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評估準則全球化現狀范文

評估準則全球化現狀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評估準則全球化現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評估準則全球化現狀

【摘要】經濟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是評估準則國際化的客觀背景和推動力。協調、趨同和統一是評估準則制定的范式轉換過程;文化沖突、政治尋租、經濟后果是阻撓評估準則國際化的因素;有效評估系統的構建需要積累充分的能量。評估準則國際化的最終實施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

【關鍵詞】國際評估準則;評估準則國際化;主要障礙;實現路徑

在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資本實現了全球性流動,國際分工細化,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緊密。擁有統一市場規則的“世界經濟集團”(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東盟自由貿易區等)已經形成,其標準將成為其他國家(或地區)進入該經濟領域的潛在規則。從發展趨勢看,國際社會對資產評估國際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評估準則國際化問題已成為各國評估取向的重要視點和張力。

一、評估準則國際化內涵

資產評估國際化的核心是評估準則的國際化。評估準則是指導和約束評估行為向著合法化、合理化、有效化方面發展的標準,是一種能促進評估結果可靠性、降低交易費用、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的制度安排。評估準則國際化是指各國在制定評估政策和處理評估事務時必須遵循國際通行的評估慣例,以適應全球經濟發展的需要,提高資產評估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可比性和一致性。這里所謂的“國際通行的評估慣例”一般是指由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制定的《國際評估準則》,評估準則國際化實質上是各國評估準則與《國際評估準則》的協調、趨同和統一。這與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制定《國際評估準則》的宗旨是相符的,按照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的表述,《國際評估準則》的目標是在世界各國之間統一評估準則,滿足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對制定本國資產評估準則的需要,促使《國際評估準則》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認可和遵守,促使其他專業領域理解專業評估和評估師的作用。評估準則國際化應該包括評估準則的國際協調化、趨同化和統一化,具體分析如下:

(一)評估準則的國際協調化

協調就是意圖歸納不同的制度,并把多樣化的實務融入和組合成能產生合作結果的有序結構的過程,是減少差異的過程。評估準則國際協調的目的是促進評估的可比性,為削減差異提供參考,以便參與協調的國家均能接受,實現評估標準各國間博弈的納什均衡。多年來,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致力于評估準則的國際協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2006年6月19日,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與美國評估促進會簽署了合作趨同備忘錄,雙方承諾采取措施促進現行評估準則趨于一致,并協調各國今后的準則計劃,促使其以后的評估準則與《國際評估準則》兼容。

(二)評估準則的國際趨同化

《國際評估準則》作為公共產品,其學習、利用、借鑒成本要低于研究、制定成本,長遠來看,各國評估標準將趨于收斂。評估準則的國際趨同是對評估準則國際協調化更深層次的描述,是長期協調的必然結果。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逐漸掌握了國際經濟發展與評估的內在規律和必然聯系。各大洲、各主要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大都已參與到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事務中,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成為覆蓋面廣、具有一定規模和影響力的國際公認評估專業組織。目前,原則導向的《國際評估準則》易于被各國評估界接受,支持或認可《國際評估準則》的會員國(地區)已達53個;英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西亞、羅馬尼亞等國家已將部分甚至全部《國際評估準則》納入了本國的評估體系。

(三)評估準則的國際統一化

評估準則的國際統一是指通過特定世界性評估專業組織的有意識行動,吸收各國評估文化的精髓,制定出各國共同遵守的、可監督實施的全球通用評估準則,以達到全球范圍內財務報告透明、評估結果可靠的目的。1985年以來,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七次修訂了《國際評估準則》,《國際評估準則》現已發展成為一部綜合性、國際性的評估準則文件,其指導性、普適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越來越期望,《國際評估準則》能夠在目前國際資本市場公認評估準則的基礎上,成為全球通行的統一評估準則,實現從趨同到統一的轉換。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不再繼續實施或制定本國的評估準則,轉而采納《國際評估準則》。例如,巴塞爾委員會在其為各國監管機構和計劃向《新巴塞爾協議》過渡的銀行所的指南中,強調采用《國際評估準則》。

與協調相比,趨同就是因不同而求同,是存異基礎上的同,是發展趨勢中的同。對于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而言,趨同決非評估國際化的終極目標,接受和應用一套統一的、高質量的核心準則是未來的趨勢。筆者認為,評估準則國際化時代已經來臨,而評估準則國際化的實現,協調是手段,趨同是過程,統一才是結果。

