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傳統文化德育價值探討范文

傳統文化德育價值探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統文化德育價值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傳統文化德育價值探討

一、以德為先的理念

對于“文德”與“武力”的關系問題,中國傳統文化中也有著精彩的論述,比如漢代劉向就說“: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此處之所以把“文”和“德”結合起來論述,一則是為了闡釋文武關系的方便,二則主要是為了突出德行對武力的駕馭作用。對于“德”與“才”的相互關系,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淀也是極為深厚的。當然,先賢們強調“德為先”,并不是機械地把德看成是知識習得的一切了,也不是要把“德”與“智”、“武”、“才”截然分開,而是在強調德行在所有其他領域的重要性罷了。

二、人本德育理念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此說不僅奠定了中國傳統德行教育中最根本的教學方法,而且也在三言對偶中道出了“人性養成”的重要意義。人不是一種單純的生理存在物,人性的錘煉絕對離不開人自身的本性存在。“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就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人本”思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本”思想源遠流長,早在戰國初期,齊國的管子就曾斷言“人貴于萬物”。管子本人就是在“人是萬物之靈”的邏輯中闡述了他的“倉廩實而知禮節”的倫理經濟思想的。“人本”思想和教育結下密不可分的淵源,應該說始于孔子時代。據《學記》記載,人要想提升自己的修養層次,“其必由學”,也就是說必須通過學校教育來提升人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觀念。教育不僅可以回歸人的本性,而且可以使人脫離開動物的消極存在方式。因此,《學記》提出了“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的思想。《學記》的這一思想并不是否認了人的生理性存在,而是強調了“教”的重要性。“人本”思想歷經幾千年的風雨滄桑,至近代晚期發展至鼎盛。這一則是封建統治幾近滅亡,政治統治土崩瓦解,人性得以自由釋放;二則是尊師重教的傳統文化精華得以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發揚光大。辜鴻銘、梁漱溟、晏陽初、蔡和森等著名教育家都提出了“人性啟蒙”這一思想。教育家蔡元培更是奮筆疾呼:“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建國以來的實踐證明,什么時候我們遵循了“以人為本”,我們的教育就會興旺發達;什么時候忽視了“以人為本”,我們的教育就會衰落。“人本”思想應該成為21世紀中國德育發展的根本指導思想。

三、生命化德育理念

“生命化德育”是指直面生命的社會價值,尊重生命的人本特性,促進生命全面、自由而個性化發展的教育。“生命化德育”的主要價值目標是:凸顯生命的靈動,煥發生命的活力,激勵生命的創造,豐富生命的意義。在其現實性上,生命化德育具有道德說教性、文化滋潤性、生命方向性和政治引導性等四個方面的特點。它通過對學生進行生命價值的引導和教育,讓其對自己有一定的認識,對他人生命抱以珍惜、尊重的態度,從而對社會及他人富有愛心,促進學生在生理、心理、靈性、社會性等方面獲得全面而均衡的發展。生命化德育是針對當前學校教育中存在的諸如“自殺”、“消極墮落癥”、“抑郁癥”、“頹廢思維”等問題而提出來的。其實,這一思想早在中國的古代就已經存在了。早在春秋時期,孔子就已經意識到后世諸人所可能遇到的生命困惑,提出了他的“生命養成說”。孔子指出:“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在這里,孔子把立志、立人、成才、知天命、耳順、從心所欲看成是個人成長必須經歷的幾個階段,從而為人生在每個十年的最大困惑指明了心理的預期和希望。孟子繼承了孔子的“生命養成說”,又添加了自己的見解,提出了“生命心志說”。孟子的心志說,強調生命的頑強和堅韌,指出只有經過艱苦的磨練才能成就人生的大業。孟子指出:“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的“心志說”是指向人的生命的,很明顯孟子受到了春秋時期佛家思想的影響,強調人要經受長期的艱苦磨練,才能擔當“大任”。這同佛家的“修煉說”異曲同工。值得一提的是,《易經》中也有關于人的生命價值探討的論述。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種積極進取的文化思維,一直以來成為中國人奮發向上的精神支柱。后經演化,“天地君子說”逐漸釀生成“德福制約說”。這一學說認為:““吾聞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福而服者眾,必自傷也。”也就是說,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享到人間的大福;靠德行之外的東西得來的福分,必然會傷害到自己的身體。“德福制約說”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社會中有些人不勞而獲、投機倒把、養尊處優、玩物喪志所必然帶來的災害性后果,另一方面也道出了財富的增值原理,即“勞必有所得,閑必有所失”。聯系今天市場經濟的實際,這一思想還是具有一定借鑒價值的。

