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人工智能下的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范文

人工智能下的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工智能下的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人工智能下的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作為集高智能與高技術創新于一體的高技術產業越來越成為各國提高國際競爭力的關鍵產業,而增加高技術產業競爭優勢的關鍵即提高其技術創新能力,進而實現更高的智能性。本文主要研究了科研經費、人力投入、產業聚集度和固定資產投資額四個因素對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最終得出科研經費與人力投入對創新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而產業密集度與固定資產投資額達到一定程度以后將不會影響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結論,并基于此結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人工智能;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影響因素

1研究背景

人工智能逐漸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而高技術產業集知識和技術于一體,成為人工智能的變革焦點,更成為各國經濟的發展重點,也成為各國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從1995年到現在,我國先后出臺大量與高技術產業相關的政策,旨在為高技術產業發展提供全面的保障與支撐。隨著我國對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投入逐年增長,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有很大提升,技術創新成果豐碩,專利申請授權數量、主營業務收入呈逐年增長的趨勢,人工智能在高技術產業的應用逐漸趨于成熟。但是我國的高技術產業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應繼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增強智能性,推動我國高技術產業在人工智能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實現更好更快的發展。

2文獻綜述

關于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研究較多,孫靜娟等(2007)對近幾年我國高技術產業高速穩步發展的狀況進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我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建議;黃曉懿(2008)認為高技術產業作為將高新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承載體,已經成為現代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源泉和國際競爭的重要陣地,并基于DEA的Malmquist生產率指數方法分別分析和評價我國高技術產業及其各行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鄧路(2010)運用隨機前沿生產函數對我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效率進行實證度量,認為內資企業技術創新效率起點較低,并且只有內資企業技術創新水平得到提高,才能從根本上帶動我國高技術產業整體技術創新水平的持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是決定高技術產業能否獲取競爭優勢,進而影響智能性的動力源泉,本文將重點研究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有針對性地提高我國技術創新能力,增強高技術產業競爭優勢和智能性,最終達到實現我國經濟的更快更好發展的目的。

3高技術產業概況

高技術產業是指用當代尖端技術生產高技術產品的產業群,其中尖端技術指人工智能、知識工程、智能機導等技術,是新一代生產力的代表,將導致智能革命。國際上對高技術產業的衡量主要有兩個指標: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要在5%以上;研發人員投入強度在30%以上。因此高技術產業不同于一般的制造業,是高技術化的產業,不論其生產過程,還是最終產品都擁有足夠的高技術含量。

3.1高技術產業范圍

技術創新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所發揮作用越來越突出,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隨著技術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高技術產業內容經過不斷的刪除、新增、分離、合并,分為以下六類:醫藥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醫療儀表制造業,信息化學品制造業。這六類產業擁有我國的尖端技術,是決定我國經濟長遠發展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力量。近年來我國的高技術產業不斷發展,收入逐年增加,且占GDP的比重也在不斷上升,即便在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高技術產業收入也達到GDP的15%,可見高技術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大力發展我國的高技術產業是經濟新常態下的重要舉措。

3.2高技術產業特點

3.2.1高技術產業科技含量高,屬于知識、技術密集型產業高技術產業的突出特征為擁有大量的專利申請和授權數,以此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與智能性。2000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專利申請數是2245件,2017年高技術產業專利申請數是158354件,不到二十年,我國高技術產業專利申請增長了70.5倍;2000年我國高技術產業有效發明專利數是1443件,2017年有效發明專利增長到306431件,是2000年的212倍。專利申請與授權量大幅增加代表著我國高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大量的專利使我國的高技術產業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成為知識和技術越來越密集的產業。

