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網絡輿論對理工科大學生的影響力范文

網絡輿論對理工科大學生的影響力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輿論對理工科大學生的影響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網絡輿論對理工科大學生的影響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網絡陣地建設和網絡宣傳思想工作,也多次強調,要根據形勢發展需要把網上輿論工作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面對新形勢,高校要主動出擊,掌握校園網絡輿論主動權,把網絡輿論引導作為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導高校網絡文化的健康發展。針對此,課題組開展了網絡輿論對大學生影響力的調查與研究,據此提出高校建立和保持網絡輿論影響力的對策與建議。

一、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2014年12月中旬,課題組選擇西部地區一所以理工科為主、文科具有一定特色的院校———蘭州理工大學進行調查,對該校12個學院的學生進行隨機抽樣,包括8個工科學院、1個理科學院和3個文科學院,按照各學院學生規模,給每個學院定量分配30—50份問卷不等,共計500份問卷,請學院輔導員給四個年級的學生進行分散隨機發放,問卷回收496份,其中有效問卷496份,回收率達99.2%。

2.研究方法課題組首先向所抽取的學院聯系輔導員詳細解釋了本次調查的目的意義,取得各輔導員的支持與合作。將各學院分配好的問卷交由輔導員,由輔導員召集學生,向他們說明問卷填寫要求。之后,從回收的496份問卷中清理審核有效問卷496份,利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問卷數據相關分析。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的學生主要來自蘭州理工大學工科類(61.70%)、理科類(8.1%)、經濟類(8.1%),文科類(16.1%)和藝術類(6.0%)。調查中理工科學生比重超過半數,符合理工科院校的特點。

1.網絡已成為理工科院校校園輿論的重要陣地調查顯示,大部分理工科大學生接觸網絡已有較長的時間,80%以上的學生有3年以上的網齡。大學生對網絡的依賴程度比較深,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是互聯網和手機,并且有近70%的學生認為網絡信息是可信的。對于評論,也有52.3%的學生認為網絡信息的評論和跟帖也是可信的。這表明互聯網和手機等基于Web2.0技術的新媒體已成為對當代大學生有重大影響力的輿論平臺,是校園輿論的重要陣地。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的大學生普遍有著追求真知、探尋真理的良好心態和價值觀念,善于接受新科技和新技術,他們能充分利用網絡來豐富自己的學習內容和文化活動,改變學習和生活方式,使網絡成為他們進行人際交往、表達意愿的重要平臺和陣地;另一方面,理工科大學生對網絡信息的關注度比較高,成為網絡世界的積極參與者和推動者。

2.網絡輿論給理工科院校大學生過濾、篩選信息帶來一定的困難調查顯示,新聞網站的信譽、實力,和新聞本身的內容與獲取途徑等,成為影響理工科院校大學生對網絡信息可信度的主要因素,而傳統媒體的看法對其可信度影響力最小(詳見圖1)。由此可見網絡已經對大學生價值判斷帶來了極大影響,具體來看,更多的大學生傾向于政府官方網站的信息,占到了43.3%,28.6%的學生更傾向于新浪等門戶網站的信息,23.7%的傾向于國家有關專家學者的信息,11.6%的學生相信網民個人博客或微博的信息,另外還有5.1%的大學生更傾向于外國網站爆料的信息。而對于其中的主流網站,9.7%的學生認為其輿論觀點能完全代表自己的意見,50.5%的認為大多數時候能代表,34.3%的認為只有少數時候能代表自己的意見,還有5.5%的大學生認為完全不能代表自己的意見。在迅猛發展的互聯網技術面前,傳統媒體的輿論影響力受到了嚴重威脅,四通八達的網絡為其篩選信息帶來了困難。由于網絡世界的個體主體性異常突出,而理工科院校大學生普遍缺少人文關懷、人文知識的熏陶,在自身價值觀體系塑造過程中,或是當自身價值觀體系尚不明確時,就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出現盲目跟風和搖擺不定的現象,他們一方面傾向于官方網站的信息,另一方面又對其所形成的輿論持有一定的排他性和自我性,對網絡信息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質疑,容易出現搖擺不定的現象,對其價值觀念的形成造成了困擾。

