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稅制改革對文化服務行業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我國實施的以營業稅改增值稅為主體的系列稅制改革,以結構性減稅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促進了經濟發展轉型,凸顯了減稅政策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激勵和引導作用。本文以文化服務行業為例,分析了稅制改革對文化服務型企業帶來的影響,并站在此行業角度提出了相關建議與應對策略。
關鍵詞:營業稅;增值稅;文化服務業;稅制
現代服務行業是受“營改增”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政策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總體稅收負擔,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也明顯下降,這將會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針對成長期的小微企業在適應“營改增”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筆者將以文化服務企業為研究對象,分析稅制改革對該類企業的影響,并探尋該類企業在稅改發展趨勢下的發展之道。
一、我國稅制改革的基本內容
1.稅制改革整體歷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進行了多次的稅制改革:改革開放初期先后經歷了涉外稅制的改革和利稅方案的實施,1984年又進行了一次較大規模的工商稅制改革;之后十幾年,我國又實行了“費改稅”、“增值稅轉型”等具體改革,在最近幾年中主要以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改革為主。“營改增”從2011年11月試點方案到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正式啟動,之后又擴大試點空間范圍和行業范圍,2013年試點范圍推廣全國直至2016年5月1日全面正式實施。
2.文化服務行業的稅制變化。在“營改增”之前,文化產業大多數征收3%或5%的營業稅,“營改增”后統一實行6%的稅率;單從稅率的角度來看,文化服務產業的稅負增重,但是從整個生產經營環節來看,“營改增”之后提供服務過程中購買材料、固定資產、日常辦公費等項目的進項稅額都可抵扣,降低了企業的應納稅額;但由于各企業性質不同和所處行業環節不同,增值稅進項稅額的抵扣不盡相同,個別企業的稅負也有可能會增加。其次,“營改增”新政把企業應稅服務年銷售金額超過500萬元作為申請一般納稅人的標準,大大提高了原增值稅條例中的60萬(80萬)的標準。而小規模文化服務企業納稅人實行3%的征收率,這也低了整整2個百分點。
二、文化服務行業稅收現狀
1.文化服務行業稅收制度。我國文化業依據目的和功能分為兩大類: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其稅收制度并不相同。公益性文化事業大多數是財政撥款性質的,這類文化單位并不征稅。而經營性文化產業則分為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其中非營利性類似于公益性事業,享受財政撥款或免稅等政策。營利性產業則復雜許多,根據服務類型不同分為文化產品生產、消費性文化創意服務、生產性文化創意服務等。但自2016年5月1日起,全面推行“營改增”,如今這些產業主要面臨的稅種是增值稅和所得稅。
2.文化服務產業稅收優惠政策。為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針對現在文化服務產業主要需要繳納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國家給予了一定的補貼并且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從增值稅征收角度來看,國家支持文化產品的出口,按照國家現行稅法規定享受出口退(免)稅政策。文化競爭力作為一種軟實力,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西方文化思想的滲透,大力弘揚和創新我國的傳統文化、民族文化是極其必要的,國家免征出口文化產品的增值稅就是鼓勵我國文化產品走出去,向世界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此外,國家也注重文化產業在農村的發展,稅法規定從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新聞出版廣電行政主管部門(包括中央、省、地市及縣級)在農村取得的電影放映收入免征增值稅。對于在農村放映電影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能夠較好地調動企業拓展農村文化市場的積極性,促進優秀文化在廣大農村地區的傳播,在農村形成的良好的社會風氣。
三、稅制改革對文化服務行業的影響
1.有利影響。(1)降低企業整體稅負。從計稅依據和稅率看,原營業稅主要針對企業“毛收入”征稅:文化創意服務設置對所涉及的服務和行為征收5%稅額;企事業單位按提供的應稅服務全額繳納營業稅,僅扣除特定業務和事項。(2)促進企業內部分工。改征增值稅后,增值稅“環環征稅、步步抵扣”的特點將有利于消除專業化分工的稅制障礙。對于文化服務行業來說,專業的分工更容易使相關產業實現融合,從而提高創新能力,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3)實現了對生產、銷售環節的全面覆蓋并且全面地涉及到了貨物和服務,這樣就避免了重復征稅,打通了增值稅抵扣鏈條,能夠較好地促進行業的轉型和升級。
2.不利影響。(1)財務審核復雜化。營業稅核算僅需要企業收入或收支差額和稅率就可以直接計算出稅金;在記賬的過程中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成本和相關的收入都能如實的入賬;而增值稅則相對復雜,收入入賬的方法也有了很大的變化。(2)增加稅務風險。若企業不能及時熟悉政策,對相關經營情況不能很好地處理與應對,對企業未來的經營發展做好合理的規劃,則增加了本企業稅務風險。
四、基于稅制改革環境下的文化服務行業應對措施
1.熟悉新稅制下的納稅體系,組織納稅核算。文化服務行業應運用好“營改增”給文化服務產業提供的優惠政策,熟悉新稅制下的納稅體系,制定周密細致的業務預算,嚴格按預算管理、監控,做好稅收籌劃,加強成本管理、控制一切開支,實現企業成本最低、稅負最少、價值最大化。
2.調整企業發展策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應及時根據政策調整發展策略,在市場開拓、人才培養、改革創新等經營策略的基礎上,調整企業的經營方針,重新建立起順應形式、有利于企業成長的一套完整制度,按優惠政策規定的條件逐條落實,做好稅務籌劃工作,加強經營管理,確保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實現企業最大利益,使企業實現真正發展。
3.科學開展稅務籌劃,降低企業稅負成本。針對“營改增”帶來的不利影響因素,企業應科學合理籌劃積極應對,研究制定企業增值稅發票管理辦法及增值稅專用發票應抵盡抵制度,探索新稅制下的稅務籌劃方案,應對改革帶來的沖擊,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保障企業整體效益。
參考文獻:
[1]貢琰芳.“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6,(09).
[2]徐海偉.淺談營業稅改增值稅對企業的影響[J].中國市場,2015,(32).
[3]黃永強.營業稅改增值稅給第三產業發展帶來的機遇[J].經營者,2015,(07).
[4]郭敏.中國文化業稅收負擔的探討[D].西南財經大學,2014.
作者:胡寧;畢保功;劉娟;嚴小雨 單位:湖南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