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5G移動通信網絡優化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5g移動通信作為當前最為先進的無線網絡技術,其可以有效地提升移動通信傳輸速度,但是也存在一些重要缺陷,比如穿透力弱、基站覆蓋范圍小等,因此需要采用多種模式的網絡優化技術,進一步分析網絡覆蓋薄弱環節,提高5G移動通信傳輸性能。
【關鍵詞】5G;移動通信;網絡優化;無縫覆蓋
一、引言
目前,隨著智能手機、4K高清視頻、手機游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普及,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期望移動通信能夠提供更高的帶寬,傳輸更多的數據資源,因此在TD-SCDMA、TD-LTE等技術的基礎上,通信學者提出了5G網絡技術,引入更加先進的以設備為中心的系統架構,基于毫米波、海量MIMO、智能設備和機器對機器(M2M)等顛覆性技術,實現了高達數十G的帶寬資源,能夠高速傳輸數據[1]。但是,5G網絡也存在一些缺陷,如穿透建筑物、地鐵涵洞等障礙物的能力非常弱,因此為了保持5G網絡無縫覆蓋實現數據連續傳輸,需要采用先進的組合優化技術,強化數據通信的可靠性、連續性。
5G網絡面向未來可以為用戶提供4K超高清、3D和沉浸式視頻,因此就會要求數據傳輸速率的更高更強,增強現實、在線游戲、云桌面的并發用戶數以億計,不僅對通信上下行的帶寬數據提出要求,還會對傳輸響應時間的要求更高,亟需引入更加先進的通信技術。另外,目前車聯網、物聯網的發展,也促進了客觀世界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信息傳輸,不僅涉及家庭用戶,還涉及各類型行業用戶,比如智能家居行業、智能農業行業、環境保護監測、國家智能電網等,都需要5G網絡支持海量的設備接入[2]。移動醫療作為5G網絡的應用領域,其需要毫米級的精準數據傳輸,幾乎沒有任何的時延才能夠滿足醫療診斷、手術治療等需求。5G網絡還可以為用戶提供一個安全機制較高的通信渠道,滿足當前互聯網金融、政企單位安防監控、無人駕駛車輛安全行駛的極高安全需求,也可以提供功耗更低、更加綠色環保的移動通信網絡,延長5G移動通信的電池續航時間,具有重要的意義。5G網絡采用傳統的優化方式雖然可以解決一些問題,但是目前面臨的通信環境更加復雜,室內網絡覆蓋深度交叉,室外網絡存在漏洞等,造成信號損失非常嚴重,因此需要采用多種優化方法彌補缺陷,保障通信正常[3]。
三、新型5G移動通信網絡優化技術研究
5G移動通信目前已經從“網絡為中心的覆蓋容量規劃”走向“云化和用戶為中心的體驗規劃”。因此,5G移動通信網絡接入用戶和設備更多,可以采用多種組合網絡優化技術,進一步提升無縫覆蓋能力。5G移動通信組合優化技術包括語音話務負載均衡優化,移動信號干擾控制優化、覆蓋優化。這樣就可以估算5G移動通信網絡規模,利用WINSRND工具輸出覆蓋半徑、單站容量、所需站點數、基站配置等初步網絡配置信息,同時可以仿真設計,輸出5G移動網絡基站覆蓋效果,提高小區容量,完成5G網絡參數規劃。
3.1語音話務負載均衡優化技術
5G移動通信環境呈現出人群密集、規模集中等特點,因此5G網絡就會面臨超載現象,導致一些用戶無法享受很好的語音話務通信服務,此時就需要利用網絡基站運行狀態評估軟件,分析基站容量是否超載、信號的傳輸性能是否需要提升和改進,科學合理地分配各個基站之間的通信任務量,提升5G移動通信的工作效率。
3.2移動信號干擾控制優化技術
5G移動通信網絡面臨的干擾因素非常多,除了常規的高樓大廈,還有各類型的電磁設備,比如中央空調、管網設備等,5G通信系統自身系統受到外界干擾影響,5G移動網絡信號就會產生中斷,因此可以使用干擾控制技術,實時評估基站周邊及覆蓋地區的電磁干擾情況,使用先進的屏蔽器、增大基站發射功率,解決干擾,確保5G移動通信信號全覆蓋。
3.3覆蓋優化技術
5G移動通信最為關鍵的優化技術就是覆蓋優化,無線網絡是否能夠良好運行全部依賴于信號是否無縫覆蓋。5G移動通信網絡復雜通信環境部署基站存在兩個矛盾,如果網絡信號覆蓋范圍太小,就會存在嚴重的盲區;如果覆蓋范圍太大,信號之間又會產生干擾,因此利用覆蓋優化技術,可以首先了解基站周邊的地理環境,調整智能天線的方位角參數和發射功率,有效優化信號的覆蓋范圍。
四、結束語
5G移動通信網絡引入了更多的先進技術,比如SON、D2D、異構超密集部署分析等,但是由于技術本身存在缺陷,因此可以采用組合優化技術,進一步發現潛在的網絡通信漏洞,然后集成多種網絡通信優化方法,進一步解決5G網絡無覆蓋或弱覆蓋問題,實現無縫覆蓋。
參考文獻
[1]劉一萱.5G移動通信發展趨勢與若干關鍵技術研究[J].電腦迷,2017(10):112-113.
[2]曾慶博.5G移動通信網絡關鍵技術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7,19(19):114-115.
[3]林淑君,唐俊華.5G網絡中D2D通信模式選擇和資源優化算法[J].通信技術,2016,49(1):56-61.
作者:張濤 王法權 單位:山東省郵電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