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院校非專業會計學教課的革新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
在教學內容上,非會計專業會計課程內容經常被設置成會計專業教學內容的簡化版,即在會計專業的教學內容上,或多或少地刪減會計學課程內容。教師對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物流管理、人力資源等非會計專業的專業特點、培養目標缺乏全面的了解,致使非會計專業的教學內容不能針對各專業的實際需要而設置相應的側重點,在教學內容上缺乏實用性。這樣的教學內容安排,學生很難感受到會計學課程的重要性和意義,進而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對會計學課程的興趣。
二、教學方法輕視實踐性
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大多采用課堂講授-布置作業-考試評分這種以教師為本的教學方法。即便如今,在很多獨立學院的非會計專業會計學的教學中,這種方法仍然屢見不鮮。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重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但是忽略了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作用。
三、獨立學院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改革的措施
(一)合理定位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的方向,教學目標定位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結果是否成功。非會計專業會計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必須要跟具體的專業情況相結合,要根據各專業學生的培養方案、就業方向等明確會計教學目標。因此,非會計專業會計教學的教學目標應該是,讓學生在整體把握會計學的基本知識和邏輯結構的基礎上,知道會計信息如何產生,了解會計計量、核算方法,能夠把企業的財務會計報表利用到經營管理中,做出適當的預測和決策。
(二)教學內容突出實用性,體現專業需求獨立學院更加注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這就要求在非會計專業會計學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應該突出實用性,體現出不同專業的需求。具體的講就是,教學內容不應該僅局限于會計記錄和會計核算上,而是在會計基本知識的基礎上,以財務會計報表為目的講授會計原理和方法,進而提高學生利用會計信息解決本專業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會計學作為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除了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更要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一方面,實踐教學中會涉及到經濟管理類各專業的理論知識,學生通過交流協作,有利于拓寬知識面、了解其他領域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實踐教學重在實踐,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獨立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這對于獨立學院培養應用型人才起到很大的作用。
加強會計學的實踐教學,就要求獨立學院加大對會計電算化方面(包括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的投入,以滿足會計學教學過程中模擬實訓的需求。另外,很多獨立學院面臨會計電算化師資不足的問題,一方面要引進會計實踐豐富的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強對現有教師的會計實訓業務培訓。對于有條件的獨立學院,可以與相關企業長期合作,建立校外實習基地,讓學生走進企業的財務會計部門,真實地體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等一系列流程,全方位地了解企業的會計實務,這不僅會加深學生對會計知識的理解,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相信通過實踐教學,也會極大地提升學生對會計學的學習興趣。
作者:謝靖單位:華中農業大學楚天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