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政辦下發違法生產單位整治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政府有關部門:
為深入實施“質量興縣”戰略,及時發現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有效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違法行為,從根本上解決較突出的區域性產品質量問題,3月18日,縣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于印發縣重點區域、重點產品質量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政辦〔〕16號),決定開展為期四個月的專項整治。截至目前,第一階段全面調查摸底工作已經結束。從調查摸底的情況看,全縣無合法資質的生產單位數量很大,形勢嚴峻。因此,作為專項整治的一項重點工作,縣政府決定對全縣無合法資質違法生產單位進行集中整治。現將有關情況通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違法生產單位無合法資質的情況主要表現在:無營業執照、超范圍經營或營業執照未年檢,無排污許可證或無環評手續,無安全生產許可證,無采水許可證,無3C認證、無工業產品(或食品)生產許可證或生產條件不符合獲證要求,無發改部門批準文件或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消防設施不達標,無易燃易爆氣體充裝證等,共涉及工商、環保、安監、水務、質監、發改、消防、住建、工信、電力、衛生等部門。
二、原因及危害
造成無合法生產資質違法生產的原因:一是一些生產單位目無法紀,無視國家產業政策,在未取得相關資質的情況下進行違法生產;甚至有些生產單位以違法造假為目的,故意不申辦相關資質以規避打擊。二是一些生產單位盲目上項目,但因資金、技術等條件所限,達不到國家行政許可的標準門檻,無法取得相應的合法資質,從而形成無合法資質而違法生產;一些生產單位在沒有能力取得相關合法資質的情況下,先申報取得無需行政許可等限制便能生產經營的合法資質,然后超范圍違法生產經營。三是一些生產單位本身具備獲取相關資質的實力,但心存僥幸,觀望等待,遲遲不辦理相關的合法資質而違法生產。
無合法資質違法生產存在著極大的危害:一是無合法資質違法生產,造成偷稅漏稅而使財政收入大量流失,對當地財政鮮有貢獻或零貢獻。二是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對當地人民群眾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影響了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秩序,也造成了當地的不穩定因素。三是偷工減料、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其產品存在巨大的質量安全風險。四是無合法資質違法生產行為,既是對國家法律法規的踐踏,也是對合法企業的合法權益的極大損害,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敗壞了社會風氣,嚴重破壞了區域發展環境,對經濟社會的發展造成惡劣的影響。
三、工作措施及要求
(一)工作措施
因無合法資質違法生產的范圍廣、原因多、影響大,處置措施應有區別、抓重點地實施:
1、對符合條件,能夠并需要辦理合法資質的生產單位,由各相關部門根據本部門職責,依法、從快、積極地為其辦理。
2、對不能辦理合法資質或純屬制售假冒偽劣產品的生產單位,由各相關部門注銷、吊銷其他相關資質,依法依規予以取締。
3、對需取締的生產單位,由各鄉鎮政府負責對本轄區內的取締生產單位進行摸排,于5月18日前,將摸排結果報縣重點區域、重點產品質量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質監局),辦公室分類后移交縣政府相關部門立即進行取締,取締過程中各鄉鎮政府和各村民委員會要積極配合。需取締的生產單位類別為:無營業執照、超范圍經營或營業執法未年檢的;無排污許可證或無環評手續的;無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無采水許可證的;無工業產品(或食品)生產許可證或無3C認證的;無發改部門批準文件或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消防設施不達標的;無易燃易爆氣體充裝證的。
4、各村民委員會要積極配合鄉鎮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對本轄區內各生產主體的管理及查處取締無證無照經營行為;及時向鄉鎮政府報告本轄區內的無證無照生產經營行為;不得為無證無照經營者提供生產經營場所和運輸、保管、倉儲等條件。村民委員會每年6月和12月將本村轄區內的各類經營主體的基本情況登記造冊,經鄉鎮政府匯總后,報縣政府。
5、供水、供電、通訊等公共服務行業、企業要增強社會責任意識,不得為無證無照或證照不全的經營者提供水、電、互聯網接入服務等經營條件;在接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下達的對違法經營場所停水、停電、停止互聯網接入服務等協助執行通知后,應立即予以執行。
(二)工作要求
1、各鄉鎮要高度重視無合法資質違法生產的整治工作,發揮好主導作用,通盤考慮和謀劃,將取締無合法資質違法生產作為優化發展環境工作的重點內容。要加強組織領導,統一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內問題生產單位的調查和整治工作。
2、各職能部門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對涉及到本部門職能的違法生產行為進行處理,該取締的堅決予以取締,對涉嫌犯罪的案件,要堅決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增強打擊的有效性和震懾力。
3、縣政府將本次整治行動納入重點區域、重點產品質量整治行動之中,作為考核的依據之一。各鄉鎮要對發現的問題堅決進行處置,力爭6月底重點區域、重點產品質量整治結束之前,徹底解決本行政區域內的無合法資質違法生產行為。如在7月1日以后發現仍有遺留問題的,將嚴格追究有關鄉鎮和部門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