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淺談新聞記者職業道德修養建設范文

淺談新聞記者職業道德修養建設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新聞記者職業道德修養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淺談新聞記者職業道德修養建設

摘要:新形勢下,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缺失是我國新聞業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本文首先對新聞記者職業道德失范行為的表現形式作出總結,分析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缺失的原因,同時提出解決措施。

關鍵詞:新聞記者;職業道德;道德失范

新聞報道是社會大眾接觸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新聞報道的質量、真偽會對社會公眾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而影響新聞質量的主要因素除了新聞記者本身的專業能力外,還有其職業道德。在新時代下,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發生了改變,因此對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聞記者需要承擔起社會責任。

一、新聞記者職業道德修養缺失的表現形式

(一)有償新聞

近年來,直接或者間接有償新聞的現象層出不窮。有償新聞主要是指被報道事件主體通過向新聞記者支付多種名目的金錢,讓新聞記者為其作不實報道,主要是指新聞廣告化或者廣告新聞化,為新聞“冠名”。甚至還出現了一種新的第三方利益者,如曾經的陳永洲事件,記者陳永洲接受第三方主體的金錢利益,在未經核實和考察的情況下,連續發刊中聯重科涉嫌虛假銷售,發表文章多達14篇,嚴重損害了企業的商業名譽。新聞記者利用自己的媒體宣傳渠道以及公眾對新聞報道的信任,收受金錢,欺騙受眾,實質上也屬于一種權錢交易,應當極力遏制新聞界的這種行為。

(二)索要禮金

一些新聞記者在金錢的誘惑下,向被采訪對象索要禮金,不然就對其進行負面報道。例如,榆林市某新聞記者先后到志丹縣垃圾場、采油廠進行拍攝,以其產業對環境造成污染為由,向政府以及相關企業索要“贊助費”,否則就將拍攝的照片出去。某些記者甚至覺得索要禮金是理所當然的,被采訪者也覺得若是不給予一定的禮金,記者就會作負面報道。這種風氣對整個新聞業的發展具有毀滅性的作用。

(三)過度追求轟動效應

新聞報道本身具有輿論導向的天然屬性,一些新聞記者過度追求新聞的轟動效應,誤導公眾輿論,傳播一些容易對公眾形成感官刺激和快感的新聞。例如,新聞行業中所稱的四色新聞:紅色的秘密——領導人的私生活;金色的誘惑——極度奢華的物質享受;黃色刺激——污穢內容;黑色恐怖——對犯罪事件極力渲染兇殺過程。這些一味追求獵奇、轟動的報道對大眾尤其是青少年產生不利影響。青少年正處于價值觀形成階段,很容易被輿論左右,過多地接觸這種“四色報道”,必然會對其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四)貪圖享樂

由于新聞記者工作的特殊性,常常有機會出席各種高檔場所、新聞會、開業慶典等,因此很多記者在嘗到了甜頭之后,表現出對該類報道的極大“熱情”,光顧著“吃喝”“聊天”“結識名流”等,往往寫出來的稿子缺乏實質性的內容,假大空,充斥著各種浮夸;同時對于下基層農村采訪表現出排斥心理,以各種理由推脫。

二、新聞記者職業道德修養失范的原因

(一)年輕記者容易受利益驅使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拜金,崇尚物質主義。生活節奏快,社會浮躁成風,都是造就這種現象的主要因素。同時,記者行業本身是一個對體力要求極高的行業,不少記者認為記者行業是吃“青春飯”,因此想趁著年輕,多撈一點,過分追逐短期利益。新聞報道是公眾了解各種信息的一種很重要的渠道,受眾面廣,因此是很多商家企業宣傳的重要渠道,這也為新聞記者獲取金錢利益提供了條件。

(二)監督機制的不完善

一個行業要健康運行,必須依靠多方面的監督,如法律、政府、社會等。當前法律尚并沒有專門的記者法對記者行為進行規范,一些出臺文件權威性不足,很多記者將其視為一紙空文。社會公眾缺乏有效的監督渠道。媒體主管部門對失范行為缺乏重視,沒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與獎懲措施。

(三)新聞記者門檻降低

新聞報道的影響力是巨大的,甚至可以引領整個社會的輿論導向。這就要求新聞從業人員有堅定的職業操守和較高的道德素質。但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新聞記者的門檻降低,人人都可以是記者。權力應當是與門檻成正比的,但是在新媒體時代,新聞覆蓋面不斷擴大,人們獲取新聞的渠道增多,這與從業人員門檻的降低是相互矛盾的。

