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說《紅字》中生態女性主義的滲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小說中女性與大自然的關系
女性和大自然對男性征服的不理不睬和逆來順受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男性力量和欲望的爆發。在《紅字》中海斯特半生的悲劇命運可以說是其自己愿意承受的結果。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海斯特前半生的痛苦以及最后的淪落都是其咎由自取的下場。海斯特犯了通奸罪之后得到了自己應有的懲罰,同時還戴上了紅色A字。接受完懲罰出獄后,海斯特身心俱疲,但難以找到一處可以依靠的港灣。最終,迫不得已的海斯特帶著自己的女兒來到了海邊,去融入到大自然的懷抱之中。看著一望無際、海納百川的大海,海斯特的心中燃升起一絲絲希望,在城市之中享受不到的新鮮的空氣和幽靜的生活為她們增強了活下去的堅強的決心。在這里,沒有人、沒有教條來束縛她們的自由,在這里,海斯特可以盡情的釋放自身的需求和渴望。為了能夠在海邊堅強的生活下去,海斯特放下自己嬌柔的一面,展現出自己“女漢子”的一面,為了女兒,偉大的母愛使她更加的堅韌。
在這之前,海斯特就像是一朵濃郁的郁金香,散發著迷人的香氣,展現著自己獨特的美;而這之后,海斯特就像是一株株蒲葦,“蒲葦韌如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時候她都這么的強悍,在面對她的愛人時,她內心的欲望才能得以滿足,她全身的情愛才能得到發揮。海斯特作為一個女人,其誘人的身材、引人的長發是眾多女人所愿意展示的,而她只有在愛人前面才能展示自己的沒。換言之,在大自然中生活的海斯特是極其幸福的,是大自然造就了她。海斯特是和她的女兒一起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她的女兒擁有大自然的純粹和自然,這是其他人沒有辦法擁有的。在珠兒的身上展示的完完全全是自然,是純真。她和其他的小孩不一樣,她擁有的純真心靈不在大自然中生活的小孩是沒有辦法擁有的,她可以與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一起玩耍,可以和陽光一起嬉戲,可以和小動物一起交友。這樣的孩子是難以得到的,可以說這是大自然給予海斯特最美好、最無價的禮物,她所擁有的一切在當時的社會中都是很難才能實現的,在男性主義膨脹的時代,她是一個自由的象征。
二、小說中男性與女性的關系
在這部小說中有一個關于監獄的場景描寫的非常細致,在這段描寫中我們不難看出作家霍桑關于兩性之間的問題思考。監獄的大門是男權主義的象征,一旦女性違背了男性的絲毫權利都必須受到懲罰,然而監獄門前盛開鮮艷的玫瑰花則是代表著偉大的女性,無論生活多么的艱難,無論多么的受壓抑,都要努力的做自己,努力地去生活。盡管海斯特在監獄中受到了數不盡的委屈和侮辱,但她依舊堅強,雖然追求自己的幸福,行使自己的權利在我們今天人的眼中并不是多大的一件事兒,但是這正是海斯特進入監獄的真正原因。雖然海斯特嫁給了自己的老公,但是她的老公并不是因為愛她而娶她,僅僅是因為垂涎她的美色,想把她禁錮在自己的手中,為自己所有,不被別人所侵犯;僅僅是因為滿足自身的欲望。不可否認,海斯特的老公是一個自私自利的人,想一個行尸走肉,沒有一絲絲生氣。海斯特最后做出的茍且之事在當時的社會是完全不能被容忍的,雖然這件事情的發生并不完全在于海斯特,但是海斯特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受到了巨大的屈辱。即便這樣,海斯特也是一人默默的承受著苦難,沒有揭發那個男人。海斯特在接受完懲罰之后,歷盡人間的酸甜苦辣,但她一直以頑強不屈的精神進行抗爭,以其自身的良好品德贏得了世人的尊重。二者也改變了社會對紅色A字的看法,從壞的代表變成了好的象征。
海斯特在婚姻期間與別的男人產生愛情,體現出她的自我女性意識開始產生,而經過一段時間后,兩個人去遠方尋求幸福則是其自我女性意識的成熟的標志。海斯特認為世界上一定存在這樣一個地方,沒有壓迫,沒有痛苦。在這部小說中,作家霍桑主要想要表達的就是在男權主義社會中,女性為了追求幸福、追求自由不斷努力的精神。當然,作家霍桑的思想也有些偏激,盡管女性應當追求自身的權利,這一點值得我們肯定,但是對清教徒的批評則有些過度,過于狹隘了。在當時的環境中生活的霍桑體現出對女性意識覺醒的呼喚是其進步的思想,但環境造就了他對這一思想的理解。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霍桑對海斯特這一女性的形象設計彰顯出他對社會改革保持的一種反對態度,霍桑雖然很提倡女性意識的覺醒,但是對社會的變革發展是十分落后的。在這部小說中不僅僅體現出對女性意識覺醒的呼喚,同時還對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女性給予同情以及激勵她們努力去追求自由與幸福。在這部小說中,作者霍桑表達出了對建設人人平等的社會的強烈渴望和追求,兩性之間是平等的,沒有誰來支配誰的權利與義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霍桑這樣的思想與追求是極其先進的。在人類文明蓬勃發展的時期,這樣的構想是偉大的,是十分難得的。中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一直處于男性主義的強權之下,沒有激發出強烈的女性意識,女性意識的出現是在新文化運動之后,這是中國歷史的發展和社會變遷產生的結果。
如今,走進新時代,我國女性意識變得十分的強烈,與歷史上不同的時期性比較,這一時期的女性意識可謂是達到了巔峰狀態。除此之外,我國女性的自我保護意識也變得越來越強烈,不在依靠著男性的保護,而是進行自我保護。
作者:張霄燕 陳靜 單位:河北金融學院商務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