯中必須考慮文學性的傳遞。只有通過綜合各家學說之長,才能對文學翻譯作出更加準確的指導。而語言形式上適當的異化,會比單純的功能對等更能體現源語文化,從而使作品不僅不失文學價值而且更像是一部譯作。
作者:仇戰宏單位:渭南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