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庫水生態文明建設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漳河水庫是湖北省重要的飲用和農業灌溉水源,也是華中地區水質最好的大型水庫之一,漳河水庫流域水生態保護對于維持鄂中地區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湖北和美麗湖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對漳河水庫水生態文明建設現狀及當前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從漳河水庫水資源管理、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等方面闡述了對加強漳河水庫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
關鍵詞:漳河水庫;水生態文明建設;保護與修復;湖北
漳河水庫位于湖北省荊門、宜昌、襄陽三市交界處,水庫樞紐是一座跨流域引水的巨型水利骨干工程。漳河水庫是湖北省直管的庫容最大的水庫,是湖北省重要的飲用和農業灌溉水源,也是華中地區水質最好的大型水庫之一,漳河水庫流域水生態保護對于維持鄂中地區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湖北和美麗湖北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漳河水庫水生態環境基本情況
1.水庫基本概況
漳河水庫指攔截漳河干流形成觀音寺水庫和支流育溪河形成雞公尖水庫,又通過三段明渠連通水面形成的水庫群,水域面積104km2,總庫容21.13億m3,設計灌溉面積260.5萬畝(1畝=1/15hm2,下同),是以灌溉為主,兼有防洪、城鎮供水、發電、水產、航運、旅游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庫年平均入庫流量8.22億m3,惠澤荊門、宜昌、襄陽、荊州300多萬人民,每年為荊門城區提供工業用水4000多萬t、生活用水3000多萬t,是荊門市城區50多萬人口唯一的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漳河水庫灌區是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是湖北省重要的生態系統和生態屏障。
2.水功能區劃及水質狀況
2003年,省政府批復了省水利廳編制的《湖北省水功能區劃》(鄂政函〔2003〕101號),在一級水功能區中,涉及漳河的有4個,即“漳河源頭水保護區、漳河南漳保留區、漳河水庫飲用水保護區、漳河當陽保留區”。2001年,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省環境保護局制定的《湖北省地表水環境功能類別》的通知(鄂政發〔2000〕10號),其中,漳河水庫(荊門市、當陽市、南漳縣水域)的主要功能為“集中生活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執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Ⅱ類標準。總體上,這兩個水功能區劃分別出臺十多年,已經不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水資源、水環境的高要求。2007年編制的《荊門市水功能區劃報告》劃定了漳河干流大部分支流及干渠的水功能定位,在漳河水系共劃定了一級水功能區31個、二級水功能區2個。荊門境內的漳河由于地處河流上游,開發利用程度不高,現階段水質良好,大部分為Ⅱ類水,部分現狀水質達到了Ⅰ類地表水水質標準,水質管理目標也多為Ⅰ類和Ⅱ類。
3.地貌情況
水庫生態保護區為典型的鄂中低山丘陵地帶,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庫區內有大小島嶼36座、半島164個、庫汊240個,沿山坳環水面一周約80km。氣候屬長江中游亞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平均氣溫16℃左右。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986.9mm,且降雨年內分布極不均勻,4—10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5%左右。漳河水庫流域土壤類型大致分為沿河兩岸沖積土壤、丘陵崗地土壤和山地土壤。森林面積38.55萬hm2,森林覆蓋率36.9%,森林蓄積量1323萬m3,“十二五”期間,加大了重點區域生態治理力度,實施的四大重點生態工程進展順利。共完成退耕還林工程造林5.46萬hm2、長江防護林0.65萬hm2、抑螺防病林0.05萬hm2,啟動了中心城區周邊礦區植被恢復工程,局部生態狀況明顯改善。
4.社會經濟概況
漳河水庫庫區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生產中以糧食種植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有一定規模的鄉鎮企業近80家,分屬煤炭開采、陶瓷、糧食加工、家具建材等十多個行業。周邊社區人均耕地偏少,人均社會總產值較低,人均收入較低,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薄弱。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資源導向,而非市場導向。
二、水庫水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
目前,雖然漳河水庫整體水質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以上,庫心水質達到地表水Ⅰ類標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隱患,如不能很好解決,將會對未來流域整體生態環境和水庫水質的保持產生壓力和不利影響。
1.流域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加劇
據有關資料統計,至2007年,漳河流域森林面積由20世紀50年代建庫時期的65%減少到不足40%,近10年來,隨著公益林建設的開展,流域森林面積減少和水土流失加劇情況有所遏制,但仍顯現出森林砍伐過多、坡地改田過多、野生動物趨于消失的現象。受人類經濟活動的影響,流域多年平均含沙量、侵蝕模數的變化趨勢也增加。
2.污染隱患持續增加,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
①生活污水、固廢污染治理欠缺,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及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系統建設情況落后。流域居民生活垃圾隨意丟棄、堆放,經降雨滲濾隨地表徑流污染地下水及地表水。
②農業面源污染嚴重。畜禽養殖為主要污染源,其次為農業灌溉,流域內的畜禽養殖量較大且絕大部分為散戶養殖,大量畜禽糞便沒有經過污染處理直接排入環境并進入水體。傳統農業種植方式所施用的大量農藥、化肥通過地表徑流匯入漳河水庫流域的各地表水體。
③煤礦廢水、廢渣污染嚴重。廢棄坑口未封閉,渣場未進行生態恢復,礦井涌水直接進入河流,廢渣淤塞河道,渣場滲濾液直接流入河中,對流域內及下游漳河水庫水質造成了較大影響。
④隨著庫區工農業、旅游業快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快,漳河水庫面臨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生產污染疊加的環境隱患,而且污染負荷有升高趨勢。
