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金融隨之興起,對于我國商業銀行造成了不小的挑戰。在論述了互聯網金融的特點及平臺類型的基礎上,分析了在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發展的背景之下,我國商業銀行在存款、貸款、支付結算業務和經營服務模式方面所受到的影響,并對此提出了有利于我國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時代保持良好競爭力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
從2014年的中國傳統節日春節開始,“微信紅包”憑借其新穎的方式和便捷的付款模式,一經推出,便讓大家眼前一亮,并讓使用微信的男女老少為之瘋搶。支付寶也是老百姓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余額寶“會賺錢的錢包”盯住了老百姓口袋中最后的一塊錢。伴隨著這些層出不窮的互聯網金融運營方式,一種新型互聯網金融模式應運而生。根據最新報道顯示,截止到2014年年底,余額寶在問世一年多的時間內,用戶數便達到1.85億,資金規模估計在5000多億元,其發展之迅猛可見一斑。除此之外,憑借互聯網為基礎可以開展的服務還有很多,包括網上支付、結算、投資理財、個人信貸等多個方面。眾多電商企業都已將目光投向了互聯網金融這塊大蛋糕之上。在互聯網金融多項服務開展的如火如荼的同時,對于傳統金融業來說,特別是商業銀行來說,都受到了不小的挑戰。另外,雖然各方人士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爭論不斷,但由于互聯網金融產生的時間并不長,仍缺少理論方面的匯總和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是十分具有現實和指導意義的。
1互聯網金融的定義及特點
隨著移動支付、云計算、社交網絡和搜索引擎等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金融市場的運行模式得以不斷地創新,一種被稱為“互聯網金融”的新型模式得以誕生。互聯網金融模式是一種新興的金融模式,是以互聯網為載體,它既不同于商業銀行間接融資、也不同于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雖然互聯網金融模式本質上是一種直接融資模式,但互聯網融資模式因具有信息量大、交易成本低、效率高等特點而不同于傳統直接融資模式[1]。互聯網金融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便捷性。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銀行轉賬、買賣股票及各種投資產品不再需要專門跑到銀行或者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客戶只需要配備一臺電腦或者一部智能手機,就能在世界的任何地方完成客戶想要的金融服務。便捷性也是相比較傳統金融而言,互聯網金融具有的最大的特征。二是交易信息對稱,交易成本低。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資金的供求雙方可以直接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信息甄別、匹配、定價和交易,而不需要銀行或交易所等機構在中間充當中介,因而能夠大量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時間。同時,互聯網的信息透明度高,龐大的數據對每一個用戶來說都是開放且平等的,各個企業或個人的交易記錄都可以在互聯網上搜尋到記錄,交易雙方可以通過互聯網記錄搜集對方的財力和信用信息,如此,交易信息的對稱性得以加強。三是大眾性。傳統金融服務非常明顯的金融排斥性。傳統金融服務大都只服務于中高端收入人群或者大型企業,社會弱勢群體、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業很多時候都無法享受到良好的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不需要用戶對金融行業有高深的了解,也不需要用戶具有大量的資金,便可用口袋中的零錢享受高水準的金融服務。互聯網金融降低了社會人群享受金融服務的門檻,使得金融資源的可獲得性加強。
2互聯網金融的平臺分類
(1)支付平臺。互聯網金融模式中的最典型的就是第三方互聯網支付平臺,第三方支付平臺的誕生為網絡交易提供了有力的信用保障,是互聯網金融形成的基石。在虛擬的網絡無形市場,交易雙方彼此看不到,且互不認識。賣家不愿先發貨,擔心貨物發出后買家不能支付貨款;與此同時,買家也不愿先支付,擔心支付了貨款后賣家不會寄出貨物或者貨物的質量與描述不符。因而兩方博弈的結果就是都不愿意先冒險,進而網上購物無法進行。因此,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之一就是支付問題。由此,第三方支付應運而生,很好的解決了陌生買房賣房之間的信用風險,以第三方的身份加以擔保,擔當中介保管及監督的職能,只買賣雙方意見達成一致才能決定資金去向。支付寶(alipay)是國內領先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由阿里巴巴集團CEO馬云先生創立。另外,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服務也包括將多家銀行卡支付方式整合在一個界面上,從而使得網絡交易更加方便快捷[2]。
