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鄉鎮財政危機對策范文

鄉鎮財政危機對策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財政危機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鄉鎮財政危機對策

稅費改革、取消農業稅的重大改革舉措使農民負擔明顯減輕,由于轉移支付制度的滯后和不健全,在相應的配套改革措施沒有真正落實之前,鄉鎮財政收入大幅減少,導致了絕大多數鄉鎮財政陷入了危機,從“吃飯財政”逐漸轉變為“赤字財政”和“債務財政”。鄉鎮財政危機從根本上直接制約著鄉鎮公共管理的績效,嚴重影響政府自身正常運轉和職能的發揮,甚至對社會的穩定和政權的鞏固都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有人認為,解決鄉鎮財政危機的辦法是取消鄉鎮財政。其實,此種辦法僅僅是將危機上交,把矛盾放置到上一級政府的體制內解決。這樣安排必然會增大上級政府的壓力,鄉鎮財政危機會轉化為縣級財政危機,其后果將更加嚴重。筆者認為,財政問題并不僅僅是一個純粹的經濟問題,還是一個政治問題。當前如何構建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鄉鎮公共財政,要突破在理論上把財政看作一個純粹經濟問題的傳統財政思維,從民主的角度來探討鄉鎮公共財政建設的新思路。鄉鎮財政問題并非鄉鎮政府改革所能解決的,根本解決之道,還在于體制上的改革。化解鄉鎮財政危機的指導思想應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具體來說,可采取以下對策

一、進一步加快鄉鎮機構改革,減少財政供養人員

鄉鎮財政危機之所以加劇,關鍵是鄉鎮財政收入減少了,而鄉鎮的人員和經費卻沒有減下去。所以,要緩解財政危機,必須盡快推進鄉鎮機構改革、裁減冗員。要按照減少機構、整合資源、提高效率的要求,根據職能需要嚴格規范鄉鎮機構和崗位、人員設置,結合鄉鎮規模和經濟實力以及經濟社會轉型時期的工作要求,從緊設置鄉鎮內設機構,從嚴控制鄉鎮領導職數和人員編制。鄉鎮政府規模的大小應根據社區農民對政府公共服務、公共物品的需要來確定,鄉鎮政府內部工作崗位設置的多少及是否需要,應全部向社區農民公開,并最終由社區農民決定。

在深化和完善鄉鎮機構改革工作中,建議鄉鎮的規模一般應達到8—10萬人;鄉鎮的領導職數一般可確定為5--7名,包括黨委、人大、政府和武裝部的領導干部;總人數應控制在20--30名(不含公安和工商稅務部門等縣級執法部門)。鄉鎮機構要精干,人員要相互交叉兼職,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機構與人員的作用,減少人員開支。對于鄉鎮機構人員過多的問題,主要應該通過“扎口子”,也就是嚴格定編,然后通過調整、逐年退休或鼓勵提前退休等方式,將問題分年化解,不能過于急躁冒進。清退鄉鎮機構臨時人員也是鄉鎮改革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問題,要有決心,有措施。通過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解決裁減人員的生活出路。改革后,要避免或嚴格控制機構和人員的膨脹。

鄉鎮要切實降低行政成本,搞好公車改革、招待費改革。從根本上減少鄉鎮的支出,是化解鄉鎮財政危機切實可行的應急辦法。

二、大力發展經濟,培植財源

發展經濟增收是化解鄉鎮財政危機的長遠之策。重點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把財政收入與農業結構調整結合起來,以科技為先導,以市場為導向,建立農產品基地。不僅從農業內部調整結構,而且還要調整種植品種,發展優質高效創匯農業和生態農業。從政策和資金投入上引導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真正做到農業增產,農民增效,財政增收。同時,立足本地實際情況,瞄準市場,培育鄉鎮企業,重點培育骨干財源。保護企業外部環境,杜絕“三亂”,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讓企業真正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這是增加鄉鎮財政收入的有效途徑之一。另外,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要緊抓當前國內外招商引資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廣開招商門路,力爭引進一批市場前景好,產品利潤高的項目。同時,重點從資金和政策上給予民營經濟發展的縱向和橫向空間,既使群眾通過合法經營和誠實勞動致富,又能增加社會財富,拓寬鄉鎮財政收入來源。