二、評估準則國際化的障礙

評估準則國際化并非朝夕之功。因為評估準則在形式上表現為評估過程的一種技術規范,實際上,評估準則發展的一個重要規則就是適應環境,是各國文化、經濟利益和政治博弈的結果,文化沖突、經濟后果和政治尋租成為阻撓評估準則國際化的主要因素。

(一)文化沖突

任何一個國家的評估活動都有一個傳統沿襲問題,文化因素是導致評估準則國際化難以施行的成本。評估文化是特定國家傳統文化對評估影響、滲透的結果,具有明顯的路徑依賴,評估特征必然會打上傳統文化的烙印。亨廷頓的文化沖突理論指出,文化的差異必然導致沖突。評估準則國際化進程是一個不斷出現沖突的過程,各國評估準則的差異是不同文化間價值或價值體系的沖突表現。

(二)經濟后果

評估作為資本流動的媒介,其發展狀況對經濟利益的實現有重大影響。評估準則具有經濟后果,這種“經濟后果”一方面將導致資本的跨國流動;另一方面也會使評估準則的制定、人員的培訓、政府管制等方面產生巨大成本。評估準則的發展是資金發展以及利益團體的博弈過程,是一個經濟行為,其實質是一份“社會契約”。尋求更多使用資源的經濟人遇上了資源稀缺的限制,就發生了資源如何分配和依靠什么樣的機制實現分配的問題。因此,各經濟利益集團圍繞著《國際評估準則》將展開較量,最終的《國際評估準則》將更多地體現強勢集團的利益。

(三)政治尋租

評估準則國際化是一場利益之爭,經濟的一體化需要政治的一體化推動。在評估全球趨同的過程中,必然會導致不同國家之間利益的重新分配。根據尋租理論,評估準則國際化是一個政治過程,為了避免其既得利益受到損害,縮小本國評估準則變遷的幅度,各國將盡可能對國際評估協調施加影響。有人認為,缺乏政府間的合作,國際化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任何改變都將是一個政治性的,無論其是否是由全球化引起的。由于各國都希望將世界上的所有資源聚集到本國之中,因此,評估準則國際化的過程實際上是各國之間進行討價還價的過程。

三、評估準則國際化的實現路徑

按“自增強理論”,如果外界不輸入能量的話,一個國家的評估系統將長期處在一種相對低效的均衡狀態,因為該系統是自增強的,它本身有能量來源(如文化、經濟和政治等),從而使得這種選擇處于“鎖定”狀態,以便與制度變遷路徑相吻合。要使各國評估系統從這個劣等均衡退出,轉移到另一個潛在的優等均衡,關鍵是要積累充分的能量,足以克服劣等均衡自身所積累的“選擇優勢”。評估準則國際化路徑,就是如何擺脫阻撓各國評估準則協調、趨同和統一的障礙,實現從“劣等均衡”到“優等均衡”的轉變。

(一)促進各國評估文化的融合與同化

文化沖突的結果,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一方吃掉另一方,而是矛盾雙方融合成一對新范式。只有各國把最具“特色”的評估經驗與實踐貢獻給國際社會,用優秀的文化影響《國際評估準則》的形成和發展,才能使《國際評估準則》永?;盍?。評估準則國際化不僅僅表現為各國評估準則向《國際評估準則》的單向靠攏,而且表現為利益兩方面或多方面的互動和融合。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需要各國及其他國際性組織的支持和努力;各國評估準則制定機構應與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達成共識,明確雙方對評估準則國際化的基本觀點以及實現路徑。

(二)評估準則的制定應以用戶需求為中心

變革準則制定模式必須對現實成本和預期效益進行權衡,而社會公眾接受與否是判斷準則制定模式是否可行的關鍵。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應本著“為公共所需、為公眾所信”的原則,盡量減少差異、尋求一致,致力于制定一套高質量的、全球性評估準則,以利于社會公眾決策。評估準則應堅持以用戶需求為中心,而不是以制定者為中心,這樣才能實現從“供給驅動”向“需求驅動”的實質性轉變。在國際化過程中,國際評估界將更加重視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要求和主張,以便使《國際評估準則》成為“最好中的最好”。