四、生態德育理念

生態德育是研究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和諧發展以及人自身的素質全面提高的一種道德教育模式。這種模式的提出主要是為了解決時下教育主客體之間、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之間、教育形式和教育內容之間所存在的矛盾和沖突問題而提出來的。生態德育學是生態學和德育學相互交叉而形成的一門邊緣學科,其中的“生態”一詞是移植了生物學生態概念的結果,因而生態德育學研究的主題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內生態鏈合現象,其根本目的是服務于道德教育發展的實際狀況,解決德育領域的突出問題。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極為系統的生態德育思想,具體講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天人觀所體現的自然導向的生態德育思想。

中國古代特別講究人與自然的共生和諧,指出“究天人之際”,方能“納古今之事”。除缺漢代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論”思想的糟粕成分,諸多以天道合人事的思想不僅具有科學萌芽的價值,而且也多少解決了人類對自然的迷茫和恐慌問題。聯系今天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發現“天人觀”為我們征服太空提供了一個宏大的哲學視角,“天人”之間已經不再是春秋鄭國子產所哀嘆的那樣“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人類對太空的探索已經到達了孔子所預測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國古代所關注的天人關系已經簡約化為人與自然的共存樣態。應該說,中國古代以自然導向的天人觀為今天的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諸多有價值的佐料。只要合理使用,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思想就一定能為新時期德育建設提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資源。

2.義利觀所體現的公平分配的生態德育思想。

與“仁者愛人”所體現的普世愛思想相比,“義利觀”主要解決的是利益的共享和分配問題。其實今天中國市場經濟所遇到的最大問題也就在這兒。中國人之所以對“義利”特別重視,根源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等貴賤和均貧富”思想。在今天的道德領域,我們也要效仿古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做法來識別人品。對于那些急功近利的小人,對于那些只顧蠅頭小利而出賣朋友的人要盡量避而遠之,也就是“須就近有道之士,早謝卻無情之友。貧莫愁來富莫夸,那見貧長富久家”。就品性領域,古籍早就告訴我們“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所以識別人品的第一要務就是看是否追名逐利,是否品行不端。應該說,義利之辯之所以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原因就在于“義”和“利”的權衡關系著人的德行好壞問題,關系著人與人之間道德的和諧和互助問題,關系著分配領域的公正性導向問題。這也是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者應該高度注意的一個問題。

3.和同觀所體現的甄別人品的生態德育思想。

與上面判斷人品好壞的“義利”規則相適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同觀”也是與識別人品緊密聯系的一個標準。正如孔子所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就是說,君子雖然表面上和你有意見分歧,但背后他不會和你有根本的路線分歧;小人雖然表面上同意你的看法,但背地里他會違背你的意志去做影響大局的事。對于今天的學生思想教育來說,重視學生的表面要求一定要與挖掘學生的內在訴求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明白受教育者的真實動機和想法。

4.榮辱觀所體現的知恥奮進的生態德育思想。

榮恥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古人歷來非常重視恥辱觀的培養。孟子認為,“無羞惡之心,非人也”,“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把知恥作為善惡的標志。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榮恥觀是我們今天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的重要借鑒。事實上,“榮”和“辱”是一對孿生姐妹,只有經得起“恥辱”,才能“知恥而奮進”;只有低調處理好“榮譽”,才能為榮而奮發。那種不經歷知恥的階段而純粹享受榮譽的思想是極其庸俗的和錯誤的。正如《禮記•中庸》所言:“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也就是說,為了獲得榮譽必須首先在“隱”和“微”處下功夫,既不要在暗地里做不道德的事,也不要在細小事情上違背道德,要敢于“慎獨”,即在“程門立雪”的境界中享受“隱忍”的壯美。要學習越王勾踐知恥精神,在艱難的環境里奮發圖強。

5.身令觀所體現的為人處世的生態德育思想。

“身令觀”反映的是身教與言教的辯證關系問題。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特別強調身教示范,指出以身作則是進行道德教育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這一方法強調教育者在對受教育者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通過自身的行動示范來影響、教導受教育者,從而給受教育者啟迪作用,達到提升思想道德素養的目的。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也就是說,只有教育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做好模范帶頭作用,受教育者才會以此效仿,并以身垂范。“身令觀”反映的是身教與言教的內生態關系,這一思想對于新時期搞好各級各類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6.上下觀所體現的因材施教的生態德育思想。