3.水源地保護工程建設不完善
漳河水庫上游支流均未設置監測斷面,欠缺水量數據,無法進行污染物總量控制及容量計算,不利于漳河水庫水源地保護。生態監測能力較弱,缺少相應的設施和儀器。應急監測儀器裝備緊缺,預警能力薄弱。污染事故應急執法能力不足,應急執法裝備缺乏。
4.生態環境規劃、監管、執法合力不夠
①漳河水庫地跨三市,水資源保護項目沒有形成統一協調機制。各地方政府在水源保護上各自為政,有些措施和項目均站在本地方的角度,缺少全面協調的統一規劃。
②漳河水庫水體的自然生態空間尚未確權登記,歸屬不清,權責不明。由于歷史原因,漳河水庫除樞紐工程沿線對水利工程進行了確權劃界外,周邊其他庫岸線灘涂及部分庫中島嶼完全沒有界定,土地部門甚至把部分低于設計洪水位以下灘涂及庫中島嶼登記給了村集體,嚴重違反了《中華人共和國水法》規定。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經果林的推廣,水土流失及面源污染問題頻出。
③土地證、林權證雙證分離,對漳河水資源保護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在漳河水庫工程管理和保護范圍內已確權劃界并已發放土地證的土地面積上還存在發放林權證約80余件,約6700畝發放給了村集體及個人,給水庫管理單位依法管理和保護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造成難以克服的困難和阻力。
三、加強漳河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和建議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通過完善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把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上升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結合上述幾個重點方面的困難和問題,提出加強漳河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考和幾點建議。
1.盡快編制漳河流域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
為保證漳河水庫水生態文明建設的系統開展,首要任務是制定立足于漳河水庫生態實際、滿足漳河水生態發展實際需要的規劃,并保證規劃的有效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同時推進規劃盡快實施。
2.完善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把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作為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加快健全完善覆蓋漳河流域的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三條紅線”,嚴格用水總量控制,加快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配置與保護策略,強化用水需求和用水過程管理;嚴格控制用水總量,加強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及取水許可審批管理,切實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嚴格用水效率控制,強化用水定額和用水計劃管理,嚴格限制水資源短缺地區、生態脆弱地區發展高耗水行業;嚴格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強化水功能區監督管理,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推進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
3.全面實施水庫確權劃界,為水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法律保障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對水流等自然生態空間進行統一確權登記,形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督有效的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這是統一協調實施三市水資源保護項目的保障,是解決土地、林權改革過程中對水資源保護造成負面影響的依據。
4.開展庫區環境容量及環境承載力的綜合研究在對庫區現有水生態環境現狀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庫區水環境功能定位要求,計算庫區水環境容量;研究適配于庫區環境容量的環境承載力,調整涉庫區的產業結構和漁業養殖模式,為有效保護和有序利用漳河水庫提供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
5.岸帶生態修復
實施入庫河流的綜合治理工程,形成支流面源污染控制及生態修復技術體系。對確權劃界的灘涂及庫中島嶼進行生態修復,恢復濕地功能或建造人工濕地,利用自然植物削減入庫污染負荷,保障庫區水質安全。
6.庫區漁業結構調整
據調查,由于多年接納流域營養物質,庫區底泥營養豐富,水草茂盛。當這些水草死亡時,釋放大量營養物質,水體水質存在降級風險。利用合理漁業結構調整,通過捕撈移除部分營養物,保證水質的持續穩定。
7.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完善飲用水水源地的警示標識,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和人流量大的庫區建設封閉工程,確保飲用水水源地的水質安全。
8.水質監測站網建設
漳河接納支流眾多,主要有小漳河、茅坪河、溫家河、錢河等9條,這些河流入庫口地域分散,涉及襄陽、宜昌、荊門三市。建好水質監測網站,強化水質監測,加強飲用水水源地達標建設,將促進水功能區管理,并形成向有關部門提出限排意見的有效依據。漳河水庫處于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的中心區,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基礎較好、條件成熟、代表性強、輻射面廣,既可為糧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撐,又能為經濟社會、旅游文化發展提供重要保障。面對當前促進新型城鎮化、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新形勢、新要求,推進漳河水生態文明建設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漳河水庫生態環境保護試點總體實施方案(2013—2015)[R].2013.
[2]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湖北省漳河流域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方案研究[R].2012.
[3]湖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湖北省漳河水庫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規劃[R].2013
作者:郭健 單位: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