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教育監督測評情況通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促進縣級人民政府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依法履行教育管理職責,鞏固和完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推動基礎教育以及縣域內各類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根據《市人民政府貫徹〈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對縣級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制度的意見〉的通知》和《關于開展對縣級人民政府工作督導評估的通知》精神,年11月29日至年12月3日,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教育工作進行了督導評估。現將督導評估情況通報如下:
一、縣(市、區)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績
(一)各地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
縣(市、區)黨委、政府對教育工作高度重視,把教育工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將教育工作納入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經濟體制改革的總體方案中,并制定了教育發展規劃。一些縣(市、區)主要領導深入學校、鄉鎮進行調研,解決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如:縣、永修縣、瑞昌市、縣、德安縣、湖口縣、星子縣、經濟開發區等;分管領導經常深入基層掌握第一手資料,盡職盡責的開展工作。一些縣(市、區)相繼出臺促進教育改革發展的文件,如縣出臺了《關于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隨著我市強工興城、奮起趕超的戰略進一步深入,縣(市、區)城鎮化進程得到進一步加快,為滿足人民群眾子女上好學的需求,年,大多數縣、區都加大了城區學校建設力度,如永修縣、德安縣、湖口縣、星子縣、縣、縣、瑞昌市、彭澤縣、共青城市等。教育項目工程得到有力推進,一些縣(市、區)加快教育園區建設步伐,教育項目工程成為年縣域經濟發展新看點。
(二)“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得到逐步完善
1.做到了教師工資統發
各縣(市、區)都能按規定要求,將教師工資由縣財政直接撥入教師的銀行個人賬戶,并能做到按時足額發放,教師的績效工資在大多數縣(市、區)得到了較好的落實,教師的福利待遇基本做到和當地公務員一視同仁。
2.基本做到教育經費統籌
基本能夠做到縣政府統籌教育經費,縣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使用教育經費,區建立了教育會計核算中心,其它縣(市、區)設有財政教育專戶,教育行政部門對教育經費和學校經費使用基本能夠監管。
3.逐步完善教師隊伍統管
各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能依法履行對教師的資格認定、招聘錄用、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調配交流等管理職能,縣、瑞昌市、潯陽區做到了義務教育階段校長管理歸口教育行政部門,永修縣、德安縣管理體制得到了進一步理順,大部分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參與了義務教育階段校長的考察和任用。
(三)進一步加大了教育投入
教育投入是教育事業的物質基礎,是公共財政的重要職能。隨著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縣(市、區)均加大了教育投入,表現以下幾個方面:
1.各縣(市、區)基本都能按法律、政策要求下撥教育經費。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做到了對教育投入的“三個增長”;即預算內教育財政撥款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預算內義務教育財政撥款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1.5個百分點,教育事業費逐步增長,生均公用經費能按省標準撥付到位;二是上級各項專項經費和配套資金都能按規定撥付使用,無截留、挪用、擠占現象;三是教育轉移支付能夠全部用于教育;四是基本能按規定征收教育稅費,征收的教育稅費基本用于教育;一些縣(市、區)較好征收中小學校舍修建附加費,并基本用于教育,如永修縣、武寧縣、湖口縣、彭澤縣、星子縣;五是民生工程的各項工作得到較好的落實;年有近61萬多名學生享受同步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雜費及免費提供教科書,為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提供生活費補助4萬余人,資助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萬余人,資助中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3萬多人,資助高考入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3000余人。
