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規范鄉鎮財政預算管理的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國家頒布了新《預算法》并制定了《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以促使各級財政部門不斷改革和完善本級的預算管理體制,進一步規范政府收支行為,強化預算約束,但是與法律法規的新要求、改革的新形勢相比,各級財政部門還存在著各自不相適應之處,特別是基層財政部門。本文結合東莞市厚街鎮預算管理的實際情況,分析了目前鄉鎮政府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就規范鄉鎮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提出建議。
關鍵詞:鄉鎮財政;預算管理;問題與對策
財政為庶政之母,不僅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財力保障,而且通過規范理財能提升治國能力、達到治國目的。作為現代財政制度基礎的預算管理制度,具有控制、計劃、管理三大基本功能,是一個現代國家治理的最基本的制度,而預算的功能作用最終要通過規范的預算管理來落實。預算管理制度是有效履行政府職能、實現財務和事務無縫對接的橋梁,可以切實保證財政資金充分發揮公共效益。因此,規范財政預算管理是各級政府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和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
一、鎮政府預算管理進展
厚街鎮財政部門在以上級改革指導精神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鎮委、鎮政府的各項決策部署,近年來,鄉鎮政府堅持預算問題導向,轉變理財觀念,深化預算編制改革,合理節約不必要的開支,嚴控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保障鎮委、鎮政府的重點工作。表現為:
(一)預算編制的全面性
逐年提高鎮政府于2006年開始逐步對預算單位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取消預算單位過渡賬戶,采用財政專戶管理模式,到了2016年開始推進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制度,對于加強財政資金控制、管理及提高資金配置、使用效率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實行全面預算管理提供了前提條件。
(二)部門預算的管理水平逐年加強
近年來,鎮財政部門逐步將由財政代管的預算項目落實到具體預算執行單位,明確了部門預算單位的收支和項目管理責任。細化了預算單位管理,將全鎮的預算單位統一實行一級預算級別,提高了部門預算的管理水平。
(三)預算報表體系的完整性逐年改善
政府預算報表體系由單一的資金收支報表到2016年增加了政府收支功能報表,進一步明晰了政府預算的收支方向,提高了預算報表的可讀性。
(四)預算的監督體系逐年完善
本級財政部門的預算管理工作在積極接受人大監督的同時堅持探索行之有效的社會公開途徑。于2016年通過政府網站對當年的預算管理情況進行了公開,能更有效的保障群眾對財政預算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促進基層預算管理法制化、民主化和科學化。
二、鎮政府預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預算編制的精準性有待提高
預算編制時沒有深入貫徹零基預算的精神,存在部分收支項目采取上年決算數加增長的模式測算,特別是市級補助的預算收入。同時對政策信息的掌握不足,存在自身對政策缺乏關注和上下級間政策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導致基層預算部門在年初難以準確預測收支數據。
(二)不同性質的預算資金缺乏監管
預算編制時沒有嚴格按照資金性質進行收支測算和單列報表,對專項資金的收支缺乏嚴格監管,導致編排預算項目的資金來源模糊,缺乏條理,容易出現挪用和擠占其他專項資金的情況,不利于本級財力的掌控和規劃。
(三)預算項目的設定不合理,不利于預算編審工作
預算項目的編報時間倉促,預算單位上報時以“一合同一項目”的模式為主,使得項目過于繁雜瑣碎,同時對項目進行分類篩選、評審論證和排序擇優的編制程序不到位,導致部分項目由于條件不成熟而在年中無法實施,影響預算編審水平。
(四)預算支出的調整隨意,不利于預算約束
由于預算單位和基層領導對預算管理的意義認識不足,使得預算編制缺乏前瞻性和周密性,導致年中預算執行時不得不臨時追加和調整預算項目以保證年度工作的正常開展,使得預算管理失去應有的意義。
(五)預算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
預算項目的收支屬性存在多面性,不同的預算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對同一預算項目可能存在不一樣的理解,因此存在同一預算項目在不同類款項中支出的情況,同時會計核算政策隨意調整,導致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大打折扣,不利于預算數據分析和政府工作決策。
(六)預算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近幾年來,預算的編制、執行、記錄和分析系統逐步建立,但是系統間的數據關聯對接仍未建立,需要手工分別錄取,使得信息軟件失去應有的作用。軟件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缺乏必要的溝通,造成信息化水平的推進緩慢。