三、改革財稅體制,消除鄉鎮負債,建立公共財政體制

農村財稅體制要適應化解鄉鎮財政危機的需要,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應將新增鄉鎮工商稅收,包括增值稅和消費稅全部留給鄉鎮,將新增個人所得稅大部分留在鄉鎮。隨著國地稅征管體制的改革和教師工資縣級集中統一發放等政策的施行,鄉鎮財政已被肢解得支離破碎,責任越來越大,權力越來越小,財力越來越弱,使鄉鎮政權組織陷入了“責大權小,無錢辦事”的兩難境地,財政職能已基本喪失。在當前鄉鎮事實上已不是一級完備政府的情況下,要打破“一級政府一級財政”的思維定式,實行“統收統支”的縣鄉財政體制,解除鄉鎮后顧之憂。

鄉鎮沉重的債務包袱,不僅嚴重威脅著國家的經濟安全,阻礙了鄉鎮經濟的發展,而且損害了地方政府的聲譽,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減輕鄉鎮債務負擔,首先必須組織有關人員對債權和債務進行徹底的清理,本著“先清理,后處理”的原則,根據債務的性質和構成,區別情況,明確政策,逐步化解。轉借給企業、單位和個人的貸款,由責任人催收。對原農村基金會借出的款項,要加大力度追收。采取自行消化和上級幫助相結合。鄉鎮通過發展經濟,財政增收,擠出資金用于還債,有條件的可以將還貸列入預算,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解決,分期消化。同時力爭上級財政從資金上幫助,從政策上傾斜。今后應制訂規劃,與償還債務相結合,并且注意資金預算支出,以免再次出現新債務。另外,堅決杜絕新的不良債務,堅決不準盲目搞基礎建設,堅決不準以鄉鎮的名義給企業或個人貸款,堅決不準舉債搞各類達標慶典活動,堅決不準舉債搞各種非生產性支出,堅決不準不經批準擅自貸款,盡量避免新的負債產生。

鄉鎮有限的財力一定要向公共服務的方向大力傾斜,建立起公共財政體制。加大對農村公共教育、公共衛生、公共設施、公共安全和社會保障等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努力解決農村“行路難”、“飲水難”、“上學難”、“就醫難”等實際問題。目前,鄉鎮財務管理不夠規范,要下功夫建立健全有關規章制度,用制度約束不合法、不合理的財務行為,規范財務處理和會計核算,避免白條入帳、公款私借等違規現象的發生。同時要實現管理創新,進一步提高鄉鎮財政管理水平。

要注意發揮財政職能,改變以往只注重增收節支,而忽視發揮財政資金作用的狀況,引導資金投向重點產業和重點環節。強化財政部門管理預算內外資金的核心地位,使鄉鎮預算內外所有資金都置于財政的監控之下,提高財政調控能力。鄉鎮主要領導要認真學習財政知識,善于從財政看經濟,通過抓財政來駕馭整個經濟的運行。支持財稅部門按章理財、依法治稅,尤其要支持鄉鎮財稅部門依法查處各種違法違紀行為,嚴厲打擊偷稅、漏稅、抗稅案件,及時研究、解決財政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保證鄉鎮財政良性運轉。

