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代金融體系下的一個重要零售業務就是信貸,信貸在個人金融市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因為其在我國的時間較短,相應的規則以及制度不是很完善,所以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除此之外,信貸在我國金融市場中發展迅速,同時起著穩定信用社和個人客戶之間關系的作用。
農村信貸的品種隨著信貸業務的完善品種逐漸增加,就眼下情況而言,農村信用社信貸業務的品種已經涵蓋個人生活的各個層面。但根據已有的數據分析來看,農村信用社信貸業務的發展不是很均衡,其中最主要的信貸品種就是住房貸款,其他信貸品種相比而言就差了很多。科技的發展促進了支付手段的進步,所以信用卡成了一種非常常見的信貸品種和支付手段。信用卡除了可以用作轉賬和支付之外,還具有短期信貸的功能,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一定時間的免息期,更符合現代人快捷、方便的消費理念。但是因為農戶的收入水平不是很高,對于農戶的信用水平也很難進行評估,所以農戶信用卡的額度通常不會太高,加上農戶的消費理念不是很先進,這都限制了信用卡信貸在農村地區的發展。農村信用社信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國家助學貸款,雖說該項信貸業務在農村信貸總額中占據的比重不是很大,只有1.5%,也就是10.22億元,但它在農村地區發展的速度可是很快的。
二、造成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的原因
1.信用社信貸制度不完善。現如今農村信用社制定的管理規范種類很多,但是卻沒有一套完整的、體系化的制約制度。最常見的就是農村信用社制度中的理事會、監事會以及社員代表大會,這種只存在于理論上的制度,在實際中落實情況很不理想;同時信用社內部控制制度也不是很完善,無形中為管理風險造成了隱患,給信貸風險管理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風險。造成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的一種重要原因就是內部監管機制不健全,而且在實際工作中監理機構沒有發揮出本身的作用,這些問題的存在直接造成信用社內部容易出現職權濫用等違規事情,這些可以說是造成信貸風險的根本原因;信用社在審批貸款的環節中,沒有詳細的量化標準,側重于定性分析,也就是說人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人在執行相應流程的時候,對于相關的操作流程并沒有嚴格執行。特別是在審批貸款的時候,有的工作人員會直接根據經驗判斷,至于審貸分離制度,已經成為形式;在決定貸款數量和投向時,有的基層領導直接個人決策,貸審小組在這個過程中根本沒有發揮自己的作用,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信貸風險。
2.信用社人力資源體系不完整。人力資源體系建設方面和商業銀行比較,農村信用社和其存在較大的差別。在選拔人才的時候,招聘需求計劃并沒有完全按照人才需求進行,招收人才的時候容易出現主觀隨意性,常常會出現招聘的人才并不符合相應崗位需求的尷尬情況;在國家行政風氣的影響下,大多數員工工作的目標就是晉升職務,對于自身的業務能力不是很看重,這就直接影響人員配置;信用社的薪酬制度也不是很完善,激勵的作用并沒有很好的發揮出來,對于薪酬制度中以貢獻獲取報酬的科學薪酬制度沒有實施,造成普通員工晉升空間不大、晉升渠道狹窄的現實問題,最終對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產生影響。
3.信用社工作人員素質不高。農村信用社對于業務發展歷來都是很重視的,但是無形中卻忽視了員工的業務勝任能力。近些年來,進入信用社的員工大多數是通過招考進入的本專科學生,整體學歷層次還不是太高;雖說老員工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但其理論基礎卻很薄弱,特別是計算機操作能力存在著極大問題,新員工雖說理論基礎扎實,但卻缺乏實際操作經驗,再加上不完善的員工培訓制度,造成員工整體專業技能不是很強。
4.服務對象的特殊性。農村信用社服務的對象主要是農民、農村個體工商業戶以及農村創業者等,這些服務對象有著共同的特點,這些特點又給信貸帶來了一定的風險隱患。農村整體生產周期很長,而且生產過程中受到氣候等因素的影響,如果出現自然災害等就會對農業生產產生嚴重的影響,對于借款人的償還能力造成嚴重的影響;一些農村個體工商戶對于信貸的知識了解不是很多,加上自身法律意識淺薄、道德素質不高,本身誠信意識不是很強烈。
三、提高農村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的措施
1.優化信貸業務流程。隨著網絡通信技術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冒名貸款、騙貸現象的頻繁發生,農業信貸風險管理的難度和要求也在提高,農村信用社為保障在新形勢下科學有效地進行農業信貸風險管理,就必須改變過去陳舊的信貸風險防范措施,優化農業信貸業務流程。因此,農村信用社必須重視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及時發現信貸業務操作和信貸風險管理過程中的隱患和漏洞,進而提高農業信貸風險管理水平,有效衡量信貸風險管理成果。一方面,農村信用社要加強信貸風險分析的軟件、硬件系統建設,軟件系統建設指的是充分運用各種高級的信貸分析軟件實現實時數據分析,硬件系統建設則指其內部要構建信貸風險量化部門,并且具備足夠數量的計算機來完成數據分析工作;另一方面,加快數據庫建設步伐,為農業信貸風險評級提供可靠的數據資源。同時,要完善貸款人信用檔案,詳細記錄每個貸款人的貸款時間、還款時間、貸款金額及還款金額等信用歷史情況,并且對違約貸款人的數量、違約次數、違約金額等相關數據給予統計,進而計算出一系列衡量信貸風險的指標,對于農業信貸而言,只有做好最基本的數據統計工作,才能為信貸風險量化管理提供數據支持。
2.信貸風險管理組織結構的完善。堅持全面風險管理原則,這里的意思是在農村信用社各項業務過程中滲入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將所有部門和人員涵蓋其中。通過這種方式,在信用社信貸過程中培養風險控制文化,建立健全風險控制體系;在信貸過程中全面落實程序性原則,也就是嚴格遵守事前授權審批-事中執行-事后審計監督程序;農村信用社在信貸過程中,各部門之間需要分清楚自己的權責,提高信貸過程的執行力。
3.建立信貸風險預警系統。在農村信用社信貸過程中,為了保證信貸資產的安全就需要建立信貸風險預警系統。風險預警系統是通過制定并組織實施一系列制度、措施、發放和程序,對風險進行事情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監督和糾正的動態過程和機制,對操作人員進行制約和協調。識別風險、評估風險、監測風險、控制風險是完善風險管理體系的四個重點,創新建立風險預警系統也是風險管理不可缺少的。風險預警系統的作用在于判斷風險警情、診斷風險因素、檢測風險情況、預警風險發生、化解或降低風險、完善風險管理的科學性、系統性和規范性。
四、結語
農村信用社發展健康與否直接受到信貸風險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的影響,換一個角度來說,也會對社會穩定發展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農村信用社在減小信貸風險的時候,需要從培養人才、完善薪酬制度以及企業文化等角度出發,已達到提高信用社工作人員綜合素質、防控信用社信貸風險的目的。由此可見,規范信用社信貸風險管理刻不容緩,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李曉艷 單位:鳳翔縣信用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