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生態區文化創意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有資源,缺乏市場運作岳麓區現存的或有待開發的文化資源極其豐富:有反映湖湘文化淵源流長的千年學府———岳麓書院;有集道、佛、儒教文化于一體的岳麓山宗教文化資源;有早期革命活動為代表的橘子洲頭革命文化、紅色文化資源;有中南工大、湖大、師大等高校文學院、美術學院、藝術學院原創藝術資源;有湖大的建筑設計、師大的服裝設計為代表的創意設計資源;有阜埠河路時尚一條街為代表的時尚文化資源,等等。這些文化資源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但是缺乏深度包裝、推介、開發,還沒有形成理想的文化產品和文化產業。
(二)有隊伍,缺乏專門人才岳麓區是知名的科教大區,人才隊伍高度聚集。在此生活工作的文化、藝術、IT等方面的專家、學者數以萬計。而且,隨著大河西建設的快速推進,來岳麓區居住、工作的文化創意人才越來越多。但是,缺乏高端的文化產業創意大師和文化商人,缺乏大型的文化藝術活動策劃師、導演、文物藝術品鑒賞專家、經紀人和拍賣師等高端專門人才。
(三)有成果,缺乏有效轉化岳麓區集中了多所全國性的名牌高校和數十家知名的文化科研院所,每年有大量的創意創作、科研開發成果。由于研究單位和生產單位之間、創意人才與創業者之間缺乏交往、交流,雖然有成果,但缺乏有效的轉化平臺,成果的轉化率很低。目前,岳麓區每年的創意、創新專利成果在1000項以上,這些成果每年大約200至250項得到轉化,轉化率不足1/4。
(四)有項目,缺配套和資金企業和創業個體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市場主體。發展文化創意產業離不開招商引資。[1]筆者在調研中發現,目前愿意來岳麓區發展的文化創意企業很多,岳麓區在項目引進方面有很大的選擇余地,但是存在著用地指標緊張、融資困難等問題。主要表現在每年的用地指標過少、審批時間過長導致項目難以落地,配套建設跟不上;由于銀行收緊貸款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導致資金不能按時到位,等等。
二、加快岳麓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
如何面對現實,揚長避短,進一步加快岳麓區文化創意產業大發展?筆者認為,要進一步做大做強岳麓區文化創意產業,就必須充分發揮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生態大區、文化大區和科教大區的優勢,整合資源,強化引導,重點打造原創藝術、創意設計、文化旅游和藝術教育培訓等基礎好的優勢文化創意產業。
(一)依托園區,發揮產業集聚和產業帶動效應,培育和壯大文化創意產業規模并不斷拉伸產業鏈
1.加強文化與市場的融合,做大后湖國際藝術區。在順利完成園區一期建設的基礎上迅速推進二期、三期工程,進一步完善藝術家工作室、展示中心、交易中心等硬件設施建設。引進全國知名的藝術名家,充分發揮藝術家的集聚效應和名人效應,鼓勵原創,引導原創藝術消費習慣,以原創藝術作品的上市交易或藝術成果的市場轉化促進生產與交易市場的全面發展,實現文化與市場的有機融合。同時,打通文化藝術成果轉化文化產品和文化商品的各條市場途徑,拓展原創藝術的研發、設計、創作、銷售等環節,延長產業鏈條,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力爭三年左右的時間把后湖國際藝術區打造成文化名家工作室的聚集區、藝術成果的集散區、精品力作的展示區,真正成為中國的藝術高地、世界的精品園區。
2.加強文化與科技資源的融合,做強岳麓文化創意產業園。在加強已引進的“中南大學科技園區”建設基礎上,進一步挖掘中南大學、湖大等高校的科技潛力,促進文化與科技的融合。一是發展創意動漫產業。依托大學城高校豐富的智力資源,聯合高開區動漫產業園或者借鑒其經驗,重點打造動漫產業,在人才培訓和經紀、出版(漫畫)、動畫制作、國際國內影視貿易等方面形成產業鏈。二是壯大手機游戲產業。依托“含浦聲域”3G手機游戲與呼叫中心基地項目,發展數字游戲、數字影視、數字音樂、數字廣告、數字教育等信息化產業,推動手機游戲和呼叫通訊技術的研發、網絡傳播、視頻制作等產業發展。三是培育工業設計、建筑設計產業。加快設計成果轉化,逐步形成從研發到專利轉讓、生產(或施工)、銷售、售后服務等縱向產業鏈條以及裝潢、圖文制作等橫向產業鏈。四是發展IT設計產業。以電腦軟件設計為龍頭,培育IT產品生產、銷售等縱向產業以及網站建設、網絡維護與管理、電腦銷售和維修等橫向產業鏈。五是發展新傳媒產業。利用三網融合等信息技術,以湖南出版集團、高校出版社、體壇周報出版社等大型媒體企業為依托,開展報網互動,手機報等數字化實踐,拓展新媒體產業鏈。
3.加強文化與創意的融合,做精錦繡瀟湘文化創意產業園。高標準建設園區內的文化創意城,成立園區聯絡處、交流中心等機構,打造園區“文化創意創業中心”。通過建設水玻璃藝術工廠、圖書城等文化創意館場、商鋪,大量引進藝術策劃、時尚設計、創作、導演、作家、出版等文化創意人才,重點培育發展時尚藝術設計業、廣告、圖書出版、建筑藝術、影視傳媒、藝術策劃、文學藝術創作、文藝演出等文化創意行業。同時,開展企業與高校聯姻活動,建立創意成果交易市場,鼓勵高校師生進入園區創業,培育“學、研、產、上市”系列產業鏈。