四、改革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制度,規范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鄉鎮政府提供的地方性公共物品主要應是為“三農”服務。農民負擔過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鄉鎮政府承擔了大量的本應該由中央政府承擔、提供的全國性公共物品,如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醫療保健等。從鄉鎮政府的實際運行看,鄉鎮一級政府對教育的開支一般占到財政支出的70%以上。在現行體制下,中央和省級政府在發展農村義務教育方面承擔的責任太少,實際上鄉鎮政府和農民群眾承擔了主要責任,這一方面導致相當多地區的鄉鎮財政難以支撐,嚴重影響了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導致農民的教育負擔過重。從2001年開始,中央要求縣級政府負責統發教師工資,但縣里發工資的錢主要還是來自鄉鎮,最終還是主要靠農民在辦農村義務教育。在農村稅費改革之后,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普遍減少。確保農村義務教育投入,最根本的途徑就是理順各級政府的教育投入關系,建立各級財政合理分擔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投入體制。從一些鄉鎮的情況看,只要農村義務教育這一塊支出由縣市或者國家財政承擔,鄉鎮的財政危機即可大大緩解。所以,要深化教育改革,鄉鎮中小學要重新核定教師編制,杜絕超編現象。應加快鄉鎮衛生院改革步伐,選擇條件成熟的鄉鎮衛生院進行股份制改革試點,力爭早日在面上推廣,減輕財政負擔。要重新界定鄉鎮政府的職能,對于鄉村公路建設、計劃生育、民兵訓練、跨區域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公共品、公益品費用,應該主要由鄉鎮以上政府來承擔。只有減輕了鄉鎮一級公共產品的供給責任,才能較好地消除鄉鎮財政危機的隱患。

五、建立科學的干部實績考核評價制度

鄉鎮財政危機與不科學、不合理的干部政績考核制度的激勵密切相關。有關方面要抓緊研究制定符合鄉鎮特點的體現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求的干部實績考核評價制度。要對涉及到鄉鎮的各種達標升級活動進行大刀闊斧地清理整頓。看政績既要看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還要比較付出成本的大小;適當延長鄉鎮干部的任期,減少短期行為;完善基層公務員的級別制度和選拔任用制度。

要強化監督體制和制度建設。鄉鎮政府要接受黨委、上級政府、輿論和群眾的公開監督,強化鄉鎮人大的功能,建立對重大問題的社會協商對話機制。完善對鄉鎮主要領導干部權力的監督機制,強化對決策和執行等環節的監督。規范鄉鎮干部離任審計制度,變任后審計為審后任命;強化行政問責制,建立鄉鎮干部項目決策責任追究制度,要求其對任期內的決策在任后形成的后果負連帶責任。

六、擴大財政民主,建立完善透明的鄉鎮財政預算制度,實行財政法治化

領導決策失誤,管理不善,是鄉鎮財政背上沉重債務包袱的重要原因。要逐步改變過去那種老百姓對鄉鎮財政不知情、不決定的局面,在決策中讓社區農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權利,體現老百姓的意愿。建立鄉鎮公共財政要求各級政府嚴格根據公共物品的受益范圍界定職能,建立民主的財政分工機制,以更好地回應、滿足社會公眾對政府的公共需求。

鄉鎮的各項收入與支出均應列入財政預算,由鄉鎮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準并加強監督。鄉鎮政府中的稅務部門、派出所等機構提供的服務是純公共物品,其費用可由鄉鎮財政支付,而對于農機站、獸醫站、農機站、林業站和衛生防疫站等部門,其提供的是一種準公共物品,其經費應按誰受益誰付費的原則,通過收費的形式解決,其費用支出不應納入鄉鎮財政支出范圍。鄉鎮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過程中,應樹立效率觀念,實行鄉鎮財政支出績效管理。

要逐步實行鄉鎮財政法治化,通過法律約束鄉鎮政府的財政行為,防止鄉鎮政府利用行政權力濫收費、亂攤派,侵犯社區農民的合法權益的贏利性行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翼日本全彩漫画大全全彩| 秋霞电影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毛片a∨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日本高清免费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波多野结衣xfplay在线观看| 内射在线Chinese| 老司机精品导航| 国产偷窥熟女精品视频| 免费专区丝袜脚调教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 性欧美videos另类视频|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日韩免费a级在线观看|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98| 交换同学会hd中字|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周妍希美乳三点尽露四季图片|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软件| 91麻豆国产级在线| 多人伦交性欧美在线观看| xxxwww欧美性| 很黄很刺激很爽的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人强jizzjizz| 久久我们这里只有精品国产4|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在线视频 | 在线精品91青草国产在线观看| 国模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图片区网友自拍另类图区| 三级很黄很黄的视频| 护士又湿又紧我要进去了|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日韩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