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寫在建國六十周年之際向代際傳承父輩們致敬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人特別重視六十這個數字。六十一甲子,包含了歲增月長,人生榮枯。新中國的六十年,同樣經歷了人生一樣的起伏波折激蕩洗滌,經歷了淚水歡笑壯懷激烈。實際上,由于在很短的時間里經歷了千年未有的重大變革與轉型,由于這種正向的變革和轉型在新中國成立后繼續呈現出的全方位和加速度態勢,每個個體的中國人與國家共同體之間的聯系變得極其緊密,時局的日新月異,令田園時期個體的遺世獨立或共同體的遺世獨立,都被甩到了歷史的沉淀中去。在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上,個體記憶與國家記憶、個體命運與國家命運之間從未呼吸如此一致。感懷和總結國家的歷程,同時也是感懷和總結個人的歷程,為國家慶祝生日,其實也是為每個個人慶祝生日。
今天對于國家,我們有許多理由自豪,如同為自己自豪。但自豪的背后,卻是由無數的犧牲、探索、痛苦和堅韌累積而成。中國的成就,不是一代人的結果,是代際傳承的結果。我們這些得以自豪的人,不能忘記那些授權我們自豪的前輩。
在新中國之前,從嚴格的國家意義上講,即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定義的國家概念,中國更多地只是作為一個文化概念存在而不能稱為真正的政治實體。即使在外侮面前表現出一致對外的偉大民族精神,但由于市場沒有發育、意識形態機制陳腐和半殖民地形態等原因,國家的思想、資源整合從來無法有效進行。前輩們以鮮血打造新中國的夢想,不僅包含著驅逐侵略者及殖民者、廢除不平等的經濟和政治制度的理想,其實還有打造現代形式的國家形態的重大意義。這意味著思*想框架、經濟框架和政治框架的重構。八年抗日戰爭沒有停止這種探索,3年國共內戰也沒有停止這種探索。新中國成立前夜數以千萬計的先烈們的重大犧牲,既是擯外敵于國門之外的壯烈犧牲,也是為了尋找最適合中國體制而進行主義之爭的犧牲。
新中國成立之后,國體和政體的框架搭建也仍在繼續。大致劃分下,前三十年是一個階段,后三十年又是一個階段。
前三十年,是強化安全意識和共同體意識的階段。無論是對外自衛戰爭還是內部運動,都具有強化安全意識的內生原因,而集體主義的高揚和個體意識的泯滅,則是為了共同體意識的鞏固。由于這一努力對于凝聚新中國以前散沙式的民族力有強大的推動作用,所以在這一進程中體現出了濃重的理想主義色彩,而且許多情況下都能得到國人的積極響應。由于過于強調精神作用而忽視了客觀規律,在此期間的許多政治運動造成了許多錯誤和人間悲劇。拋開個中的仍難以完全辨析清楚的是非曲折不說,實際上,這些錯誤反映出的是締造現代國家形態時期的普遍熱情和普遍急躁。盡管如此,新中國的前三十年,在經濟上完成了工業化體系的鋪建和農業基礎生產體系的鋪建,在思想上達到了忽視個體利益的高度統一,在國防上19世紀以來第一次得以與世界先進水平靠攏。
那些不惜生命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烈士,那些在經濟建設中灑下血汗的勞動者,那些在錯誤運動中含冤蒙難的開國者和平民,無論是否榮耀,都配得上我們這些后人的致敬。他們是不同的方式鞏固了我們的共同體。
后三十年,是強化發展意識和個體意識的階段。改革開放初期“殺出一條血路”的改革先驅們,簽名畫押私自承包土地的農民們,在困難重重的承包、改制、國際化進程中越挫越奮的企業家們,數以千萬計在中國土地上流動謀生的找工者們,海外歸來報效國家的游子們,所有的中國人實際上都參與了中國新的發展階段。發展階段的萌生緣于經濟走向崩潰邊緣時的危機感,在經濟發展后則上升為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使命感。在這個過程中,財富不再是罪惡,人性重新被正視,民本思想在主流意識的引導下漸漸蔚為大觀。
經濟發展的過程其實也是人文蘇醒的過程。這是新中國由思想、經濟、制度的框架搭建,進入豐富和發展國家內涵新階段的標志。那些改革的推動者、經濟發展的先驅,那些以雙手創造了中國制造奇跡,那些建立現代司法制度、企業制度的人,那些在收入菲薄崗位上堅守的人,那些災難中表現英勇的人,那些在黑磚窯承受苦難的人,無論是否榮耀,都配得上我們這些后人的致敬。他們在以不同的方式完善著我們的共同體。
對于一個國家來說,六十年還很年輕。這個年輕的國家曾經承受苦難,也曾感受驕傲。國家還在成長,我們還在成長??嚯y不能忘記,挑戰還要克服。保持榮耀,還需要我們每個個體努力。這是我們這些后人之于國家共同體的使命。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