3.理工科院校大學生有較高的關注和參與網絡輿論和網絡行為的積極性調查顯示,67.1%的大學生會對瀏覽過的網絡新聞或感興趣的新聞進行評論。71.2%的大學生會跟帖參與討論,大多數學生會就事論事,并牽扯相關事件,表達自己的情緒,對輿論產生一定的影響。而理工科院校大學生對于新聞轉載的積極性卻不是很高,由此也可見他們更樂意于表達個人意見。當網絡上熱議一件事情時,78.4%的大學生會從不同渠道對其進行關注(詳見圖2)。對于各種網絡發起活動,有67.7%的大學生曾經參與其中。在這些參與者中還有32.5%的大學生擔任過領導者和組織者。以上表明,理工科院校大學生熱衷于各種網絡活動,有比較高的關注和參與網絡輿論或網絡行為的積極性,對關心的網絡信息能進行主動評論或轉載、跟帖,并參與具體網絡活動的組織與策劃,借以抒發他們自身的情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和推動著網絡輿論的發展方向,大學生已然成為網絡輿論發展的一個助推群體,甚至成為網絡輿論發起群體的一部分,深刻影響著網絡輿論的動向和影響力。

4.關注校園網絡和網絡輿論成為理工科院校大學生網絡生活的一部分調查顯示,86.7%的大學生會瀏覽校園網站,但超過半數大學生是為了完成選課任務,其次才是為了查詢學習資料和就業指導等信息,只有為數不多的學生會關注本校新聞及動態,與師生互動交流,并參與評論。對于校園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型媒體,超過60%的學生會關注并瀏覽信息。如果出現校園突發事件,也會在校內網站、手機客戶端等平臺上進行評議。可見,理工科院校大學生對于事關自己高校的網絡輿論有比較高的參與意識,能采取主動信息搜集、討論評議、轉載等不同的方式對其進行不同程度的回應,展現了他們參與和諧校園建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大學生的校園主人翁意識。但與此同時,大學生們認為目前理工科院校網絡的建設和輿論引導方面也存在更新緩慢、語言刻板、內容不新穎等問題。校園網絡也還未能真正發揮其良好的育人和引導功能,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不足,不能很好滿足其需求,致使大學生對校園網絡關注不夠,缺乏與校園網絡輿論的互動。

三、對策與建議

第3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1]。網絡輿論已成為影響高校校園輿論的重要力量。針對理工科院校校園網絡建設存在的問題,建立和保持校園網絡輿論影響力,仍需從全局出發,改變以往抗拒網絡、輕視網絡的認識,構建完善的網絡體系,使網絡真正成為理工科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可掌控的工具和手段,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影響力。

