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現狀與措施范文

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現狀與措施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現狀與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現狀與措施

摘要: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高職院校作為培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教育場地,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有利于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識,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本文首先介紹當前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的特點,然后分析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現狀,最后提出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效對策,以期促進我國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中的傳播,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

關鍵詞:高職院校;傳統文化

在當前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共享的時代,大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已經越來越多元化,給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帶來了較大沖擊。很多學校的傳統文化教育開始不斷弱化,甚至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對傳統文化教育認識不足,不夠重視文化教育,教學方法也缺乏創新,學校相關教育機制并不完善,所以,必須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文化素質教育對策。

一、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特點

近年來,在高職院校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成為教育家們關注的重點問題。研究者對此進行了大量探索,發現高職院校的傳統文化教育呈現出以下特點。首先,傳統文化具有歷史性、綜合性、貫通性等特征,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從人的世界觀、社會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等方面著手,用人文精神去熏陶人們的行為和思想,從正面、積極的方向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從而促進整個社會良性發展,最終沉淀的不僅是人類歷史文化,還是對人類實踐創造的見證,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的學科來源非常豐富,與自然學科的形成和規律大不相同,不聚焦于單獨的某一生存技能,而是面向整個人類社會,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形成一股有思想、有力量和有影響的力量,所以,它的教育方式與其他學科的教育方式不同,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一定要注重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創新,不能生搬硬套傳統的教學模式。其次,傳統文化具有廣泛性、約束性特征。它是國家和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引領著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進步和創新發展,是為我國統治者服務的。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必須制定規范的保障機制和約束機制。當前,以社會主流意識為中心,活躍著一些小眾的思想文化意識形態。不同文化意識形態在相互的碰撞、交流中,對主流文化意識形態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明顯的刺激作用,在碰撞中不斷去除糟粕,形成具有自身本色和特色的文化內涵。所以,文化教育與人才技能或者理論知識培養大不同,更加注重人的心靈教育和道德、思想政治方面的培養,塑造學生高潔、偉岸的精神和靈魂,在文化熏陶中,讓學生接受精神的洗禮。可見,傳統文化教育有別于實用性學科教育,教師一定要充分把握傳統文化的特點,才能有效進行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二、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現狀

當前,大部分高職院校都在一定程度上開展了傳統文化教育,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總體而言教育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校園傳統文化宣傳力度不夠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學校自身文化建設。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但是,大部分高職院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對于傳統文化的宣傳存在明顯缺失和不足,絕大多數高校積極迎合黨的方針政策,注重先進黨政思想的宣傳,卻忽視了傳統文化宣傳工作,導致文化宣傳力度不夠,久而久之,傳統文化教育逐漸被淡化,進而出現大學生行為失范或者文化素養缺失等問題。

(二)傳統文化教育素材缺失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教育場所,注重專業人才的專業理論和技能方面的培養與鍛煉,但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對于學生文化素養的培育明顯不足。雖然當前我國素質教育的開展不斷深入,高校已經認識到素質教育需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高校僅僅加大了學生思政教育力度,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缺乏合適的教學素材,教學內容也不明確,導致傳統文化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三)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不到位目前,傳統文化教育在與其他學科融合方面存在明顯不足。大部分學科只注重專業能力的培養,給予學生真正接受文化知識熏陶的時間不足。且學生接受文化教育都局限于課堂,缺乏親身經歷和體驗,即使對傳統文化知道得多,但真正能夠消化、吸收的十分有限。長此以往,高職院校教學變得越來越機械化和專業化,對于學生民族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嚴重缺失。

(四)教師對傳統文化教育重視不足很多高職教師認為自身的教學任務和職責僅僅是培養專業人才,在教學中,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為目標,并不注重學生傳統文化的培育。高職教育的趨利性越來越明顯,教師教學改革也都傾向于自身生存、發展和經濟效益方面,甚至有些高職院校教學一味追求學生未來的就業率,根本不重視傳統文化教育,使得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越來越少。這主要是因為教師自身并不重視傳統文化教育,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全部投入到專業技能與專業知識教育中,導致傳統文化教育嚴重缺失。

三、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對策

(一)加大宣傳力度,開展以傳統文化教育為核心的各種活動第一,高職院校要結合本校傳統文化建設情況,分別對學校的成立背景、課程建設、制度管理、師資隊伍建設、傳統文化傳播、教學成果等方面做詳細分析,致力于將“傳統文化教育”與“工匠精神”緊密結合,積極踐行“明德尚能”的教育宗旨,以傳統文化為載體,全面開展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工作。第二,學校各學科教師要緊緊圍繞課程實施、學生管理、傳統文化傳承、教學反思等內容分享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心得體會,有效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典型案例建設”“影響力人物與機構評選”“優秀傳統文化作品評選”“傳統文化競賽”等活動,讓傳統文化教育為職業院校學生提供有力的人格支撐和精神支撐。第三,積極組織開展傳統文化大賽,設置國學經典誦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演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歷史故事、唐詩宋詞聽寫、成語接龍、漢字聽寫、中華優秀傳統禮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短劇及中華優秀歌曲等競賽項目。參賽選手通過講故事、誦讀、演講、合唱等表演方式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彰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展示高職院校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的成果。第四,利用傳統節日,彰顯傳統文化的魅力。挖掘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充分發揮民族傳統節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讓學生通過參與“寫春聯•送祝福”“猜燈謎•鬧元宵”“烈士陵園掃墓”等形式多樣的專題活動了解傳統節日、尊重傳統節日、熱愛傳統節日。第五,始終致力于培養志存高遠、德才并重、勇于開拓的青年一代,為繼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注入新鮮血液,構建藝苑人文、育新人文、思進人文“三位一體”的文化育人體系。

