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文化建設中缺陷及改善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論文摘要:目前,一些落后封閉的農村地區存在著小農意識濃厚、法制觀念淡薄、封建迷信盛行、陳規曬習難改等與先進丈化建設背選而犯的現象。加強農村先進丈化建設,要明確指導思想,建設好基層組織,增加丈化建設投入,加張青少年教育,并多架道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農村的重點和難點是農業的發展和農民收人的增加,如果農村和農民不能進人小康,我國就難以實現全面小康。農業的發展、農民的增收、農村小康的實現都需要以農民素質的提高為前提,低素質的農民、文盲充斥的農村不可能走上真正的現代化之路。而要培養一代又一代高素質的農民,必須大力加強農村先進文化建設,讓先進文化占領農村這一廣闊陣地。本文試圖對農村文化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加強農村文化建設作一番理性思考。
一、當前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農村先進文化建設對農村小康社會的實現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現在農村地區特別是在一些落后閉塞的農村地區卻存在著一些與先進文化建設不相適應的問題,它嚴重阻礙農村經濟發展及農民素質提高,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現念轉變緩慢,小農意識濃厚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重本輕末”,“重農抑商,,,“勸民耕稿”,深厚的以農為本的文化熏染了一代又一代人,他們自始至終對土地懷著無限眷戀。這種特性雖然使中國的農耕文明得到長足的發展,但也削弱了農民對外部世界探秘的激情。在受到傳統文化影響至深的廣大農村。相當一部分農民頭腦中存在著如下觀念:聽夭由命的人生觀、得過且過的生活觀、多子多福的生育觀等,這些觀念的存在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比如很多農民掙到錢后首先考慮的是婚事、喪事和房子,很少考慮到擴大再生產或是投人到工貿方面。史學家把我國歷史上的小農意識當作我國資本主義工商業舉步維艱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史為鑒,今天的小農意識也是發展市場經濟的絆腳石。
(二)宗族勢力擴張,法制觀念淡薄
自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后,家庭成了基本的生產單位.但這并不等于單千,有許多事并不是一家一戶所能辦好的,需要互相協作。近些年來,由于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尚未健全、傳統的荃層管理組織功能弱化,因此,家族、宗族在互動的同時也復活了宗族勢力。有的宗族仰仗人多勢眾,搞“宗族獨薄”,t黨的方針政策及國家法律于不顧,抗糧、抗稅、抗計劃生育,甚至有組織地妨礙國家公務的執行。有的農民遇到糾紛不去尋找法律援助,而是尋求宗族保護。個別地方宗族勢力已滲透到村民委員會的選舉中,一些大的宗族甚至能夠影響選舉結果,在村委會中安排自己的代言人。近幾年農村因山林、土地、水利糾紛、厲史上的隔閡、紛爭及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引發較大規棋的宗族械斗時有所聞。農村宗族勢力的膨脹已成了一大杜會公害,嚴重影響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在農村的貫徹執行,危及社會穩定,阻礙經濟發展。
(三)封建迷信盛行,科學扮神欠缺
農村實行責任制后,農民自由支配的時間大大增多,由子愚昧無知,加上自然災害帶來的恐懼,以及由子基層干部工作失誤而產生的人為的恐俱,促使一部分農民通過求神拜佛尋求上帝保佑,達到心理平衡,迷信向科學理性提出了嚴峻挑戰。看風水、選墳臺、做道場等一些舊的迷信活動又死灰復燃,封建迷信從暗到明,以喪事活動為主的封建迷信活動表現得尤為突出,巫婆神漢又找到了活動舞臺。據對湘中的一個貧困縣的調查,卯%以上的農民都參加過封建迷信活動,建墳臺、修族譜較為普遍。有些地方以村為單位成立了“拜佛會,這樣的民間組織,舊時的基督傳經有所抬頭。據抽樣調查,平均每個農戶每年因封建迷信耗資在soo余元;喪事花費一般在萬元以上。然而在農村籌款搞公益事業則難于上青天。有些農民生病不是求醫,而是拜佛,不信科學而信神靈。
(四)陳規陋習復活,現代文明難覓
由于傳統的思維方式和活動方式具有很大的惰性與頑固性。致使農民現代意識的萌生遇到了巨大阻力。從農民的日常生活主體消費層面看,在一些人的消費行為中,金錢和閑暇時間往往被原始的感覺欲望所支配,導向崎形消費。如大吃大喝、聚眾賭博、無度揮霍等。從文化消費層面看,與原始的感官刺激相適應,很多人滿足于庸俗膚淺的感性文化消費之中,如武打兇殺、色情淫穢、宮廷秘聞、警匪傳奇等享受及低級的精神享受。
由此可見,我國現階段的農村文化建設面臨著極為復雜的情況,要真正使先進文化代替落后文化,占領農村這一陣地,我們各級政府必須付出巨大努力,要弘揚農村文化生活中的積極成果,消除其腐朽、落后的文化糟粕。
二、加強農村先進文化建設的舉措
(一)明確指導思想,確保文化建設的正確方向
以什么樣的思想為指導,是文化建設最根本的問題。以封建主義思想為指導的文化,只能是封建文化。以資產階級思想為指導的文化,只能是資本主義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農村文化,必須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把培養農民的共同理想與精神支柱作為文化建設的根本,在當前特別是要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來統領農村文化建設。農村的文化建設應當充分體現為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服務,為農村經濟的振興服務,為滿足農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服務的精神,以確保文化建設的先進性。同時,要認真研究中國農村的現實問題,尋找適合農民接受的文化傳播形式,密切關注廣大農民的生存狀況、思想問題,消除農民頭腦中的錯誤觀念、培養廣大農民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建設引領先進丈化潮流的農村基層組織和文化傳播隊伍