(三)評估準則的實施應具有法律的強制性

法規的多樣性影響各國之間貿易的發展,且阻礙經濟一體化目標的實現。因此,評估準則國際化的前提就是要保證評估規范全球或區域的統一化;評估準則國際化的制定和實施對于各國現有法規有著間接的影響,評估準則本身的國際化與強化評估準則的執行機制應當并舉,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必須在各國評估法律框架中進行綜合,各國應排除不利于經濟合作的法律方面的障礙,使評估準則國際化的問題具有法律的保障。

(四)構建能夠為全世界所接受的組織結構

評估準則國際化并非競爭性的,而是一個共同協作的過程。由于評估準則變遷成本的存在,各國都會尋求在《國際評估準則》制定中的主導權,誰掌握了《國際評估準則》制定中的主導權,《國際評估準則》將更多地體現誰的利益,從而減小《國際評估準則》和本國評估準則的差異,最小化準則變遷成本。制度與組織的關系是互動的,各國均應為改進《國際評估準則》提供支持,構建能夠為全世界所接受的、合理科學的、兼顧各利益群體的組織結構。因此,評估準則國際化還需要大量具有較大影響力或實際管制權力的國際組織的參與和認可,還需要包括發展中國家在內的其他國家的準則制定機構的支持和配合。

四、結語

隨著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的影響力和《國際評估準則》質量的不斷提高,世界各國都加快了評估準則國際化步伐。中國經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也已經是一個不可扭轉的趨勢,中國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一個全球公認的、又易于操作的評估準則。中國是一個經濟大國,具有龐大的評估實體。中國是《國際評估準則》的參與者與借鑒者,在評估準則國際化問題上,“借鑒”、“協調”、“一致”等的提法開始成為我國評估界的主流意識形態。中國評估接受《國際評估準則》的速度和程度,遠遠出乎世界的意料。為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從2001年起,經過十幾年融合、吸納,中國資產評估行業已制定并了7項評估準則,目前正在研究制定評估程序、業務約定書、評估報告、工作底稿、價值類型、機器設備評估等準則。1995年3月,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經批準加入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成為正式會員;1999年中國資產評估協會當選為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常務理事,并成為其專業技術委員會的委員;2005年4月,中國資產評估協會正式加入世界評估組織聯合會并當選常務理事。新晨

面對《國際評估準則》的發展取向,中國應該密切關注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的動向;積極參與評估準則國際化的活動,促進評估準則國際化的進程,比如積極參與全球性或地區性的評估專業團體和政府有關的評估協調組織,利用國際講壇介紹中國文化、政治、經濟格局,實現雙向協調;大力支持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的工作,對《國際評估準則》應采取吸收借鑒、為我所用的態度;爭取在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中擁有更重要的地位和發言權,參與《國際評估準則》的制定,使其能夠比較適合我國的情況。

【主要參考文獻】

[1]王誠軍.國際評估準則委員會及《國際評估準則》[J].中國資產評估,1999(1):41-44.

[2]Authur,W.經濟學中的自增強機制[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1995.5.

[3]約翰·埃居.《國際評估準則》(2005年,第七版)序[J].中國資產評估,2005(6):20.

[4]劉萍.走向成熟的中國評估準則[J].中國資產評估.昆明國際評估論壇專題,2006.30-34.

[5]Samuels·J·M,Piper·A·G..InternationalAccounting:Survey1992.

[6]SamuelHuntington.TheClashofCivilizations.ForeignAffairs,Summer,1993.22-49.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色吧首页dvd|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亚洲精品456| 激情五月激情综合| 精品熟女碰碰人人a久久|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日本xxxⅹ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天天爱天天操天天干|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秋霞| 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狠狠综合| a毛片全部播放免费视频完整18| 麻豆福利视频导航|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好好的日视频www| 国产在线视精品麻豆|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国产女同无遮挡互慰高潮视频|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91精品国产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最新在线中文字幕|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日本三级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无码无需播放器| 午夜夜伦鲁鲁片|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5555在线播放免费播放| 第一福利官方航导航|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国产精品毛片va一区二区三区| 动漫精品动漫一区三区3d|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 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 激性欧美激情在线| 娇小xxxxx性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