(二)深入挖掘傳統文化教育素材,大力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一,高校必須深入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促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教育教學的各環節及校本教材編寫的全過程。既要以“傳承優秀文化,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誦讀經典、傳授經典、展演經典、踐行經典;也要注重傳統文化經典進課堂、進頭腦和進校園文化活動;此外,基礎教育部還要積極動員教職工參與傳統文化教育教材編寫工作,共同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第二,強化國學研究,構建長效學習機制。國學是中華文化的精品,通過構建長效的國學學習機制,能夠讓學生領略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堅定努力學習的信念。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明篇佳賦,燦若星河,留下了一部部閃耀著光輝思想和蘊藏著巨大智慧的國學經典,高職院校可建立國學課堂研究機制、國學大講堂及教師培訓機制、國學知識競賽及展示交流機制、先進學校評選機制、國學經典誦讀活動項目支持機制,將這些國學經典納入高職院校教學內容中,有效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國學經典,陶冶學生性情,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同時,讓學生通過踐行國學經典,真正領悟孝道、禮儀、誠信、感恩等的深刻內涵。

(三)注重學科融合,實現文化滲透高職院校要將傳統文化作為一項重要教學內容融入課堂中,引導廣大高職院校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樹立遠大理想,形成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增強文化自信。第一,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高職院校可以充分發揮思政課程的教學作用,通過思政課程開展禮德教育,培養學生知德守禮的習慣。例如,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和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形成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合力,結合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推進文明禮儀教育和孝、誠、愛、仁等美德教育,營造學禮、知禮、重禮、守禮的良好氛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細、落小、落實,把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與學生思想道德培育結合起來,實現古為今用、學以致用,學知結合、知行合一。第二,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內容。高職院校可以在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融入傳統文化教學內容,例如,在國學經典課程教學中,每周節選一個章節,每周更換一次內容,制訂國學學習計劃,設定課程學分,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國學經典作品和片段作為學習研究的素材,有效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輔助作用。另外,在《大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充分挖掘關于中國傳統文化教學的內容,利用這些教學素材開展文化教學,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第三,獨立開設傳統文化教育課程。學校要注重拓展培養學生人文素養和優秀傳統文化素養的載體,在學校開設中華傳統文化類課程,加強優秀傳統文化學科專業和研究平臺建設,為學生提供多種選擇。例如,高校可以開設《茶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等課程,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開端、歷史發展和價值系統,全面了解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形成和演變歷史,讓學生透徹了解我國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傳統文化。

(四)打造傳統文化特色教育區,強化教師傳統文化教育意識第一,為加強教師對傳統文化教育工作的認識,調動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性,高職院校要在人才引進、教師培訓、課程開發、普及推廣等方面給予政策、資金、交流等支持,并整合區內、高校、專業院校、學術研究會的資源,形成“課堂為主、社團支撐、展演搭臺”的推進體系,將高職院校打造成為傳統文化特色教育區。第二,高職院校可以借助地區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資源,組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實施指導專家團隊,通過校管、集群內使用的管理方式保證各個學校都有適合本校特點的專兼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培訓,提升領導干部的課程建設領導力和課題研究能力,提高高職院校教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專業素養與教育教學能力。

四、結語

在當前形勢下,高職院校要充分認識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意義,針對學校師生在傳統文化方面的缺失,有針對性地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首先,設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課程,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行為規范和文化素養;開展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通過社團活動、興趣小組、專題講座、經典誦讀、比賽展覽、藝術文化節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其次,在專業教學中融入符合高職學生年齡特點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內容,實現全方位、多功能的傳統文化教育目標。最后,進一步提升教師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能力和素養,充分發揮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課程教學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朱明輝.教材視域下的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J].職教論壇,2017(23):40-44.[2]高建寧.高職院校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基本邏輯[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5):152-153.

[3]劉雪靜,任煥茹.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高職院校的探索與實踐[J].職教論壇,2016(8):40-43.

[4]李潔琦.高職院校基于新媒體的傳統文化傳承與傳播研究——以茶文化為例[J].福建茶葉,2017(8):323-323.

[5]郭慧敏.中國傳統文化(茶文化)對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福建茶葉,2018(7):158-159.

[6]張殿尉,劉佳杰.茶文化在高職院校德育教育中的滲透[J].福建茶葉,2016(6):205-206.

[7]張鵬飛.“五位一體”:高職院校文化體系構建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16(2):98-101.

[8]趙曉慧.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的現狀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6(23):93-94.

[9]胡惠慶,徐濤,HUHui-qing,etal.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與對策探析[J].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5(1):91-94.

[10]譚澤群.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及其對策[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4(4):10-11.

[11]胡惠慶,徐濤,HUHui-qing,等.高職院校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與對策探析[J].浙江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15(1):91-94.

作者:張書光 單位: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video| wwwxxx亚洲| 欧美xxxx三人交性视频| 人妻少妇AV中文字幕乱码| 色偷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模| 国产成年网站v片在线观看| 91精东果冻蜜桃星空麻豆| 妲己高h荡肉呻吟np| 久久久不卡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最近中文字幕无吗高清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狠狠干2020|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最新版天堂资源网在线|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火车上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 可以免费观看一级毛片黄a| 顶级欧美色妇xxxxx|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 4hu四虎永久免在线视| 天堂8中文在线最新版在线| 一本无码人妻在中文字幕免费|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 久久精品*5在热|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免费看|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污污的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看一级特黄a大片| 美女动作一级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播放| 香港伦理电影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手机在线精品| 69式互添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电影院|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a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女m羞辱调教视频网站| √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工作女郎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