1.構建完善的校園網絡體系,發揮其應有價值,提升理工科院校的網絡輿論影響力一是,加強校園主流網站建設,掌握高校網絡輿論主導權。理工科院校應對校園門戶網站、新聞網、重要文化網站和思想政治教育網站進行重點建設,加大對網絡建設中資金、政策、人才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校園主流網站的質量和吸引度,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堅持成熟、理性、有品位、有價值的原則,傳播正能量,吸引大學生關注并參與評論,使校園主流網站能在大學生的網絡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讓大學生感受到校園文化的正向引導力。如此,才能充分發揮理工科院校主流網站在校園網絡輿論傳播中的主要媒介和第一平臺的作用,形成輿論上的強勢氛圍,讓主流、權威的聲音占領高校網絡輿論陣地,引導大學生理性的輿論認知,讓他們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網絡帶給他們的正能量。二是,挖掘網絡教育資源,滿足大學生學習需求。理工科院校除了建設新聞網、思想政治教育網站等主流網站外,還應注重結合專業特色,建立教育教學網絡資源庫。1.采用自建、購買等方式組建網絡教育教學資源,推進MOOC課程建設,使枯燥的知識變得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2.豐富學生課外文化網站,建設與本學科相關的蘊涵豐富課外文化知識的文化網站,或選擇鏈接建設成熟的優秀文化網站,開闊學生視野;3.完善校園網特色資源,包括各類學術活動、技能競賽、文化活動的音像或文字資料、本校老師的科研成果、學生的專業作品展示等,進一步拓展大學生學習交流平臺。三是,打造特色網站,提升網絡教育和輿論影響力。理工科院校各類網站應逐漸從簡單的新聞拷貝和新聞事件的堆砌中走出來,以學校特有的理工文化底蘊為基礎,針對本校大學生的特點,在網站設計風格和內容上不僅要突出理工色彩,更要注重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大力表現理工科大學生優秀的工科設計作品、攝影作品、DV作品以及文學作品等原創文化產品。采取恰當的傳播方式,充分體現理工科院校重科學、重實際、重理性的精神風貌,展現人文關懷精神,實現學校特有文化的傳播價值。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彰顯理工科院校網站的特色,提升自身網站的品位和水平,更好地吸引大學生的關注,提升其教育和輿論的影響力。四是,積極探索新媒體建設,拓展網絡輿論陣地。理工科院校網絡建設應結合專業特色,積極探索新媒體建設的渠道和途徑,與學校日常教學、校園活動、管理工作、學校環境等各個層面形成網上網下聯動系統,拓展校園網絡輿論的陣地。如,蘭州理工大學作為一所地方理工科院校,積極開展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及實踐,形成了以學校新聞網為主干,以紅柳網、手機報、網絡電視臺和學校官方微博微信為特色的校園新媒體文化平臺,具有全方位、立體化、多視角、全覆蓋的特點。(見圖3)其中“,紅柳系列”手機短信平臺,充分發揮手機短信的傳播優勢,先后創辦了《紅柳青年手機報》、《紅柳短信學堂》、《紅柳堂外堂》等,使其成為弘揚時代精神、引領學生成長、陶冶師生情操的新陣地;開通了官方微博———紅柳直播間,設立紅柳簡訊、校史鉤沉、愛拍校園、紅柳人物、招生就業、教學公告、紅柳視頻等特色欄目,對學校重大活動進行微博直播;開通官方微信,設置校園時訊、通知公告、特別推薦等欄目,在師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五是,暢通網絡互動渠道,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校園網絡輿論。理工科院校應充分利用校園BBS、微博、微信以及網絡課程互動教學等平臺,鼓勵廣大學生積極參與網絡輿論,讓學生能在其中抒發自己的情感,發泄自己的情緒。更好地了解大學生的需求,走入大學生的內心世界,有針對性地引導大學生合理、公正地看待問題,努力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與此同時,要抓緊培養一支素質過硬的網絡評論工作隊伍,對學生關心的網絡信息進行主動評論引導,用生動的文風、親切的語境,以其正確的觀點和責任意識疏導大學生情緒,愛護大學生情感,引導學生網民全面、深刻地了解新聞事件及其來龍去脈,讓大學生網民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受到感染和啟發,推動高校輿論向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六是,完善校園網絡服務功能,滿足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需求。理工科院校網絡要充分體現為學生服務的功能和作用,在網絡上開辟相應的欄目和陣地,為大學生生活、學習、娛樂提供便捷、全方位的服務。當大學生產生困惑時,網站能提供便捷的渠道解答他們的問題,使學生在接受網絡教育的同時,也能時時感受到校園網絡的便利,處處感受到學校對大學生的愛護和關懷,從而緩釋大學生的不滿情緒,在輿論上主動維護學校形象和聲譽,為主流校園網絡輿論提供良好的環境。如可嘗試在高校相關網站開辟“愛問系統”等欄目,網站管理者既可以在其中設定題目,引導討論,也可開辟專區供大學師生拋出自己關心的問題,由全校師生自由答復,并可從中評比最佳答復,吸引廣大師生的關注,使之成為尋找解答大學生活困惑的重要平臺。

2.加強網絡制度建設和管理,規范理工科院校網絡輿論理工科院校應將建設完善的校園網絡運行機制和管理制度提到學校重大建設工程議事日程上來,自上而下,明確學校、學院、各部門等不同層面網絡建設的具體任務和職責,并注重上下建設理念和建設目標的一致性,用一體化的運行機制和嚴密的管理制度來規范網絡信息的和輿論上的引導,使高校網絡教育具有一致性和全方位性,提高教育引導效果。

作者:馬云霞 張軍成 單位:蘭州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人成在线观看|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在线观看福利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旧里番yy6080|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狠狠色先锋资源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进击的巨人第五季樱花免费版|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91中文字幕在线| 大地资源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一级片在线播放|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欧美国产人妖另类色视频|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下|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凹凸| 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白嫩美女在线观看| 2016天天干| 国产黄视频网站|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女人18片毛片60分钟|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免费不卡| 抽搐一进一出在深一点|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最新中文字幕av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欧美成人在线影院| 亚洲欧美综合乱码精品成人网| 牛牛在线精品观看免费正|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网站| 精品无人区麻豆乱码1区2区| 国产一区二区电影在线观看| 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免费福利红片| 麻豆果冻传媒精品二三区|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久久久| 国产激情视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