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力營銷現況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把市場營銷引入電力終端銷售的農電企業中,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透明的電力市場,是縣級供電公司改革和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新形勢下,找到電力市場營銷存在的問題,分析其形成因素,制定科學的電力市場營銷策略,堅持以市場化為導向,以滿足客戶需求為中心,以提高客戶滿意度和價值增長為目標,通過轉變觀念、改善網絡、引導消費等營銷手段,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電力服務,實現擴大銷售、開拓市場,以及社會效益與企業經濟效益的統一。
一、目前縣級電力市場特點1、存在的問題
(1)替代能源滲入,邊界市場競爭激烈隨著同網同價的逐步實施,老百姓在享受低電價的同時也在同煤炭、液化氣、天然氣、太陽能等替代能源進行著對比,電力邊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加之由國家補貼,在農村大力推廣的沼氣建設、小型流動式柴油機械的普及和天然氣、太陽能等快速進入尋常百姓家,進一步影響了控股(代管)供電公司電力市場的競爭能力。
(2)供電線路阻塞,卡住了電力市場70年代末80年代初,采取多元化辦電方式,科技含量、自動化程度低,主網單線輻射供電,電源支撐脆弱,終端客戶電壓質量低。迎峰度夏(冬)和農忙季節電網不堪重負,經常被迫拉閘限電或輪流供(限)電,致使有電送不出、客戶有電用不上的尷尬局面。
(3)行風問題猶存,優質服務面臨挑戰壟斷經營意識導致服務手段滯后、服務質量低下,服務態度生冷不同程度存在,而處罰的彈性系數、自由裁定量大。同網同價后,老百姓由關注電價轉變到了關注服務,對服務期望值和要求更高,總認為優質服務就是免費服務、無限服務,服務投訴、拒交電費、無理取鬧等現象經常發生,服務成本和壓力劇增。
(4)線損居高不下,企業增效前景堪憂網內配電變壓器中多是老式高耗能變壓器;400/220V配電線路平均供電半徑1500米以上,木電桿、破股線、鐵線比比皆是,綜合線損居高不下。
(5)金融危機蔓延,生產企業電量滑坡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劇了電費拖欠,而限電、停電又會造成售電量劇減。生產企業的市場疲軟與電力市場的惡性循環,是經營者必須面對和亟需解決的難題。
(6)產業發展失衡,電量增速緩慢近幾年,雖然進行了農網改造,居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人均用電水平仍處于較低水平。近5年,居民年人均生活用電量為56千瓦時,電力需求和電量增長的空間不大。
2、影響電力市場營銷因素分析
(1)市場觀念淡薄,缺乏危機意識長期以來,電力的供不應求,使員工無危機意識,服務水平、勞動生產效率低下,企業經濟效益始終在低水平盈利和扭虧之間徘徊。
(2)管理手段落后,不能適應形勢需要無論是供電技術手段、管理水平、法律手段以及經濟手段,都難以滿足商業化運營要求和電力市場的需要。電力銷售的抄、核、收全過程未能實現自動化,業擴報裝從客戶申請到報裝接電、客戶檔案和合同管理、報表分析、計量管理、抄表收費主要靠人工完成。
(3)售電價格不合理,電價調控機制不靈活在售電價格中,對收入低(農業、排灌、養殖)的用電實施優惠,且不惜虧本;用電量大的政府機關、個體戶、私營企業電價是生活用電的2-3倍,迫使這類客戶減少用電量或使用自備電源,加速了這部分電力市場的萎縮。同時,政府在招商引資中要求企業降低電價,以此來吸引外資,制約了供電企業的電力銷售和穩步發展。
(4)電力市場結構失衡,發供用信息不對稱電力市場中買方是多元體,而賣方是單一體。供電企業掌握著能源政策、電價構成等諸多信息,而客戶除了對供電方按服務要求公布的有關標準、報裝程序、電價等信息被動地有所了解外,對其它信息知之甚少。市場信息不對稱,發電企業、客戶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和不信任情結,使電力營銷處于被動狀態。
(5)管理隊伍整體素質亟待提高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不能適應企業的發展,人浮于事。加之對內缺乏完整的目標體系激勵考核機制,缺乏超前控制和同步控制的戰略意識,嚴重制約了電力市場的開拓。
二、縣級電力市場營銷策略
1、營銷管理戰略定位立足于“電網是基礎,技術是支撐,服務和管理是保障”的營銷原則,變“以產定銷”為“以銷定戶”,采取市場導向的管理模式,按照客戶對電力產品的需求,通過生產、輸送等環節的“問診把脈”,把符合客戶需要的合格電力交付于客戶,建立一個適應市場需求,充滿市場活力的市場營銷體系和機制。
