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股份制企業利潤分配個人所得稅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股份制企業股東利潤分配所得個人所得稅征收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稅務部門征管技術手段相對落后隨著財務、稅收制度的不斷規范和完善,企業避稅的方法手段日趨隱蔽化,能被顯而易見地發現的稅收問題已相對減少。而且,隨著稅收征管體制的不斷改革,目前基層稅源管理分局在風險應對過程中,主要是采取案頭審核和稅務約談的方式,在現階段納稅人納稅遵從度不高的情況下,對企業庫存、固定資產等實物資產等均無法掌握真實情況,因此對企業收入的確認、銷售成本的結轉和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均難以把握。由于企業的稅后剩余利潤是股東利潤分配所得的基礎,因此上述因素一方面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真實盈虧,侵蝕了個稅的稅基;另一方面也不可能避免地給稅務人員帶來了極大的執法風險。由于難以掌握企業的真實盈利狀況,對股東利潤分配所得個人所得稅這部分稅款,目前事實上基本是由企業自行申報,或待稅務部門在企業所得稅年度匯繳復審后調整部分應納稅所得,而難以對這部分稅款實施全程動態監控。
(二)相關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監管手段在目前的法律制度和市場環境下,納稅人收入渠道多,隱蔽性強,企業長期虧損,但企業主開豪車、住豪宅的現象卻大量存在,個人財產申報、現金交易控制等處于法律盲區,制度的不完善客觀上加大了對高收入群體的稅源監控制度。同時,部分企業還采取隱瞞收入、虛列支出等方式形成個人所得隱性分配。如:故意隱瞞收入、或將受到的貨款直接打入個人存款賬戶,賬面應收貨款卻長期掛賬;將收到貨款先打入法人或股東個人存款賬戶,然后以借款給企業為名,企業賬面長期掛股東的應付款;虛開招待費、會務費發票或虛列職工工資支出,以直接套取現金。這些現象都直接侵蝕了“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所得稅的稅基,導致了“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人所得稅在整個個人所得稅中所占份額偏低的狀況。另外,針對企業長虧不倒,或長期不分的情況,無錫市地方稅務局(2009)年33號函規定對查賬征收企業實行“利息、股息、紅利”按月預征,次月結算。但是一方面對于長期虧損企業而言,次年結算很大程度上仍需退稅,結果仍是徒勞無功,反而加大了稅務人員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該規定是以稅務機關內部函的形式作出的規定,法律層面上無法律、法規效力保障,而且在執行中納稅人存在一定異議。
二、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
(一)稅法宣傳的不到位使納稅人未真正掌握有關稅收政策稅收政策復雜多變,總局、省局等各級稅務機關經常會出臺某些補充規定和特定政策,加上稅法宣傳的重點一般都是以宣傳稅收的目的、意義、基本原則、基本規定為主,對一些具體的政策規定往往是稅務部門掌握的多納稅人了解的少,有些甚至納稅人員本身也知之甚少或一知半解,導致納稅人對稅收政策不理解或不掌握,因而也就不能正確申報納稅。
(二)稅務部門的征管措施不到位為納稅人偷逃稅收提供了空間目前稅務部門對納稅人信息掌握量的不全、不實以及未能有效利用掌握的有限信息,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和管理辦法,管理不到位,使納稅人有機可乘。
(三)現行相關制度不完善、不配套是納稅人隱瞞收入、虛列支出的根本原因由于諸如個人財產申報制、控制大額現金交易制等有效控制納稅人收入的制度缺失,使納稅人有機可乘,相關職能部門也不能實施有效的監管,導致納稅人利用這種制度上的漏洞千方百計偷逃稅收。這種現象在還沒有實施現代公司制度的中小企業更為突出。
三、應采取的對策和建議
(一)改進稅法宣傳方式,注重宣傳實效要進一步創新稅法宣傳的方式和渠道,更多地利用管理和檢查中所掌握的納稅人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采取點面結合的方法,靈活采用多種方式,有針對性、選擇性、重點性地主動開展稅法宣傳和稅收政策輔導,使納稅人真正了解、掌握到與其切身相關的具體稅收政策,真正把稅法宣傳落到實處,著力構筑和諧征納關系,提升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和納稅遵從度。
(二)加強稅源控制力度,提高征管質量稅務部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征管信息系統所掌握的納稅人相關信息資料,對納稅人實施跟蹤管理,特別是要加強風險平臺推送疑點相關指標的分析和審核,根據具體疑點情況找準入切點,對癥下藥,分別采取案頭審核、稅務約談及實地核查等方式,尤其是對稅后利潤長期不分配、賬面長期虧損的納稅人進行重點評估和檢查。針對目前很多中小企業手指核算不規范,難以正確計算個人所得或長期不進行分配,個人收入隱性分配的現象比較突出的情況。對有自然人股東投資舉辦的企業,個人所得稅可依據稅收征管法的相關規定依法實行核定征收。同時應嚴格依法治稅,加大處罰力度,對那些生產經營規模與企業所得稅申報稅額明顯不符的納稅人。積極探索有效方法,深挖細查,構成犯罪的一定要追究刑事責任,以達到一個震懾一片的效果。
(三)加快稅制改革進度,完善制度建設在加快稅制改革的步伐的同時,應盡量做好相關配套制度的建設,如個人財產申報制、控制大額現金交易制等。探索依靠信息化建設以加強個人收支監控體系的現代征管技術,實現稅務、工商、銀行、保險等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換,以有效監控個人收入;實行財產登記制度,以便稅務機關及時掌握個人各項財產狀況,使個人的應稅所得得到準確核實,減少、防止偷逃稅行為的發生。依靠制度保障和技術保障,最大程度上從根源消除納稅人隱性收入,堵塞稅收漏洞,提高征稅效益和效率,降低征稅成本。
作者:肖峰單位:江蘇元創美新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