4.加強文化與教育的融合,做優土城頭藝術教育培訓園。整合包括培育藝術培訓在內的各種教育服務資源,充分發揮同行業集聚和“共鳴”效應,集約品牌培訓機構,依托高校資源,因勢利導打造以“土城頭藝術公社”為核心的環岳麓山藝術教育培訓區。發揮中南六省藝考中心的影響力,憑借高校和省、市廣電資源承辦音樂老師、舞蹈老師、播音員、主持人、演藝團隊的各類工作人員進修、培訓和選撥活動,重點拓展特長生培訓、認證培訓、技能培訓、就業培訓及其考試等教育服務產業鏈。
(二)突出創意,延展文化旅游的內涵和外延,打造國內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1.修繕文化旅游設施,提升岳麓山-橘子洲頭旅游品牌的文化魅力和觀賞性深度挖掘岳麓山、橘子洲的產業潛力,打造岳麓山-橘子洲頭精品旅游品牌。一是修繕、擴修麓山寺、云麓宮,通過舉辦宗教文化節會,來增加人氣。二是修繕七十三軍抗日陣亡將士墓,重建湖南抗戰紀念陵園,弘揚愛國主義情懷,進一步提升岳麓山在海內外的知名度。三是恢復原阜埠河碼頭。隨著湘江攔河大壩的建成和水位的提高,恢復該碼頭,可以直接打通岳麓山和橘子洲頭之間的通道,把橘子洲頭、新民學會會址、岳麓山等著名景點連成一個整體,增進景點之間的融合性和系統性。四是完善橘子洲的文化設施。在洲尾恢復和建設水陸寺、拱極樓等古老建筑,提升橘子洲的文化韻味。進一步深入挖掘在長沙與蔡和森、何叔衡早期活動的歷史題材,廣泛收集相關研究成果、活動圖片、手跡、音像資料,配合青年塑像,在橘子洲頭修建“青年革命活動陳列館”,突出橘子洲頭的革命文化、紅色文化特色。
2.完善文化旅游配套,讓游客留得住一是拓展文化旅游內涵和外延,打造一批特色各異的文化旅游配套的產業集群,讓客購物在岳麓、休閑在岳麓。重點打造新民路特產與旅游紀念品市場、西湖酒吧娛樂文化市場、坪塘生態休閑保健基地、金星中路國際商業文化街區、望月湖古玩藝術品文化街區、咸嘉湖路歌廳酒吧街區、雷鋒大道文化娛樂美食街區等若干特色街區,建設西湖文化園、梅溪湖會展創意園等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二是精心打造三湘第一旅游音樂大劇《芙蓉國里》,來留住游客。爭取上級文化部門、旅游部門全力支持或者直接參與,聘請歐陽常林、馮小剛、歐陽斌等省內乃至全國知名湘籍文化創意名家、導演、旅游策劃專家加盟,遴選全省優秀表演團隊和表演藝術家,借鑒并超越張家界《新劉海砍樵》的創意,將之打造成綜合反映湖湘文化、岳麓生態文明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舞臺音樂大劇,讓游客觀賞在岳麓,停留在岳麓,吃住在岳麓。三是在岳麓書院定期舉辦有創意的傳統節日活動及“岳麓大講堂”等活動,聘請包括宗教界人士在內的社會名家、大師來書院授課傳道。
3.包裝文化旅游項目,打造岳麓區兩、三日游特色旅游線路一是整合紅色旅游資源,運用及其戰友早期革命活動足跡串聯新民學會會址、橘子洲革命活動陳列館、青年塑像、岳麓書院、愛晚亭等一系列景點,突出紅色主題,打造紅色旅游專線和品牌。二是打造岳麓區古遺址旅游線路。搞好北津城遺址修復建設項目,建設好漢王陵考古遺址公園項目。三是推出湘軍文化旅游品牌。加緊推進湘軍文化廣場項目建設工程,打造反映湖湘文化的湘軍文化廣場、曾國藩墓園、湖湘名領紀念館及軍事生涯陳列館等旅游景點。四是打造生態旅游專線。以蓮花鎮、雨敞坪鎮和坪塘街道的優越生態資源為基礎,重點發展都市農業、精致農業、體驗農業,打造城郊文化生態旅游基地。五是積極推出以梅溪湖水上樂園、“兩型”展覽館、洋湖濕地公園花卉園藝博覽館為主要景點的生態休閑游線路。
(三)發揮政府職能,營造文化創意產業的良好發展環境1.加大協調和融資力度,努力解決配套和資金問題進一步加大項目用地指標申報和協調力度,爭取先導區的更大支持,優先解決創意企業用地指標問題。同時,充分發揮長沙市文化創意引導基金的支持和示范效應,積極吸收社會資本投資,[3]設立岳麓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金,通過制定相應財政政策,建立多元化投融資機制,破解目前融資困難問題。2.加大招商和招賢力度,發揮名企、名人的示范帶動作用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落實好創意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措施,著力引進和培育具有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知名文化創意企業,充分發揮它們的示范、帶動作用。以優惠的創業政策和優越的工作條件,廣納海內外文化產業創意大師和文化商人,誠邀文化創意名人及其團隊來岳麓投資興業,發揮名人的帶動效應。3.加大輿論引導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加大對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宣傳力度,進一步加強區內創意文化品牌和重點企業的宣傳策劃和媒體推介,提升文化創意品牌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社會影響力。通過定期舉辦“相約后湖”原創畫作展銷會和湖湘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銷會、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周、橘子洲創意文化節等節會,營造群眾廣泛參與的社會氛圍。
作者:周清華單位:中共長沙市岳麓區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