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碳經濟綠色會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綠色會計的含義
綠色會計是一個新興的概念,又稱為環境會計,是以貨幣為最主要的計量單位,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對環境污染、開發、防治等支出成本進行計量和記錄,同時對維護環境和進行開發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進行科學化、合理化地計量和評估,進而實現對環境績效以及相關活動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全面評估的新興學科和方法。綠色會計在發展過程中綜合運用經濟學和會計學的相關知識,以科學有效的價值管理為手段,進而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相統一的最終目的。作為會計學的延伸與發展,綠色會計是會計理論與環保問題相結合而催生出的,其與現代意義上的會計學具有很多的相似之處,但是由于環境和資源利用等問題,致使綠色會計具有差異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綠色會計在經濟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義。
(一)綠色會計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低碳經濟背景下,綠色會計的發展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其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主要有如下幾方面的原因:首先,綠色會計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對其研究有待于進一步深入,其不同于傳統的企業會計,這對我國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其次,綠色會計因其實施的效果需要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才能顯現,我國絕大多數企業都是以追逐利潤為主要目的,其不惜以資源耗費和環境污染為代價換取經濟利益,很多企業并沒有真正實施綠色會計的計量與評估,這給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帶來了困難;最后,低碳經濟下的經濟總量仍然是目前衡量我國各級政府績效的重要標準,地方政府為了實現經濟效益的增長,往往忽視低碳經濟綠色會計的作用,一味追求經濟增長,其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的動力很小。基于以上幾方面的原因,我國綠色會計在發展與應用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困難。
(二)綠色會計重視程度不夠。
綠色會計以宏觀經濟作為發展理念,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社會影響進行綜合評估,其本質是以環境保護為視角實現經濟的健康發展,而不是主要計量企業的經營績效。其在關注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環境保護,目前對綠色會計的重視程度不夠的原因主要來自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我國經濟在取得如此高的成就的同時是以能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為代價的。長期以來,政府和企業并沒有真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味追求經濟的高效增長而忽視環境保護,綠色會計更加注重環境效益,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必須要使得政府和企業支出額外的資金,這是企業和政府不愿看到的,兩者并沒有真正地將綠色會計運用到經濟發展上,對其沒有真正的重視。
(三)綠色會計的實施缺乏規范與完善。
我國目前對綠色會計的研究遠遠落后于先進國家,在相關制度設計與實施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之處,這使得在日常的會計實務中沒有完全對綠色會計的要素進行規范,相關的制度與準則很不到位,其實施存在一定的困難。首先,企業的會計行為具有信息不完全性,沒有對外披露所有的會計實務,這就很難對其行為進行約束和規范;其次,目前相關性的法律法規還處在醞釀期,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綠色會計的實施,保障力度不夠也是其難以全面實施的重要原因;最后,在現有的法律基礎上,很多企業往往忽視環境效益而只追求經濟利潤,其在一定程度上漠視與綠色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這也給綠色會計的推行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四)綠色會計的信息披露缺乏監督。
對綠色會計信息的披露進行嚴格的監督是保證其順利實施的重要方法,但是目前我國相關的監督機制很不健全,企業出于自身的經濟利益,在進行會計信息的披露時缺乏一定的科學性、真實性與公允性。由于信息不完全性,社會大眾與政府部門很難對其披露的信息進行深入地有效監督,使得很多企業能夠隱瞞會計信息,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操作空間,綠色會計的信息披露監管的失效,導致綠色會計的發展受阻。
三、推行綠色會計的措施
(一)完善綠色會計相關的法律法規。
法律法規的完善是保證綠色會計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全面推行綠色會計的同時必須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各級政府部門要通力合作,將綠色會計的核算與監督機制納入《會計法》當中,以法律的形式來確定和鞏固綠色會計的作用和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同時,要進一步制定和實施綠色會計準則和相關的法律制度,將經濟發展過程中與環境相關的因素全部列入會計要素中。設立專門的相關性的綠色會計制度,對相關的法律制度進行一定的拓展,確保綠色會計在實施過程中有強有力地法律法規作為保障。
(二)加大綠色會計的宣傳、執法力度。
綠色會計作為新興科學,還沒有在社會中被廣泛地運用,人們對其的認識度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其執行力度較一般的企業會計較小。在推行綠色會計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加強對綠色會計的宣傳與執法力度。一方面,要通過對政府、企業和社會大眾進行綠色會計知識的普及,使其充分認識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的嚴重性,以及綠色會計實施之后對于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綜合效益,使得全社會增強對綠色會計的認可度;另一方面,在既有的相關法律制度的前提下,要加大綠色會計實施的執法力度,要以嚴格的法律保障其順利實施,對于沒有實施綠色會計核算的高污染、高耗能企業進行嚴格的處罰,使其充分認識到實施綠色會計的重要性。只有從宣傳和執法兩個角度共同出發,才能使綠色會計得以快速的推行。
(三)逐漸統一綠色會計的實施規范。
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具有很大的差異,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指數也具有很大的不同性,這使得我國在實施綠色會計核算時的難度進一步增加,其實施規范的制定具有很大的困難,因此必須要在綜合經濟發展與環境效益的基礎上逐漸統一綠色會計的實施規范,在全國各地區各企業實行統一的綠色會計實施規范,比如在對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進行對比分析時要參考統一的標準,依據統一的原則,在相關的政策法規的指引與保障下逐步全面開展綠色會計,以保證經濟社會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
(四)加強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督。
企業的目的是盈利,其對外界披露的會計信息經常不全面或不真實,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但是對社會大眾來說,他們要求企業必須對其所披露的信息保證真實性、科學性和合法性。要通過國家會計師事務所等部門企業的專項環境進行嚴格的審計與計量,強化綠色會計監督的職能,保證企業的發展全面考慮環境效益,進而保證綠色會計信息披露制度不斷趨于完善,滿足社會公眾對綠色會計的要求,強化企業的發展意識,促使企業以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并重的方式實現長期發展。雖然綠色會計制度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重要作用,但是綠色會計作為新興科學其知名度不高,發展面臨著很大的困難。在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不斷加重的當前,必須要重視在經濟發展中保護環境,因此推行綠色會計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推行綠色會計必須從企業和政府兩方面出發,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保證綠色會計的順利實施,將綠色會計全面運用到企業和政府的經濟行為中,加強其會計監管職能。只有這樣,才能使得政府和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重效益。
作者:任慧慧單位:綏化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