除去“上下觀”所映射的等級觀念不說,中國古代的“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的因材施教思想時至今日仍不乏積極的價值和意義。因材施教的理念肇始于人的生存環境的變化,正如墨子所言:“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則變。”也就是說,人的家庭背景、社會地位、親緣關系、所受教育、思想品德都是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只有隨著環境的變化來認識人、來教育人,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正確實施個性化的道德教育。“上下觀”所體現的正是因材施教的生態德育理念,這種生態關系是內生態思想在德育領域的突出反映。

五、知行相合的德育理念

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極為豐富的“知行相合”的思想。比如荀子就曾說過“: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又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在這里強調的是“行先知后”的思想。除此之外,還有一批思想家提出了“知為先”的思想,指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為知也。”為了防止民眾的反叛,古代的統治者還以“知識”來約束被治者,指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種以民眾為被治者的“統治”思想,一旦匯進了知識的標準,就把百姓的“行動權”變相剝奪了。“知為先”有時空洞,“行為先”又容易盲目。那么二者之間究竟關系如何呢?國學大師王維指出:“中國古代肇始的知行辯,從現代層面上講是一種理實之辯。這種辯論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理論和實踐的辯證關系問題。”事實上,知行之辯到了近代已經發展到極盛。陶行知先生的一番話可以說給這一辯論做了最好的注解。陶行知說:“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也就是說“知”與“行”無所謂先后,只能說做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才算是領悟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今天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職業教育中,知行相合的思想都是一種極為有效的德育手段,應該大加提倡。

六、快樂德育思想

“憂吾憂以及人之憂,樂吾樂以及人之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極為有價值的歡樂教育素材。除去斯賓塞功利主義幸福觀所追求的“快樂至上原則”的局限性,我們不得不承認“快樂”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標之一。失卻快樂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過分快樂的人生是庸俗低下的。什么樣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呢?我們不妨借鑒一下孔子的苦樂觀。孔子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可見,在孔子看來,快樂的標準主要不在物質的享受,精神性的享受才是真正快樂的源泉。孔子一生貧窮,然著書立說,教授門徒,留給后世的精神財富是無與倫比的。快樂德育是一種激發人精神力量的教育,它重在用快樂的方式,以幸福、愉快、舒服、爽快為主觀感受標準,通過各種愉悅的活動,使人道德品質得以逐步升華的一種教育理念。快樂教育和理性德育二者之間不僅不會沖突,而且還會相得益彰。值得一提的是,快樂德育思想不僅包含感性體驗角度的快樂,而且涵括以“樂”為教材教育學生的快樂。正如“詩、書、禮、樂、易、春秋”中的“樂”藝所提供的音樂素材,這些素材不僅可以在諸如“韶樂”的音質體驗中享受旋律的激蕩和壯美,而且可以激發受眾思想品行的快速升華。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言:“當教育不再是枯燥的說教,當受教者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當音樂的欣賞變成對施教者品行的效仿,當快樂變成心靈深處根深蒂固的德性認同,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快樂。”

七“、德刑并輔”的治國理念

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志士曾經探討過德與法的辯證關系,然而受歷史和階級的局限性,他們都沒有得出可以恒久存在的結論。事實上,“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是互為前提,而不是相互背反的。有的人以孔子的話為證據來說明二者之間應該以德為先,指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而“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事實上,孔子在這里所講的“德刑關系”并不是說治理國家只有依靠道德的修養就能完成。孔子強調德性,旨在說明道德教育可以節約治理成本,也就是說在所有約束社會的機制中,唯有道德機制可以實現“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受益”,法治固然能夠起到震懾的作用,但法治的治理成本是極為高昂的。盡管如此,孔子也沒有否認刑罰的作用,認為統治者要“德刑并輔”。“德刑并輔”的理念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較為辯證的法制教育思維,對于提高全社會的道德修養,特別是法律修養,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當然這一思維也為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基本的價值取向。

作者:王丹單位:山東理工大學體育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太深太粗太爽太猛了视频| 最新欧洲大片免费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8| 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 果冻传媒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 草莓视频成人appios| 被男按摩师添的好爽在线直播|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桃色| 综合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99精品国产在这里白浆| 乱子伦农村xxxx视频| 久久久久夜夜夜精品国产| 三级三级三级全黄| h国产在线观看|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也|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播放网站| 黄色大片在线观看| 老师办公室被吃奶好爽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久久综合琪琪狠狠天天| 中文字幕第六页| AV无码久久久久不卡蜜桃| 欧美xxxx喷水| 练瑜伽的时候进入| 男人j进女人p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日韩福利小视频|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天堂网在线.www天堂在线资源|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满|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极品少妇伦理一区二区| 无码午夜人妻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天天影视综合网色综合国产| 国产破处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