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審計案例下的財政投資工程項目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2014年8月初,廣東省B市審計局作為清遠市首個推行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異地同步審計的試點縣之一,被A市審計局授權對《C縣L鎮黨委書記梁某某同志和原鎮長陳某某同志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B市審計局領導班子積極研究部署,多次開會研究如何做好此次異地審計工作。會上多次強調要講究審計方法、講究工作效率,高質量的完成此項審計任務。作為此次的主審人員,自然要花多心思在此項目上。感觸較深的是在實施審計方案內容之一的——“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重大項目的研究決策及建設管理等情況”審計時,發現建設項目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
關鍵詞:
一、背景
2014年8月初,廣東省B市審計局作為清遠市首個推行鄉鎮(街道)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異地同步審計的試點縣之一,被A市審計局授權對《C縣L鎮黨委書記梁某某同志和原鎮長陳某某同志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的審計,為順利完成A市審計局的授權任務,B市審計局領導班子積極研究部署,多次開會研究如何做好此次異地審計工作。會上多次強調要講究審計方法、講究工作效率,高質量的完成此項審計任務。作為此次的主審人員,自然要花多心思在此項目上。感觸較深的是在實施審計方案內容之一的——“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重大項目的研究決策及建設管理等情況”審計時,發現建設項目管理存在的一些問題。經審計,C縣L鎮國土所辦證大樓工程于2011年10月26日經C縣發改〔2011〕101號批準立項,工程建筑面積513.2㎡,批準總投資48.7萬元,資金來源為上級補助及鎮政府自籌。該工程于2013年3月通過工程結算,在工程建設期內,由于壓板試驗結果不符合設計要求、增加陽臺走廊、防盜網及材料和人員工資有所上漲等因素,導致工程實際投資額62.79萬元。
二、審計方法以及審計發現的主要問題
審計組采用審閱法審閱項目的有關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批復、規劃設計文件、增加工程簽證記錄、會議記錄、合同、預算及結算等資料,通過比對分析、核對和計算,發現該項目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超概算初步問題,然后再約談項目建設時期相關責任人,進一步了解工程當時所處的實際情況及當時的建設情況,經進一步證實后將審計初步認定的事實問題向各位領導陳述。在確鑿的事實面前,L鎮主要負責人分別同意審計人員的分析和承認在工程項目管理方面存在問題。最后審計組在對該工程的財務、施工等方面資料審計后作出審計發現存在問題定論:C縣L鎮國土所辦證大樓工程實際投資超過原批復概算的28.93%,并未向主管部門及C縣發展和改革局申請辦理調整概算手續。
三、分析
C縣L鎮的做法違反了《清遠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暫行辦法》(清府辦〔2011〕64號)第四十四條“采用直接投資、資本金注入方式的投資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需調整項目概算的,由項目單位提出調整方案,按規定程序和權限報原概算審批部門批準。市級政府投資項目因超出原設計范圍的重大變更、重大自然災害、國家重大政策性調整等引起項目總投資增加,超過項目概算的,按照下列方式辦理:(一)超過項目概算10%或者超過300萬元的,有項目單位報市投資主管部門,經征求市財政等有關部門意見后,由市投資主管部門審核,報市人民政府批準。.....”的相關規定。
四、處理
根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第九條“單位和個人有下列違反國家有關投資建設項目規定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三)違反規定超概算投資;”的規定,B市審計局責成C縣L鎮立即改正,今后應嚴格履行基本建設項目報批程序,完善工程報批手續,堵塞工程管理漏洞。L鎮態度誠懇,并做出承若積極配合整改,L鎮立即組織有關人員到當地主管部門及發改局并就此事進行的協調,但因項目建成使用至今已有一定的時間,當年經辦的L鎮和C縣發改局的一些當事人幾經輪換,以致未能向發展和改革局補辦申請調整概算的手續,L鎮表態今后政府投資項目將嚴格執行基本國家建設程序。
五、工程超概算的原因分析
通過此次對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重大項目的建設管理等情況審計,結合以往審計項目的經驗,本人認為工程項目超概算且未履行申請調整報批手續的現象普遍存在,而且屢查屢犯。由于不同的工程建設項目,其自身性質和建設期所處的時間不同以及其他各種因素的影響,造成概算調增的因素也不盡相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因素:1.項目決策階段不深入;2.工程設計變更;3.概(預)算漏項;4.工程簽證;5.增加概算外項目;6.材料設備價差;7.工人工資提高;8.管理體制不健全與管理人才缺乏等。以上原因的存在是造成當前預算超概算問題的根源。
六、啟示
通過對“政府投資和以政府投資為主的重大項目的研究決策及建設管理等情況”審計,發現L鎮工程項目管理方面存在的工程項目超概算且未履行申請調整報批手續的問題,結合以往審計項目經驗并結合此次審計發現問題及分析成因,得出以下啟示,供大家參考:1.項目審批部門存在“只批不管”的現象,項目是批準了,但建設過程中缺少一定監管,造成建設單位超概算現象,建議主管部門及發改部門應加強項目中期的檢查監督工作,防止建設過程中的違規問題出現。2.今后,凡需調整規模超過項目概算10%或者超過300萬元的,需報市投資主管部門,經征求市財政等有關部門意見后,由市投資主管部門審核,報市人民政府批準。3.建設單位應嚴格設計變更和施工簽證的管理。從根本上解決當前設計變更和簽證管理的混亂狀況,重大設計變更、簽證堅持先報批后實施的制度,才能從源頭抵制隨意變更設計而帶來的超概算、超預算現象。4.建設應加強項目決策階段的管理,建立完善的投資責任制。為避免概預算超支的問題出現。必須嚴格規定工程建設項目法人單位,各級政府部門和勘察設計單位、項目咨詢單位的責任和義務。5.強化工程設計與造價人員協作機制。提高工程造價管理人員積極主動參與意識,設計前期就要同設計人員一起參與現場情況的調查,掌握現場情況,為準確編制“三算”做準備。尤其概(預)算人員還應不斷加強自身能力的培養,學習涉及本專業有關方面的知識,積累經驗,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
七、結束語
總之,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程建設項目處在高速發展階段,經濟要發展,建設少不了,要有效控制工程造價,減少浪費,要力求做到:決算不能超過預算,預算不能超過概算,概算不能超過估算“這三算”,就能很有效地控制建設不超規模,做到能按概算批準的有效進行,同時也要靠不斷改進造價管理方法,改善造價管理制度,提高造價管理水平,才有有效減少和避免工程建設中超概算的問題。
作者:王衛平 單位: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