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委傳達造林綠化任務通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12年“四綠”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政辦〔〕220號)和《市綠化委員會市林業局關于預下達2012年全市造林綠化任務的通知》(綠委〔2012〕1號)精神,我縣2012年造林綠化任務為5.90萬畝。為便于及早做好2012年造林綠化準備工作,加快森林資源培育步伐,推進“四綠”工程建設,現將2012年全縣造林綠化任務下達給你們(詳見附件),認真抓好落實。
一、切實提高對造林綠化重要性的認識。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是綠化祖國大地、改善人居環境、推進生態建設的根本措施。各鄉鎮(場、區)、各有關單位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認真總結年大造林的經驗,持續推進“四綠”工程建設,把植樹造林作為建設“特色農業強縣、生態工貿大縣、文化旅游名縣”的重要內容,確保完成任務。
二、明確目標任務和重點。2012年全縣造林綠化5.90萬畝,具體是:1、城區、村鎮、道路綠化0.8萬畝,其中:重點抓好片林、森林公園、鄉村公園建設,加大縣城區通道林帶厚度,推進“四旁”綠化,積極創建“森林城市”、“綠色工業園區”、“綠色校園”、“綠色軍營”和“綠色村鎮”;抓好公路兩側的森林通道建設,打造“帶、網、片”相連的“四季皆綠、四季有花、四季變化”的森林景觀帶。2、重點生態區位林分補植修復3.5萬畝,重點對沿路、沿河兩側一重山和環城周邊一重山等重點生態區位中的稀疏林分(郁閉度小于0.5)、茶園和果園、低產低效人工針葉純林,通過因地制宜地開展撫育、補植、套種闊葉樹、珍貴樹、彩化樹等方式,調整優化樹種結構,提升生態功能和景觀效果。3、造林更新(含生物防火林帶建設和礦山恢復)1.6萬畝,重點對采伐跡地、火燒跡地和極少量的荒山進行及時造林更新。
各鄉鎮(場、區)各單位要按照任務要求層層分解落實,并實行造林綠化目標責任制,切實將工作任務分解到位,落實到山頭地塊和有關路段。重點要推進“五個方面”的“森林”建設:
一要突出縣城區森林工程建設。以建設縣城區三大森林板塊(正興大道二期路段、學校園區、馴水公園二期綠化)為著力點,推動非規劃林地和片林、森林公園、鄉村公園建設。
二要突出水系森林工程建設。以九龍江、西溪、鹿溪、江、東溪、蘆溪等源頭流域生態保護范圍區為著力點,建設貫通性的森林水系景觀生態廊道,推進全縣主要河流、水庫一重山的水土流失治理和沿路、沿江、環城一重山范圍內廢棄礦山“青山掛白”治理。
三要突出村鎮森林工程建設。以建設“森林景觀村落、森林健康小區”為著力點,推進綠色鄉鎮、綠色村莊建設,保護挖掘一批景觀風水林,打造一批鄉村生態景觀公園。
四要突出通道森林工程建設。以建設高速公路和省、縣道為著力點,推進森林通道建設,實現全縣高速公路和省、縣道路可綠化里程100%綠化,鄉村道路綠化率達到80%以上。
五要突出文化森林工程建設。以小西天森林公園、馴水公園、寶善公園等處的生態、碳匯、科普教育基地為著力點,推動全縣森林文化建設工程。
三、加強科學造林。一要準備充足的良種壯苗。各鄉鎮(場、區)、各有關單位要根據造林任務,認真測算造林綠化所需苗木的樹種和數量,盡早做好苗木的調劑。針對今年造林綠化實際,要適時地調整苗木的組成結構,加大鄉土闊葉樹種苗木的培育,確保有足夠的苗木供應。二要尊重科學。根據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做到適地適樹,科學配置樹種、方式、比例、結構和密度。在造林更新上,要大力提倡不煉山造林,維護地力和生物多樣性。在重點生態區位,通過采取間伐、補植、套種等人工措施,加快樹種組成,改善林分結構,促進形成樹種多樣、針闊混交、異齡復層的復合型林分。在非規劃林地造林上,要選擇景觀效果好、經濟價值高的名貴和優良鄉土闊葉樹種,以豐富森林景觀,提高城鄉綠化水。
四、強化機制創新。各鄉鎮(場、區)、各有關單位要制定鼓勵造林綠化的政策措施,引導各種社會主體積極投入造林綠化事業。一是利用經濟杠桿引導業主投入造林綠化。二是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和個人通過捐資、認養、義務植樹等方式,積極參與建設黨員先鋒林、勞模林、青年林、雙擁林、紀念林、風景林、紅領巾林、企業愛心林等。三是非規劃林地、森林通道不劃入生態公益林管理范疇。四是重點生態區位鼓勵補植套種利用花、果、枝葉等非木質為主的樹種。
五、開展形式多樣的綠化宣傳。2012年是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31周年,也是我國第34年植樹節。各鄉鎮(場、區)、各有關單位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紙、有線電視、廣播等新聞媒介及印發宣傳單、張貼宣傳標語、舉辦技術培訓班、開展科技下鄉等,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的造林綠化宣傳活動。相關單位要結合義務植樹活動,不斷創新機制和組織方式,大力開展種植紀念樹、孝順樹,營造紀念林,認建綠地,認養古樹和名貴樹木等綠色文明活動,使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深入人心,為“四綠”工程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各鄉鎮、相關部門要及時將義務植樹、造林綠化和宣傳活動情況,以照片、信息、簡報等形式,郵送縣綠化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