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稅務會計財務會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英、美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已經把稅務會計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中分離出來,成為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會計分支。在我國,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稅務會計和財務會計仍然融為一體。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會計制度改革的深化,這種會計模式的弊端日益顯現出來,唯一解決的辦法是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將稅務會計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
一、國際稅務會計運行模式比較
從國際范圍來看,稅務會計的運行模式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以美國、英國為代表的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相分離的會計模式
美國的會計制度是以“公認會計準則”(GAAP)的形式存在的。在會計準則的制訂與實施上,強調靈活性和可選擇性,會計準則只是提供原則性指導,會計人員可依據實際情況結合個人專業判斷來選擇最合適的方法。英國與美國在會計模式的選擇上有許多共同的背景,所以在所得稅模式的選擇中,英國與美國同屬于分離型的代表。
2、以法國為代表的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相統一的會計模式
法國是以政府稅收利益作為需求的所得稅會計模式的典型。該模式下強調公司應按“納稅的需要”提供會計信息,公司所編制的會計報表必須遵守稅法的規定,亦即必須與稅務報表一致。公司賬簿中不允許存在任何與稅法規定相違背之處。
3、以日本為代表的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盡量協調的混合式
日本的會計模式強調會計為企業管理服務,其財務會計準則制定的宗旨就是要促進企業會計方法的統一。但會計準則只是商法、證券交易法和稅法的補充,這也就使得日本的稅務會計表現為依據稅法對商法和證券交易法規范的財務會計進行調整的會計。
二、稅務會計模式差異的原因分析
不同的國家,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會計模式,在這些因素中,以下因素起主導作用:
1、從企業組織形式上看,美、英企業組織形式以股權分散的股份制企業為主,遵循公認會計準則,財務會計的主要目標是為投資人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而法國企業的組織形式以小型家族企業為主,但國有企業幾乎壟斷了交通、能源、通訊、運輸等重要的國民支柱產業,德國的公司大部分由銀行控制或擁有,政府在投資領域起著重要作用,這樣就決定會計首要目標是滿足國家對稅收管理的需要。
2、從法律體系上看,美、英屬于普通法系的國家,真正起作用的不是法律條文本身,成文法是對普通法的補充,適用的法律是經過法院判例予以的解釋,法律對經濟活動的規定比較籠統,約束比較靈活寬松,作為法律之一的稅法也不例外。法、德屬于大陸法系國家,這種法律體系的特點是強調成文法的作用,在結構上強調系統化、條理化、法典化和邏輯化。
3、從會計監管體制看,美、英的會計監督體系屬于民間的,像美國的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為自律機構,公司的會計行為會計活動,不是由政府動用法律去干預而是要由會計準則去規范。法、德的會計體制是行政型的,政府在會計管理中力量相對強大,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由政府部門牽頭制定,像法國體現企業會計準則的“會計總計劃”由國家會計委員會制定,該委員會由政府組織與控制,在企業會計信息處理原則上主要是維護政府的利益。
三、中國單獨建立稅務會計必要性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是經濟和會計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當環境具備、條件成熟時,稅務會計必然會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目前我國宏觀經濟條件逐步形成,現代企業制度逐步建立,國家稅收的職能作用逐步穩定,稅務會計從財務會計中分離出來已成必然。
1、市場經濟的發展是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原動力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資本市場的活躍,股份制將成為我國主要的企業組織形式,投資人和潛在投資人對會計信息需求不斷增加,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將成為會計信息量的首要特征,客觀、真實、公允地表達會計信息是會計工作的首要目標,作為會計工作規范的會計準則,必須順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面向投資者,而不是面向政府屈從于稅法的安排。
2、會計國際化進程的加速推動了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
隨著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改組的完成,國際資本市場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會計國際化進程有加速的趨勢,特別是美國主導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后,會計準則的國際化趨同已是大勢所趨。
3、我國的稅制改革需要建立單獨的稅務會計
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改革和稅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的分離成為客觀現實的需要。只有二者的分離,才能使財務會計保持其規范性、完整性和穩定性,才能更好地防止和減少企業的偷稅、漏稅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