三、新形勢下新聞記者職業道德修養建設的策略

(一)完善法律體系

依法治國,用法律來規范國家的各個行業,讓新聞行業在法律的軌道上運行。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法律的保駕護航。但是我國針對新聞記者的法律規范體系十分薄弱,目前對新聞記者的規范還處于真空狀態,缺乏法律懲戒,使得很多缺乏職業操守的記者有了可乘之機。因此,要用法律來約束新聞記者,增加記者的違法成本,嚴厲打擊各種違反記者職業操守的行為,用法律來推動新聞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要對記者的行為進行規范,發揮法律的規范、警示作用,讓新聞記者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以及需要承擔什么樣的法律后果。立法上要對失范行為作出嚴格界定,明確記者的權利、義務以及責任。

(二)加強新聞記者自身的職業道德

新聞記者作為大眾接收新聞信息的另一只眼睛和耳朵,應該充分意識到自己的使命所在,增強責任感。新聞記者應當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忠于事實,不能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損害公眾的利益,作出虛假報道、不實報道。同時也應當意識到,作為整個新聞行業的中堅力量,行為失范,失去誠信,會讓社會大眾對整個新聞行業的信心發生動搖,后果不堪設想。新聞記者應當加強自己的職業道德建設,用自己的力量帶領社會公眾尋找事件真相,對不良商家企業進行實時披露,樹立起新聞行業的權威,讓老百姓對新聞報道信得過。

(三)加強社會監督

新聞報道不僅需要對被報道對象負責,更重要的要對社會公眾負責。因此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就顯得十分重要。人民群眾監督是社會輿論監督的重要途徑,必須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力量,暢通監督渠道,增加監督渠道,同時應該及時處理人民群眾的舉報和投訴。為社會公眾提供可查詢記者身份的渠道,避免不法分子打著記者的幌子損害公眾的利益。同時,要提升公眾對媒介的識別能力,如建立媒體評級制度,努力完善記者的征信系統,從社會的方方面面監督新聞記者的行為,使新聞記者缺乏失范的空間,杜絕失范行為的發生。

(四)對新聞記者的從業門檻嚴加控制

新聞記者應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因此無論從專業技能還是從職業道德上來說,對記者的要求都是極高的。如今自媒體迅猛發展,應當對從事新聞報道的自媒體進行區分,對于一些長期報道優質新聞、追求新聞真實性的自媒體可以予以官方認證,同時提高自媒體的新聞撰寫者進入門檻。

(五)完善對新聞記者的管理機制

新聞行業是一個對腦力和體力都要求較高的行業,但是由于長期以來績效激勵措施與所付出的勞動的不匹配,大量新聞記者動力不足,甚至容易在金錢的誘惑下迷失。因此,相關媒體部門應當完善整個新聞行業的管理機制,獎罰分明,盡量使新聞記者的工作環境陽光化、公平化,讓每一名新聞記者都對新聞行業充滿信心。對于違反職業道德的記者,應依照情節輕重以及造成的影響作出相應的處罰,做到“罪罰相當”。

四、結語

在新形勢下,新聞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滲透到了人們的工作、生活、政治等方方面面。這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對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國對新聞記者甚至是整個新聞業的規范非常不完善,應結合政府以及社會公眾的力量引導新聞記者的行為在有序、規范的軌道上運行。

參考文獻:

[1]梁贊英.淺析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J].中國報業,2014(08):46-47.

[2]張赟.新時代新聞記者的職業道德建設[J].中國傳媒科技,2012(14):209-210.

[3]劉永忠.試論新聞記者職業精神的培養[J].新聞世界,2011(02):88-89.

[4]公黎艷.論新聞記者職業道德的缺失[J].新聞傳播,2010(09):130.

作者:徐旭敏 單位:連州市廣播電視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吗综合| 18美女扒开尿口无遮挡| 日本色图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 男女午夜特黄毛片免费| 国产91精品新入口| 91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99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影音先锋亚洲资源| 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 深夜影院一级毛片| 免费观看的毛片| 老妇激情毛片免费| 国产午夜影视大全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vr在线观| 国产色xx群视频射精| av片在线观看|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丹麦**一级毛片www|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州一级毛片在线| 欧美xxxx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久久久影院| 波多野结衣和黑人|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穿长筒袜的有夫之妇hd中文| 又黄又爽又色的视频| 色婷婷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黄色录像大片毛片aa| 国产理论片在线观看| 你懂的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在线看| 91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一|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中国国语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日本a在线视频| 久久国产热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