3.2.2高技術產業是高投入、高風險性、高收益性產業高技術產業作為擁有尖端技術產業的產業群,需要不斷的研發更加尖端的技術,使自身在國際中具有競爭力,其本質即高智力的投入和新知識的產出。因此不可避免的要投入大量的科研資金,2000年高技術產業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為111億元,2017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增長到2644.7億元,增長了23.8倍。毋庸置疑,與高投入相伴的一定是高風險,在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與生產初期,充滿了不確定性,一但不被市場與消費者所接受,則將面臨高額的投入付之東流,但是如果被市場和消費者所認可,則意味著這將帶來巨大收益。根據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可知,2000年高技術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為10033.7億元,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增長到了159375.8億元,投資回報率遠遠超過傳統產業,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3.2.3高技術產業具有高集聚性高技術產業具有高聚集性,我們通常用企業的個數來衡量產業的聚集程度,2000年我國的高技術產業共擁有9758家企業,到2017年企業數上升到32027家,增加了22269家。高聚集性既可以促進區域創新資源集中,形成良好的區域創新環境和創新網絡,為企業快速并低成本的獲得創新資源創造條件,從而推動區域的技術升級;還可以形成知識溢出,為集聚區內的企業提供技術創新所需的知識資源,減少企業技術學習的成本,促進企業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從而推動區域整體創新水平不斷提高。

4模型設立與分析

4.1變量選取

研究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因素是十分必要的,本文考慮的影響因素包括科研經費、人力投入、產業的集聚度以及固定資產投資額,這些因素都將對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產生一定的影響。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用專利授權量(Y)來衡量,專利授權量是行業研發投入的一種知識型產出成果,最能體現行業技術創新的價值,專利授權量越多代表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越強;科研經費(X1)用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來衡量,可以比較直觀的反映企業在經濟上對技術創新活動的支持力度;人力投入(X2)用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折合全時當量來衡量,能夠體現研究與試驗發展活動過程中人員投入的強度和實際水平;產業聚集度(X3)用高技術產業企業數來衡量,企業個數越多代表產業聚集度越高,將產業聚集度考慮到影響因素中是因為產業集聚的一個重要外部經濟效應就是知識溢出效應,通過聚集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研發成本,提高技術創新產出;固定資產投資額(X4)被很多學者忽略,其實其對產業技術創新的影響是明顯的,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需要大量的儀器設備投入為支撐,是技術創新必備的條件。

4.2模型建立

本模型從科研經費(X1)、人力投入(X2)、產業聚集度(X3)和固定資產投資額(X4)四個因素出發,研究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Y)。設模型為:取1999年到2016年的相關數據,做OLS分析,得到如表1所示結果。根據回歸結果可知,R2接近于1,所以方程的擬合優度較高,科研經費(X1)取對數后的參數是0.636145,且在5%的水平下顯著,即科研經費(X1)每增加1%都會使專利授權數增加0.636145個百分點,因此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必須依賴于科研經費的大量投入,足夠的科研經費為技術創新提供堅定的經濟基礎;人力投入(X2)取對數后的參數是1.232867,且在1%的水平下顯著,人力投入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更明顯,人力投入每增加1%,專利授權數會增加1.232867個百分點,從另一方面反應出我國科技人才的缺乏,要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必須將科技人才的培養放在首位;用企業數來衡量的產業聚集度(X3)對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并不顯著,產業聚集度對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影響,所以將高技術產業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企業聚集度的影響并不是很理想;固定資產投資額(X4)對技術創新的影響也不是很顯著,因為我國的高技術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投入足夠的固定資產,有些企業甚至出現重復建設,資源浪費,再繼續增加投入將對技術創新的影響越來越小,因此我們不能盲目的增加固定資產的投資,應結合某一特定產業的具體情況決定投資額。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也可以用新產品銷售收入來衡量,技術創新的主要目的是研發新產品,新產品銷售收入不僅代表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更代表技術創新的結果,這對高技術產業的長遠發展是更有利的。根據圖2,從1999年到2016年,我國高技術產業的新產品銷售收入一直呈現上升的趨勢,1999年時新產品銷售收入是1525.7萬元,2017年我國的新產品銷售收入增長到4.4億元,是1999年的28.6倍,在不到二十年間,我國高技術產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機出現時,也沒有阻礙其發展,只在2009年時保持低的增長速度,隨即便恢復技術創新能力。基于技術創新能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的高技術產業發展迅猛,使我國在國際中的競爭力不斷增強,真正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

