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新聞傳播法法律屬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新聞的真偽優劣和輿論導向給人們的社會文化生活、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帶來深刻的影響,因此,我們應當根據新聞傳播市場的需求增長來加快法律的健全和法律的執行工作,明確新聞傳播法律規定的權利與義務,保障新聞傳播能夠健康有序的發展。孫旭培編著的《新聞傳播法學》(2008年11月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綜合整理和分析了國內外對新聞法的研究成果,集中討論了新聞傳播法的發展演變、社會意義和傳受關系。全書共分為上中下三編內容:上編主要從歷史的視角分別討論了以英、美、法、日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新聞傳播法的歷史演變,以印度、埃及、俄羅斯為代表的發展中或轉型中國家新聞傳播法的歷史演變,以及中國自清末以來的新聞傳播法歷史演變狀況;中編著眼于新聞傳播法本身,探討了新聞傳播法的內容、價值、實施,以及新聞傳播與公民之間關系的論述等;下編從執法、司法和行業規范的視角論述了新聞傳播法的相關法律訴訟司法問題,以及新聞傳播與制作中應該明確的權利與義務,督促新聞傳播行業樹立良好的新聞傳播規范,在新聞傳播中嚴格遵循法律與道德的約束和指導。總的來說,該書對新聞傳播法的法律屬性、法律功能、執法司法、行業規范等內容進行了專業的分析和架構,給新聞專業教學者、新聞從業者和新聞法立法執法人員帶來了很多啟發。
第一,從新聞傳播法的法律屬性來說,新聞傳播法具有規范性、社會性和自覺遵守性,它是新聞傳播領域一個重要的法律規范性成果,主要是從法律的角度來明確新聞傳播中的權利與義務,規范和監督新聞傳播中的一系列法律問題的履行情況,針對新聞傳播中的侵權和糾紛進行法律解釋,并給出有效的法律解決方案。首先,規范性是就新聞傳播的法律功能和法律意義來說的,新聞傳播學并不拘泥于某一部成文法典,而是新聞傳播領域中適用法令的集合,它的核心目標在于對新聞傳播領域進行規范化和法治化管理,保障新聞傳播中各主體的法律權利和義務,讓新聞傳播能夠在有序的監督下獲得更科學高效的發展。其次,社會性是就新聞傳播的社會特征來談的,它主要的應用場景在于社會傳播空間和大眾媒體輿論平臺,傳者和受眾都具有個人和社會的雙重屬性,有著顯著的社會特征,因此,在新聞傳播法責任和義務的確定上,新聞傳播的社會責任是不可推卸的重要部分。最后,自覺遵守性,因新聞傳播的影響范圍廣、傳播效率快、影響強度大,當前法律監管的覆蓋面和力度還處于發展階段,為避免新聞傳播違法帶來難以挽回的嚴重后果,它需要新聞傳播的傳者和受眾對新聞傳播法的基本規范條款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自覺去了解它遵守它,自覺接受法律的監督和管理,讓自身的行為規范和傳播規范符合法律的規定。
第二,從新聞傳播法的法律功能來說,新聞傳播法具有行業監督功能、權利保障功能、新聞糾紛管理功能等,它從法律的角度來保障人們在新聞傳播中的權利和權益,監督和規范新聞媒介的傳播行為和意識形態導向,樹立良好的新聞傳播文化,并針對新聞傳播中產生的新聞糾紛,如名譽侵權、隱私侵權、知識產權等進行正確、有效的管理,以保障新聞傳播行業能夠健康有序發展。一方面,行業監督功能是新聞傳播法功能的核心,在新聞傳播日益繁盛的現在,新聞傳播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和輿論導向是顯而易見的,但也因此出現了許多監管上的盲點和誤區,這些都應當在法律的監管下得到規范化的治理。
另一方面,新聞傳播法還將新聞傳播中的權利和義務進行界定和保障,在新聞糾紛的處理和新聞法司法環節中,保障公民的正當權益,對違法侵權行為予以嚴懲,以實際有效的法律監管和司法行為肅清行業風氣,明確新聞傳播的正確發展方向。新聞傳播法不是孤立的,它與其他法律形成了完整的體系,在憲法、民法、商法和行政法律中都有著相關的論述,因此在實際的新聞傳播法立法、執法和司法的過程中要根據整體的法律定義,力求公平、準確、規范地進行法律管理和監督。從法律屬性來看,新聞傳播法最顯著的特征是它的行業規范性,它在保障新聞自由的同時,充分強調了新聞傳播法在行業監督、行業責任、行業自律、職業道德等方面的規范,從而讓新聞傳播能夠更好地發揮它在社會輿論導向上的正面傳播,為民眾的公共利益服務,實現它在新聞意識形態指導、行業監督管理、社會傳播規范等方面的法律功能,保障新聞傳播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作者:張冠男 單位:北京開放大學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