2、提高“兩率”策略只有電網堅強,才能保證有電供得出。3-5年內,應抓住擴大內需、家電下鄉、災后重建、農網升級改造等機遇,以超常規思路破解電網“瓶頸”難題,按照電網“三步走”戰略目標和“一個電網一盤棋、全面規劃一張圖”的思路對電網進行科學規劃,將不同電壓等級的電網建設相統籌;加強入網設備管理和電網技術及隱患改造,保證電網安全、優質、經濟運行;加強電網二次保護及自動控制系統管理,定期分析電網安全運行情況,提高設備利用率;采取群防聯動,政企合作、企群聯手,完善人防、技防措施,加強電力設施保護,防止外力破壞,提高供電能力。
3、降損增效策略對線損實行線損分電壓、分線路、分臺區管理,定期對網損及臺區線損進行分析;定期開展營銷稽查和反竊電專項行動,堵塞營業管理漏洞,減少用電的“跑冒滴漏”;按照“分組補償、就地平衡”的原則,嚴格大客戶、入網電站功率因數考核,提高電網整體功率因數;優化電網運行方式,開展電網經濟調度,及時停運輕載或空載變壓器,防止“大馬拉小車”現象;加強戶表管理和集中改造,確保“秤桿子”準確,力爭“顆粒歸倉”;減小線路電阻和泄漏電流,提高電網絕緣水平;按小容量、密布點、短半徑原則,對配電網絡的布局和結構進行規劃、改造,按發熱的允許條件來設計配電網絡,合理選擇供電半徑、平衡三相負荷、減少變壓層次,盡量縮短接戶線距離。
4、拓展電力市場空間策略按照統籌兼顧、適度超前原則,建立電網項目動態、立體、聯動管理和長效的內外協調機制,做到“投產一批、開工一批、立項一批、儲備一批”;科學合理安排線路、設備檢修,提倡狀態檢修,零點檢修、帶電作業、適當延長設備檢修周期等,嚴格執行停電申請、審批制度,避免重復停電;發揮電價杠桿作用,對大工業客戶實行豐水期季節折扣電價,穩定工業用電市場;對居民生活用電實行峰谷電價,最大限度地刺激客戶的用電消費;通過電力扶貧共富工程,帶動農村電力市場的發展;積極探索小區、單位、街道、城鎮的光彩工程;密切關注國家重點發展的鐵路、公路、住宅建設等產業。
5、優質服務策略逐步形成大服務格局。建立上下游業務、流程之間的服務質量、服務滿意度考核機制,建立領導、部門服務機關、服務基層、服務窗口,窗口服務客戶機制;倡導下游業務是上游業務的客戶,流程下環節是上環節的客戶,逐步實現城鄉同網同價同質同服務;提高營業窗口服務的技術含量,拓展窗口服務功能,實行客戶前臺報裝、電話報裝、網上報裝和日常業務“一站式服務”機制;積極探索差異化服務機制,全面推行無差錯工作法;為涉及搶險救災的電力業務開辟綠色通道,積極推進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工程、“95598”進農村工程、方便用戶繳費工程、共產黨員服務進社區活動、減少停電行動;加強營銷現代化建設,建立為市場營銷服務的商務信息技術支持系統,給客戶提供快捷的服務。
6、形象營銷策略大力宣傳電力商品使用安全、經濟、可靠、潔凈、方便、高效的優越性,在客戶中形成宣傳的累積效應,定期召開新聞會、用電知識講座、安全知識講座、義務咨詢等活動,增加消費者對電力商品使用舒適、安全、高效、清潔的認同;主動接受群眾監督和新聞媒體監督,定期召開行風監督員座談會,設立網上電力客戶意見專欄,針對客戶的意見、建議或抱怨,提供有針對性的營銷服務或制定有效的失誤補救措施,消除客戶的各種抱怨;大力開展結對幫扶,搞好電力惠民、脫貧行動,積極參與和贊助希望工程、抗災救災、留守學生之家,對社會上需要幫助的困難戶、五保戶提供特別的服務等社會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幫助廣大群眾排憂解難,使全社會都感受到供電企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7、營銷隊伍建設策略通過開展感恩、誠信、責任、職業道德、理想信念等主題教育活動,從思想深處消除作為壟斷企業員工的優越感;按“三位一體”的培訓模式,通過內訓、外培、學歷教育、以師帶徒等教育培訓方式,按照“用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重點解決人員“會不會、執不執行”的問題;全面推進崗位準入培訓,通過舉辦營銷知識講座、專題論壇、演講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營銷觀念深入人心,使員工隊伍的素質和營銷技能不斷提高。電力營銷管理的最終目的在于增供擴銷、提高企業經營質效、構建良好的電力品牌形象,其路徑在于有一個堅強的電網和科學的營銷戰略做支撐,其動力在于有一支高素質營銷隊伍和不斷深化服務內涵并持續創新。增強感知形勢的敏銳性、謀劃戰略的科學性、制訂措施的協調性,在營銷策略上辟新路、在營銷手段上出實招,促進縣級供電公司科學、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