(2)理財平臺。第三方理財產品銷售平臺是互聯網金融化的另一個重要表現形式。區別于以傳統方式銷售理財產品的銀行等物理網點,互聯網理財平臺將多家基金或保險公司的理財產品匯總到一個網絡銷售平臺之上。這樣,投資者可以免去在各家銀行之間奔波,足不出戶就可以進行產品間的比較,進而選購中意的理財產品。好買、數米、天相投顧、眾祿等第三方基金銷售網站的上線,幫助基金銷售實現了多元化,也打破了銀行壟斷的局面。在保險方面,淘寶和京東為平安、人保財險、太平車險等企業成功加入專門開設了了保險頻道,此舉也拓寬了保險業的銷售渠道。
(3)網貸平臺。“網貸”這一名詞來自于英文peertopeer,簡稱P2P,意思是“個人對個人”,國內經常將其直譯為“人人貸”。P2P網貸,指的是個人通過網絡這個平臺相互借貸。貸款方在相關P2P網站上需要貸款的信息,投資人看到信息后選擇合適的項目在網站上將資金借給貸款方。[3]世界上第一家網貸平臺是由英國人在2005年3月創辦的Zopa。而2007年6月成立的拍拍貸則是中國首家P2P網貸網站。
(4)綜合平臺。綜合平臺即是為了滿足客戶的綜合服務需求,將不同金融平臺的功能加以整合,創造出包含豐富功能的綜合產品及平臺。余額寶和陸金所是綜合平臺最具代表意義的產品。其中余額寶既能滿足購物支付、轉賬等生活需求,也能滿足購買貨幣基金的理財需求。陸金所是平安集團創立,能在擔保、資產組合、標準化切割等環節,向資金融通雙方提供雙向服務。一方面可以向借款方提供貸款,另一方面又可以將標準化理財產品提供給出資方[3]。
3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
(1)互聯網理財對銀行存款的影響。銀行存款業務無疑是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受到最大沖擊的業務。8個月的時間,余額寶規模突破5000億元;6個工作日,理財通規模超過百億元;僅6分鐘,8.8億元規模的支付寶“元宵理財”被搶購一空。互聯網金融從誕生之日起就一次又一次地用驚人的數字刷新了其強大的吸進能力[4]。許多人都把工資余額和部分年終獎轉入了余額寶或理財通,在2014年1月這一個月當中,中國人民幣存款余額罕見的出現了9446億元的減少,足可見互聯網理財產品對銀行存款業務所造成的沖擊是十分巨大的。
(2)網貸平臺對銀行貸款的影響。在銀行貸款業務方面,由于網貸平臺和銀行所針對的客戶群體有明顯的區分,因而互聯網金融并不會給銀行貸款業務帶來太大沖擊,網貸暫時很難撼動銀行在信貸領域的主導霸主地位。相比于傳統商業銀行,網絡貸款平臺主要針對的是資信相對較差、貸款額度相對較低、抵押物不足的小微企業或普通個人。因此,網貸與銀行在客戶源上不存在競爭關系,也就不存在網貸會沖擊銀行貸款業務這一說法了。但不得不承認,網貸平臺的誕生和發展確實拓寬了融資渠道,也緩解了中小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5]。
(3)第三方支付對銀行支付結算業務的影響。從商業銀行誕生至今,商業銀行一直擔當著支付中介這一重要職能。然而,互聯網支付平臺使得人們可以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等移動終端通訊設備,利用有線或無線通信技術網絡結算貨幣價值[6]。互聯網支付平臺業務的不斷擴大無疑撼動著商業銀行長期以來作為支付中介的重要作用。目前,由阿里巴巴集團開發的支付寶已經能夠代繳水、電、煤氣、電話費等公用事業費用,還能夠代購機票火車票,保險、基金等支付結算服務,這對商業銀行的支付結算業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互聯網如此低成本高效率的運行平臺也會給銀行支付結算、銀行卡、業務等手續費收入帶來一定的影響。
(4)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經營服務模式的影響。互聯網金融帶給用戶的便捷體驗和多重選擇對商業銀行的傳統經營模式帶來了一定的沖擊。第一,互聯網金融更注重客戶體驗,為客戶提供多樣的靈活性產品。商業銀行,特別是國有商業銀行在為客戶服務方面所做的努力較少,在營業支行經常會見到只有一兩個窗口工作的情況,普通客戶經常要為在銀行辦理業務排隊排上一兩個小時。這種服務模式無形中將銀行的潛在客戶向更方便快捷、更多選擇的互聯網金融。第二,對待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模式受到了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傳統商業銀行一直認為小微企業貸款這塊業務風險太大,因而大家都不愿碰觸。然而,互聯網金融已經為小微企業貸款開辟出了一條路,利用大數據分析等信用記錄工具可以將小微企業這塊巨大的市場加以開發[7]。
4我國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的發展策略及建議