(七)預算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有待提高
基層財政部門的人員配置相對緊張,同時人員的專業對口性也難以保證。實際的工作業務量與人員配置不協調,導致一人兼職多項工作或超負荷工作的情況,不利于預算管理人員對業務工作的專研和提升。
三、完善鎮政府預算管理體系的對策
(一)深入貫徹零基預算精神,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準確性
深入貫徹零基預算精神,充分分析屬地共享分成政策,加強與稅務部門和預算單位的溝通,完善信息共享機制,從源頭上分析稅收分成和上級補助的預算收入數據等。經常性支出項目的預算安排,要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分析近年來的支出情況,逐步修正預算支出標準,合理安排額度。新增項目的預算安排,要充分論證,明確支出計劃,保證資金的使用效益。針對上級預算政策的調整帶來難以測算的問題,首先要及時關注和整理上級文件精神,盡快消化、及時調整,其次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聯系,積極反映本級預算管理的狀況,提高部門間的工作協調性,保證預算編制質量。
(二)完善各類資金的監管體制,進一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
嚴格制定預算資金管理體制,全面分析各類資金的使用狀況和使用范圍,合理編排預算,按資金性質、資金來源、專項名稱和設立時間來完善資金使用跟蹤報表,形成機制加強結轉結余資金的動態監控、定期清理,促使資金實現專款專用和統籌管理相結合,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加大重點領域投入力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整合優化預算項目,提高預算編審水平
落實項目庫管理,提前遴選項目入庫備選,從制度上保證實現“全年編預算”,對申報的項目進行充分的分類篩選、評審論證和排序擇優,切實結合政府工作方針,合理增減和整合優化不同性質、不同類型的項目編排,降低項目安排的隨意性和主觀性,提高預算編審水平。
(四)完善預算調整體系,強化預算約束
加強預算約束應該首先完善預算調整體系,同時制定預算執行考核制度。結合預算法的管理要求,涉及預算追加的應該由預算單位報本級財政部門審定,再送本級政府班子會議或人大審議追加程序,以制度化管理,避免出現主觀意愿的隨意調整。年終時根據各預算單位調整的預算項目數量、金額與年初預算數的占比作為指標,同時將調整預算后的執行質量作為指標對各預算單位進行考核評檔,通過合理增減考核檔次來調控預算單位的約束感。以規范預算調整為前提,強調預算工作績效成果為手段來強化預算約束,保證預算執行效果。
(五)制定屬地會計核算政策,保證財政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會計核算過程中一定程度上摻雜了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表現為對同一經濟業務事項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從而產生不同的會計觀點,因此同一業務在不同期間出現不同的處理意見就會使得會計信息的可比性大打折扣,失去決策參考的作用。每個地區的經濟業務也各有特點,所以必須制定屬地會計核算政策來統一會計核算口徑,以提高會計報告質量來為財政預算編制和政府工作決策提供必要的參考指標。
(六)加快推進財政預算信息化建設,提高預算管理效率
推進信息化建設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數據準確性的基石,同時多元化的信息數據為預算的編制工作提供各種必要的參考指標。完善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與預算項目庫系統、會計核算系統的銜接是建設預算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架構,提升信息化系統的個性化和智能化是建設預算管理信息化系統的發展方向,以此更好地適用各種不同的業務需求,可以提高預算管理效率。
(七)提升預算管理人員素質,提升預算管理水平
為解決基層財政預算管理人員的素質問題,建議完善人員配置制度,有針對性地設定人員錄用條件,合理編排分工,因材適用。應加強財政部門和各預算單位財務人員的職業培訓和財經法規學習,增強財務人員的管理意識,提高對有關法律的認識,并且鄉鎮政府還需要積極鼓勵與支持財務人員主動提高自身技能,完善知識結構,對積極學習的預算管理人員及時給予精神獎勵,從而提升預算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精神面貌,以此總體提升本級政府的財政預算管理水平。
四、結束語
加強推進財政預算管理改革,實施精準、高效、持續和積極的鄉鎮財政運作管理模式,促使鄉鎮財政預算管理職能得到充分發揮,確保通過預算管理有效地配置鄉鎮政府有限的財政資源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通過預算的權力控制有力地保障政府工作的方針政策,以更好的預算制度手段將財政資源轉化為公共目標。
參考文獻:
[1]李紅鳳.財政預算管理制度的完善[N].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4-10(5):54-57
[2]劉海燕.加強鄉鎮財政預算管理工作的探究[J].中外企業家,2017-05-15(14):44-45
作者:陳志強 單位:東莞市財政局厚街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