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調節鄉鎮財政體制的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適應鄉鎮綜合配套改革,理順市鄉分配關系,充分調動鄉鎮理財積極性,促進鄉鎮經濟社會發展,市政府決定對鄉鎮財政管理體制進行調整,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鄉鎮財政體制調整遵循的原則
(一)堅持統一領導,分級管理及財權和事權相結合的原則;
(二)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綜合預算管理原則;
(三)堅持統籌兼顧、區別對待的原則。根據鄉鎮規模大小、經濟發展狀況及鄉鎮事業發展需要將全市鄉鎮劃分為三個類型區別對待。工業園區(多祥)為一類,其他鄉鎮和為二類,為三類。經濟開發區繼續執行政發()14號文件(《市人民政府關于調整經濟開發區財政體制的通知》);
(四)堅持激勵與約束并舉的原則。
二、鄉鎮財政管理體制
本輪財政體制采取“劃分收入范圍,核定收支基數,實行收支掛鉤,分類區別對待,一定三年不變”,具體結算辦法:
(一)一類地區。財政收入超基數市級部分全額返還,返還收入主要用于:
1、招商引資企業優惠政策落實;
2、基礎設施建設。
(二)二類地區。財政收入超基數部分按分稅制口徑實行市鄉結算。范圍內取得的財政收入劃分為鄉鎮財政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市級一般預算收入、省級一般預算收入、中央收入。
1、鄉鎮財政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包括:增值稅12%、營業稅50%、企業所得稅25%、個人所得稅15%、城鎮土地使用稅70%、城維稅、資源稅、房產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車船使用和牌照稅、耕地占用稅、契稅、罰沒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和其他收入;
2、鄉鎮財政上劃市級一般預算收入包括:增值稅5%、營業稅20%、個人所得稅10%;城鎮土地使用稅30%;
3、鄉鎮財政上劃省級一般預算收入包括:增值稅8%、營業稅30%、企業所得稅15%,個人所得稅15%;
4、鄉鎮財政上劃中央一般預算收入包括:增值稅75%,消費稅100%、企業所得稅60%,個人所得稅60%。
(三)三類地區。在資金所有權和使用權不變的前提下比照市直部門編制部門預算,適當提高公用經費保障水平。
三、財政收入基數、支出基數、轉移支付的確定
(一)財政收入基數。財政收入基數以—年鄉鎮完成實績平均數確定;
(二)財政支出基數。財政支出基數按市核定的統一標準測算;
(三)轉移支付。繼續執行市對鄉鎮的農村稅費改革固定性轉移支付補助、村級支出補助。
四、其他規定
(一)實行財政收支掛鉤。鄉鎮財政收入基數大于體制支出基數的部分作為包干上交基數,收入基數小于體制支出基數部分作為定額補貼基數。本輪財政體制執行期間,對鄉鎮收入完成情況分年度、分稅種進行結算。超收入基數部分按體制規定結算,短收入基數部分等額扣減體制支出基數。
(二)兩稅全額返還。鄉鎮范圍內的耕地占用稅和契稅在扣除稅務手續費后全額返還給鄉鎮,作為鄉鎮機動財力。
(三)從年起鄉鎮通過招商引資落戶開發區、工業園區的新辦企業上繳的工商稅收計算鄉鎮任務,市級留成部分扣除土地等成本后的80%返還鄉鎮。
(四)在體制執行期間,中央對新增政策性轉移支付補助,市財政根據轉移支付政策,在中央財政轉移支付辦法的基礎上,適當調整對鄉鎮的轉移支付。
(五)對防洪、搶險、抗旱、救災等自然災害性支出,市財政會同相關部門實行專項轉移支付。
(六)對中央和省下達的專項資金,由市財政部門直接分配或會同有關主管部門聯合分配并辦理年終結算。
(七)鄉鎮社區管理支出、農村社會保障支出實行市級列支、鄉鎮核算管理;民政優撫、農村公益性事業服務支出、新農村建設支出實行專項預算管理辦法。
五、有關要求
(一)各地要協助稅務部門強化收入征管,做到應收盡收,要按照“量入為出、量力而行”的原則,嚴格控制支出,不得新增債務,要重點保證工資發放,保證機關正常運轉和社會穩定,保證鄉鎮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確保地方財政收支平衡。
(二)各項財政資金繳撥。鄉鎮財政收入全額劃解市金庫,支出由市財政根據支出基數按月撥付、年終市鄉兩級嚴格按本輪財政管理體制規定的內容和要求進行結算。
(三)本輪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從年度起試行,如遇國家財政政策發生變化,鄉鎮財政體制將作相應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