(1)擴展銀行業務,加大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力度。雖然互聯網金融對傳統商業銀行的業務和收入等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是互聯網企業并不應該成為商業銀行的敵人和對立面。相反,商業銀行應把其看作合作伙伴,加強同互聯網科技企業的合作關系,更好的適應新時代的發展。第一,加強技術上的合作。商業銀行一方面可以獨立培養信息技術人才,利用自己的人才開發創新產品,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向互聯網公司購買技術和服務。互聯網科技公司因在技術方面具有強大的技術支持和專業的背景,加上規模效益的因素,產品和服務可能會比商業銀行開發和維護更合算、效果更好、開發時間更短。因此,加強與互聯網公司的合作,采取部分業務外包的方式為本銀行開發出更適合自身條件的軟件系統和產品,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第二,加強信息共享的合作,提供個性化服務。互聯網企業在運行的過程中,掌握了網絡客戶大量的信息,這些信息不僅包括客戶的基本信息,還包括了網絡交易的記錄[8]。網絡貸款平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聯網大數據的使用,銀行也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數據和信息,與互聯網企業合作,有效整合客戶各類信息,通過分析來了解客戶的理財理念和消費方式,進而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為客戶量身打造更加個性化的服務。第三,加大與電商平臺及第三方支付企業的合作。盡管第三方支付并不能從根本上撼動銀行在支付結算上的地位,但第三方支付的發展之迅猛也應當收到商業銀行的重視。傳統銀行與電商平臺及第三方支付企業合作,可以擴大銀行在支付結算上的覆蓋范圍,鞏固銀行在支付結算方面的地位。另外,越來越多的客戶使用電商平臺進行網絡購物,銀行也可以將收取電商平臺的交易傭金作為銀行拓展業務的渠道之一。
(2)重視客戶體驗,立足客戶需求。互聯網金融能夠在短時間虜獲廣大大眾的心,就是因為互聯網使用的便捷性。從支付寶、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成功案例,可以看出這些產品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客戶的使用體驗。并且,產品投入運營和使用之后,設計者非常注重客戶體驗的反饋,并對各項產品不斷升級和改造。因此,商業銀行應當以客戶體驗為導向,重點開發符合客戶需求的產品。在開發設計產品時,可以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等手段了解客戶的消費習慣,并可以采用模擬測試的方式,真實了解客戶需求,觀察客戶體驗反應。其次,在保證風險控制的前提下,剔除低效的環節,提高整體的工作效率。最后,在產品投入應用之后,可以利用社交網絡、即時通訊等新興媒體,及時了解客戶使用反饋,不斷改善產品,盡可能地滿足客戶的需求。
(3)重視互聯網價格發現功能,順應利率市場化趨勢。互聯網金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利率市場化發展的趨勢。例如,在網貸平臺上,借款方與貸款方是自己根據對流動性、風險等因素選擇交易對象的。貸款的利率,也就是資本運用的價格是由兩方商議決定的,客觀反映了市場供求雙方的真實需求[9]。利率市場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經之路,商業銀行必須采取相應的策略才能控制和管理在利率市場化初期商業銀行所面臨的風險,商業銀行可以根據互聯網金融市場利率走勢,加上銀行專業知識的分析和判斷,可以判斷出一定的利率水平,作為貸款定價的基礎。
(4)重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目前看來,我國商業銀行把人力的重點放在了柜臺和客戶經理等前臺部門當中,這些人主要以經濟、金融、會計和管理等經管類專業人才為主。對于信息技術類人才的需求較少,僅僅將信息技術當做平時維持工作的一項支持,并沒有使信息技術類人才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也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話語權,讓他們去開發信息技術類新產品。因此,信息技術類人才在我國商業銀行中所占比例較小,且得不到足夠的重視[10]。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推進,商業銀行應當意識到發展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在人才招聘和人才培養方面變革原有的方針,盡力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提高招聘崗位中信息技術類專業人才特別是高精尖類IT人才的比例,對復合型人才要重點吸納和培養。第二,在員工的培訓方面,要對金融專業人才加強網絡信息技術的培訓,對技術人才加強金融知識特別是銀行方面知識的培訓。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既了解銀行金融業務,又能緊跟網絡信息技術前沿發展、不斷創新的復合型人才。使得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在人才方面不輸于互聯網企業,在互聯網時代依舊保持良好的競爭力。
作者:梁靜溪 張越 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