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格律詩創作入門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詩歌這種特殊的文學體裁,因其具有抒發情感、寄托心志以及崇尚高雅等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其中,格律詩又以其歷史厚重、言簡意賅、音韻優美及易記宜誦等獨特魅力,吸引世人孜孜不倦地追求。但是,由于格律詩在聲律、韻律和句式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嚴格的規范,給創作帶來很大困難,成為初學者的攔路虎。有人戲稱,格律詩創作是“戴著鐐銬跳舞”,形象地說明了格律詩創作的難度。然而,正因其難能可為而為之,方能體現高超的技藝。這好比芭蕾舞,沒有蹺腳翩躚的艱辛,便沒有了它獨具魅力的藝術風采。因此,學習格律詩創作,必下一番苦功。
本人對格律詩情有獨鐘?,F將學習創作過程中積累的粗淺體會整理如下,愿與詩友共饗。
一、格律詩的概念:
格律詩,是指自唐代以后形成的有著嚴密格式和規范的詩體形式,通常稱為近體詩。主要是區別唐代以前的古體詩(即古風、古絕、古律)。
二、格律詩的規則:
格律詩有著嚴格的聲律、韻律、字句數、句式結構和章節結構等要求,這是格律詩必須遵循的硬性規范。
(一)聲律.是指詩句中漢字聲調的平仄規則。初學者宜采用新聲韻的標準:“平”指普通話中的“陰平”和“陽平”,即一、二聲字;“仄”指普通話中的“上聲”和“去聲”,即三、四聲字。在格律詩中,平仄的排列組合有著嚴格規定。它的基本格式為: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二)韻律.是指格律詩中的押韻規則。要求詩中偶句末尾字必須押韻,且押韻的字(稱韻腳)必須是同一個韻部的平聲字。在當前舊韻與新韻雙軌平行、鼓勵新韻的形勢下,初學者應直接采用新韻創作。《中華新韻》韻部表只有十四韻,符合現代普通話發音習慣,好學易記。
(三)字句數.是格律詩對不同詩體的數量限制。格律詩包括絕句、律詩和排律三種例體。
1、絕句.每首固定四句,每句限五字或七字兩種。每句五個字的稱五言絕句,簡稱五絕;每句七個字的稱七言絕句,簡稱七絕。
2、律詩.每首固定八句,每句也限五字或七字兩種。每句五個字的稱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每句七個字的稱七言律詩,簡稱七律。
3、排律.是每首在十句以上的長篇律詩。也有五言和七言兩種,常以用多少個韻作為標題。如杜甫的《上韋左相二十韻》即全詩共四十句。
(四)句式結構.是指格律詩中所采用的平仄格式結構。每首詩的首句句式,決定了這首詩的整體句式結構。而首句的句式是由第二和句尾兩個字的平仄聲調決定的。如,五言絕句的基本格式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在這里,首句的第二個字和句尾字均為“仄”聲,決定了這首詩是“仄起仄收”式。本首詩的其他三句必須采取與首句相對應的句式。
1、上述五絕的基本格式,是所有格律詩的基礎和母本。其他各種詩體的各種格式都是由這種基本格式演化出來的。
2、上述五絕的基本格式中,每一句都可做為首句,由此就演變出了其他三種格式。這樣共形成四種固定格式,分別為:
(1)仄起仄收式;(2)平起平收式;(3)平起仄收式;(4)仄起平收式。
由于七言詩是五言詩的擴展,所以其他各種格律詩的固定格式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