2.一些縣(市、區)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發展教育事業
不少縣(市、區)在教育經費按規定到位外,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增加教育投入,發展教育事業,如永修縣、德安縣、湖口縣、瑞昌市、星子縣、縣、縣、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年縣(市、區)除政策規定到位教育經費外,新增教育投入3.5億元。
(四)辦學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1.認真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加大了校園改造力度,校內設施得到了進一步完善
一是多數學校生均占地面積和建筑面積達到標準(城區學校占地面積除外),學校配套設施如校門、圍墻、廁所、教學輔助用房、生活用房得到進一步完善,潯陽區、瑞昌市、縣、永修縣在校舍條件較好的情況下,進一步完善校內設施;德安縣、湖口縣、縣、星子縣、共青城市加大校舍建設步伐。各縣(市、區)均認真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
二是教學儀器、圖書、音體美器材,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得到了較好的補充和完善,特別是年受檢的永修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共青城市成效顯著。
2.加大了網點布局調整力度,教育資源得到進一步優化
各縣(市、區)進一步加大了網點布局調整力度,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針對當前農村中小學逐步萎縮,城鎮學校就學壓力加大,各縣都根據實際情況對農村中小學網點布局進行了調整,同時加大城鎮特別是縣城學校建設,以滿足人民群眾能入學、上好學的需求。
3.薄弱學校建設得到加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得到進一步推進
各縣(市、區)都在采取措施,加強薄弱學校建設,一是結合校舍安全工程,加大對薄弱學校校舍建設力度,改造薄弱學校辦學條件,二是加強薄弱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采取招聘新教師、加強對薄弱學校教師的培訓、支教等方式,提高薄弱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得到有力推進,成效明顯的有潯陽區、德安縣、湖口縣、永修縣等,其中潯陽區獲年“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縣區”。
4.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學校班額
各縣(市、區)均采取了有力措施,認真貫徹省、市政府要求降低班額的精神,大班額現象(特別是城區中小學校一、二年級)得到有力控制。其中潯陽區、經濟開發區、廬山管理局、武寧縣、德安縣工作成效明顯。
(五)各類教育協調發展,教育發展水平得到提高
1.學前教育得到發展。各縣(市、區)都有一所市級以上示范幼兒園,大多數鄉鎮有一所基本合格的幼兒園。學前三年入園率和學前一年入園率在逐步提高。
2.義務教育成果得到鞏固提高。各縣(市、區)認真貫徹執行《義務教育法》,保證適齡兒童少年按時入學,全市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初中階段適齡人口入學率達99%,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率基本控制在國家規定范圍內,縣、武寧縣、湖口縣、縣、彭澤縣按規定舉辦了特教學校,殘疾兒童少年基本能按規定入學。其中縣特教學校辦學條件好,管理規范、辦學質量高、成績突出,得到國家、省有關部門肯定。
3.高中階段教育得到較快的發展
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全市平均達82.2%,走在全省前列。其中高于全市平均數。
4.職業教育發展勢頭良好
全市有、瑞昌兩縣市職高為國家級重點職高,有縣職高為省級示范職高,各地均有一所獨立的職業高中(區、經濟開發區、城市除外)。其中星子縣職業教育在近一、兩年發展勢頭良好。
(六)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加強
絕大多數縣(市、區)政府能按照市政府要求及省市下達的編制數和實際需要量,配足、配齊教師,近三年各縣均加大了從大中專畢業生中招聘教師的力度,年全市共錄用新教師1000余名,同時采取多方位、多項措施,如新課改培訓,校長培訓、遠程培訓、在職學習等,加強對教師的培養、培訓。加強了師德師風建設,涌現了一批師德師風先進典型,如:鄒有云、錢茶花、段火香、冷旭日等,教師隊伍的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