要確保馬克思主義在農村文化建設中的指導地位,保證農村文化的先進性,必須有相應的組織基礎,鄉鎮及村級組織是黨直面農村的基層組織,他們在向廣大農民宜傳馬克思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擔當重任,他們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先進文化在農村中的命運。強有力的基層組織能夠大力推進先進文化在農村的廣泛傳播,加強馬克思主義占領農村文化陣地的進程。因此,首先要堅定廣大農村黨員千部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用先進文化武裝廣大黨員干部,同時也要不斷改善黨員干部的文化結構,真正使農村基層隊伍成為社會精英,能夠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先進文化要為廣大農民群眾所接受,必須通過一大批通曉先進文化,能夠準確把握先進文化的內涵及實質,能夠代表先進文化水準,又能熟悉農村實際的文化工作者的努力工作,因此就必須注重隊伍建設,加強黨對文化工作者的領導,努力造就一大批精通先進文化、了解農村現實,并能把兩者結合起來的文化工作者隊伍。
(三)加拼文化設施建設,夯實文化建設的物質基抽
農村中的文化場館、學校及大眾傳媒是農村文化建設的物質載體,在建設先進文化中具有基礎性作用,為此必須做到:
i.加強文化場館建設。沒有一定的文化場館,就不可能把群眾引導到積極、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中來。要拓寬文化建設的籌資渠道。加大政府對文化建設的投人力度,面向社會、服務群眾、重點建好、用好、管好公益性文化設施。改變當前有些村組文化設施、文化場所或簡陋不堪、或被娜作它用、或是空白的狀況。
2.加強大眾傳媒建設。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大眾傳媒直接面向群眾,信息量大、影響力強、夜蓋面廣。宜傳先進文化,大眾傳媒肩負著重要責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必須以探化改革為動力,以科技進步為先導,加大物質投人力度,不斷加強大眾傳媒建設,拓寬先進文化的傳播渠道。
3.加強農村校園建設。農村學校是農村青少年學習與成長的搖籃,也是農村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之一。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耍階段,農村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未來新一代農民素質,為此要加大對學校人力物力投人,加強學校的配套設施建設,注重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發揮他們在傳播先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使學校能培養出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農村社會主義建設者;使農村的未來一代能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破除封建迷信,樹立科學精神,加強法制意識,堅定理想信念,明確歷史使命,成為農村先進文化的接受者、實踐者、傳播者。
先進文化必須真正為廣大農民群眾所接受才能發揮作用,要用先進文化武裝廣大農民,使其消除小農意識、宗族觀念、封建迷信,破除陳規陋習,樹立科學精神,增強法制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應開辟文化建設的多種渠道,積極探索文化建設的多種形式;就應廣泛發動群眾,深人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創建文明家庭、文明村鎮為載體,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抓好科普宜傳、告別陳規陋習,形成文明新風,積極探索開展農村先進文化建設的新路子。新晨
1.要繼續搞好文化下鄉活動。要讓農民看到好的電影、戲劇、書刊;要把掃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更新掃盲觀念,不要把掃盲停留在傳統的識文認字階段,要傳授現代科」支文化知識,宜傳科學精神,進行黨的方針政策及國家法制教育;要引導農民從思想認識上分清哪些是應當弘揚的傳統美德,哪些是應當摒棄的封建糟粕。
2.要堅持科技扶貧。貧窮與愚昧是一對孿生姐妹。治窮必先治愚,治窮也有助于治愚。扶貧光靠“輸血”不行,要培養“造血”功能。在扶貧過程中提高貧困地區農民的文化素養,及時傳播科學知識,用現代科學文化武裝廣大農民。
3.要重視“鄉規民約”的規范作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又切合本地實際的“鄉規民約”及群眾白治組織更易為農民群眾接受,大多數農民會用它來規范自己的行為。如有些地方成立了紅白喜事理事會,婚禮、喪事一律從簡,杜絕鋪張浪費;有些地方成立了“婦女禁賭協會”,抵制賭博活動,改良社會風氣等,產生了良好的效果。
總之,農村先進文化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它需要黨和政府的正確引導,需要各個部門的通力合作,也需要廣大農民的積極參與和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全社會應當共同行動起來,積極推動我國農村先進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