5結論

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在人工智能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我國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逐步提升,高技術產業已發展壯大為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先導產業。2017年3月我國已建立157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為了促進高技術產業更好更快發展,基于影響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影響因素,提出以下建議:①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和固定資產的有效投入。高技術產業作為我國技術創新的主體,應加大技術的創新與運用,帶動相關產業的創新發展,足夠的資金是必備條件,企業應增加內部的科研經費投入,政府也應該竭力解決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過程中的資金瓶頸問題,而我國政府的科研經費大部分都投入到高校與科研院所,缺乏對高技術產業創新重要性的認識,高技術產業的成果轉化率遠遠高于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應增大對其科研投入,如建立穩定的財政撥款支持機制,保障企業技術創新的財政支持,同時通過財政撥款優化技術創新結構,優先扶持具有核心意義和戰略意義的自主創新;企業向銀行借貸款時,政府也要做好中間工作,搭建橋梁,為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公平公正的融資環境。另一方面,固定資產對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是十分重要的,但企業和政府不能盲目的進行固定資產的投資,杜絕重復建設,資源浪費,應結合每個企業和每個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投資,太少或過多的投資都會阻礙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②加強科技人才的引進與激勵機制。科技人才是高技術產業的主心骨,實現技術創新必須依賴科技人才,因此引進科技人才是高技術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而在當前智能化背景下,掌握云技術與大數據的科技人才更是關鍵,政府和國家應加大對這類人才的培養。從政府的角度來說,應該通過不斷地完善科技人才的培養、引進和激勵機制來發揮人才對技術創新的重要作用,大力培養一批高層次技術創新型人才;從國家層面來說,實施技術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制定人才培養規劃,創造優厚的條件,加快對海外優秀技術性和科研型人才的引進,建立有利于激勵技術創新的人才評價和獎勵機制;企業也應建立股權激勵機制,加快創新型技術人才向企業聚集。③強化專利的保護與運用意識。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能力主要表現為專利的授權量,雖然近年來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在不斷上升,但我國對于專利的保護意識仍然比較薄弱,侵權行為仍然存在。加強專利保護意識,使每個人的智力財產都得到有效保護,激發大眾的創新創造意識,營造人人創新、人人保護的良好氛圍。另外專利的運用意識也比較薄弱,因此用專利授權量來衡量高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存在偏差,很多專利得到授權但沒有投入運用,僅僅處于擱置狀態,因此高技術產業應加強專利的應用,克服運用過程中遇到的一切難題,使每一項專利都實現其價值。放眼我國的知識產權現狀,重申請輕運用的心態更加普遍,導致我國的知識產權大而不強的處境,專利作為一項無形財產,只有投入使用,才能實現價值,否則只能是一紙空談。小到高技術產業一個產業,大到整個國家,必須重視專利的保護與運用,使專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帶動我國經濟更快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靜娟,戴忻.對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評價分析[J].特區經濟,2007(12):32-34.

[2]黃曉懿.我國高技術產業R&D績效研究[D].四川農業大學,2008.

[3]鄧路.基于技術創新視角的高技術產業發展戰略研究[D].南開大學,2010.

[4]夏斌武.自主創新與高技術產業生產率增長的關系研究[D].浙江財經大學,2015.

[5]劉青會.技術創新對我國高技術產業競爭優勢影響的研究[D].浙江財經大學,2016.

[6]洪嵩.政府R&D資助、企業R&D投入與高技術產業創新效率的關系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

[7]董潔.高技術產業創新發展評價及其戰略研究[D].江蘇大學,2010.

作者:陰霞 張振宇 沈鵬 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2019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久久免费小视频|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的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8x国产在线观看|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日韩毛片无码永久免费看|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 永久免费视频v片www| 免费国产综合视频在线看| 美女黄频视频大全免费的| 国产又爽又粗又猛的视频| 日本在线观看a| 国产精品扒开腿做爽爽爽视频| 99热国产精品| 精品97国产免费人成视频| 国产免费一期二期三期四期| 五月婷婷一区二区|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 亚洲视频456| 国产高清免费的视频| A∨变态另类天堂无码专区| 久久99视频精品|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久久香综合| 污视频免费看软件| 人妻影音先锋啪啪av资源| 精品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观看| 成年人在线看片| 国产欧美色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xxxxx高清免费看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九九九|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国产麻豆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天下第一社区视频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