(七)加強了學校管理,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1.隨著各級政府對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在辦學條件日益改善的情況下,各級各類學校在加強學校管理、提高辦學效率、注重內涵建設上下了很大功夫,學校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一些縣(市、區)無論是縣城學校、還是農村學校,學校管理井然有序。如永修縣、德安縣、潯陽區、瑞昌市、縣、湖口縣、彭澤縣等。
2.各縣(市、區)教育局認真貫徹市教育局提出的“一、二、三”工作思路,以提高辦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為學校生命線,更新辦學理念,認真實施新課改,狠抓教學管理,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3.校園文化建設得到重視
一些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在抓好學校管理的同時,校園文化建設得到重視,一些學校充分挖掘本校文化底蘊,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園文化,學校在健康的文化引領下得到良好發展,學生在濃厚的文化氣息熏陶下健康成長。如潯陽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永修縣、德安縣等。
(八)學生和學校安全工作得到高度重視
各縣(市、區)各類學校都把學生和學校安全工作作為頭等大事高度重視,把市教育局下發的《市學校安全工作文件制度匯編》作為指導性文件,健全了安全工作領導機構,加強了安全檢查和安全隱患的排查,加強了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一年來,各縣(市、區)各類學校未發生群死群傷學生安全責任事故。確保了全市教育系統安全穩定。
()迎檢目的明確,準備充分,成效明顯
1.迎檢目的明確
絕大多數縣(市、區)把接受省、市政府檢查的過程作為落實教育責任的過程,改善辦學條件的過程,優化教育環境的過程、提高辦學水平的過程、促進教育發展的過程:一是繼縣、瑞昌市、潯陽區理順了“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后,年德安縣、永修縣管理體制又得到進一步理順。二是多數縣(市、區)為迎接省、市檢查均追拔、補撥教育經費,如:年永修縣追撥、補撥教育經費700余萬元,經濟開發區追撥、補撥教育經費300萬元。三是接受省檢的各個縣均投入經費購制儀器、圖書、音體美器材、現代教育技術裝備。如:經濟開發區、共青城市均投入一百多萬元用于購置儀器、圖書、音體美器材。
2.迎檢準備充分
各縣(市、區)均按照《年省縣級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評分細則》進行自查自糾,各項資料、表格準備齊全。將接受檢查過程的作為提高工作管理水平的過程。
3.迎檢成效明顯
各縣(市、區)通過迎接省、市政府的檢查,進一步落實了教育責任,加大了教育投入,改善了辦學條件,優化了教育環境,提高了教育發展水平。年永修縣、經濟開發區在省檢中獲優秀等次,得到省政府通報表揚。
二、縣(市、區)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一些縣(市、區)“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還未完全理順。
除縣、潯陽區、瑞昌市外,其他縣(市、區)義務教育階段校長的聘用未完全歸口教育行政部門。
(二)教育投入仍然不足
1.少數縣(市、區)城市教育附加未足額征收,征收的教育附加沒有按規定用于教育。
縣教育附加沒有按規定完全用于教育,星子縣教育附加沒有做得足額征收,沒有及時用于教育。
2.少數縣(市、區)教師的福利待遇有待提高。
縣醫保、住房公積金財政未列入預算,本該由財政統一繳納的部分在學校公用經費中開支。縣教師住房公積金除一中、一小由單位自籌10—12%外,其他學校未辦理住房公積金。彭澤縣住房公積金標準過低(財政2%,個人2%)。
少數縣(市、區)教師績效工資發放還有不足,如:縣、縣、星子縣。
(三)辦學條件還有待于進一步改善
1.一些縣(市、區)城區學校存在大班額現象,個別縣(市、區)尤其突出。
一些縣(市、區)城區學校存在不同程度的大班額現象。縣、市較為突出。其中縣尤其突出,城區小學在均在70人以上,初中均在80人以上(均為超大班額),個別班額在90人以上。
2.一些縣(市、區)學校教學儀器、圖書、音體美器材、現代教育技術裝備距省定標準還有差距。
(四)職業教育發展還有差距
一些縣(市、區)職高不是省級示范職高,全市招生職普比和在校生職普比仍然不高,在一些縣(市、區)差距較大,如湖口縣、德安縣。
(五)教師隊伍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一是個別縣(市、區)教師數量不足,如縣教師數量按省市下達編制數缺928人、按實際需要量缺978人,而且近三年新招收的教師數少于自然減員數;縣教師數量按省市下達編制數缺451人,按實際需要量缺516人;共青城市按省市下達編制數缺50人,按實際需要量缺1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