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對職業學校計算機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教學設備進行了分析,并闡述了提高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方法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社會各個領域對計算機的應用程度越來越高,對計算機技術人才的技術水平要求是越來越高,所以計算機人才的競爭是日趨激烈。職業學校的培養目標是“以就業上崗為方向,以超強的綜合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體”,培養與當前社會相適應的、能牢固掌握當前社會所需的基本技能和文化知識,具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職業技術人才。它是現代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發展的北斗星,同時也對我們現在的教學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一、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與設備的現狀
(一)學生來源情況分析。由于當前社會與人們的觀念問題,上職業學校畢業后一定要工作在最底層,所以好學生沒有來職業學校的,造成職業學校招生困難,能來就讀的學生大多數在上初中時是被教師所冷落的對象,或者是已經走向過社會的孩子,因而普遍基礎差,對沒有學習興趣,缺乏自信心,沒有學習的預望,自控能力較差,有相當多的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們上學的目標不明確,有相當多的學生選擇上職校是為了混文憑、找一份工作,因此學習缺乏動力。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本往在經過多年在職業學校中教學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網絡知識、電腦操作、技能學習方面興趣極高,對參加課外活動、專業技能課的學習有相當的興趣。他們渴望在計算機課中學習到相關的專業知識,能用電腦及時靈活地解決本專業的問題。許多學生喜歡上網,但是并沒有合理地利用網上的資源進行學習與提高自己個人的專業素質和能力,具體表現在:學生們喜歡上網,喜歡在網上聊天、玩游戲、看電影。
(三)教材內容分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職業教育計算機的教學需要一套實用性強、內容新穎、層次配套、版本升級換代很快的教材。但許多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大綱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所開設的課程內容是五花八門,有的教材本身在培養目標的定位上與職業學校教育課程體系是不適應的,實用性明顯不足;有的教材內容陳舊過時。這樣教材的利用率不高,學生學習完課程后表現為應用能力不強,常常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前景感覺很迷茫。
(四)師資力量薄弱。隨著計算機新技術的發展知識的更新,許多教師的知識呈現滯后狀態,掌握的都是陳舊的知識,一小部分既懂理論又懂實踐操作的計算機教師往往又因為學校待遇較低而跳糟或兼職于其他計算機行業,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學中,導致職業學校的計算機教師業務素質與水平能力普遍不高,培養出來的學生與社會需求相脫節。
(五)教學設備落后。計算機的發展是十分快的,知識的更新也是與時俱進的,但學校的教材和教學設備還都是上個年代的,與現代社會的主流知識背道而離,無法達到學以至用,學了也是落伍的。
二、提高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的措施
(一)教材改革。職業學校應本著“必需、夠用”的原則,根據計算機知識的時間性和階段性特點,選擇優秀的理論教材或自主編寫實踐課教材,避免理論知識過于教條化、過多、過繁,讓理論知識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服務。
(二)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職業學校根據生源的低起點情況,可制定興趣導入、任務驅動、細講多練、作品展評等教學設計模式。教師在授課時以興趣導入,設計一些起點較低的學習任務。在學習基本操作教學中,突出知識、技能點的示范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所學軟件中各技能點的操作方法。比如在講授Photoshop的圖層、選區、路徑等教學內容時,在分階段講解的同時,還要結合相關典型案例進行操作講授。
(三)雙師型教師專業技能的提高。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專業需要大量的雙師型教師,對于雙師型的要求不但是具有深厚的專業理論基礎,還應具有扎實的實際操作水平、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具有先進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技巧,這樣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指導者、幫助者。職業學校可把計算機專業課教師送到企業、公司等進行實踐學習,使他們成為具有實際工作經驗、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的雙師型教師;還可以從企業、公司等引進工程技術人員到學校擔任計算機專業課教學工作,培養出真正符合社會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四)改革考試考核方法。職業教育直接擔負著向社會培養、輸送大量合格技術人才的職責,學生應具有實際的應用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在職業學校的計算機考試中,應突出操作技能和實踐能力的考核。比如,對于網頁制作、計算機組裝與維修等一些以實踐為主的課程,應當以實踐技能考試為主,理論考試可只占20%—30%的比例,強化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解決學生高分低能這一現狀,使他們具有嫻熟的操作技能。
(五)購入主流的教學設備。職業學校應以動手實踐為主,一定要用社會上主流的教學設備和計算機來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這樣他們進入工作崗位后才能真正的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工作中,也降底了學生工作壓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作為一種高效率的儲存、處理、傳輸信息的工具,已成為信息社會中交流的一種重要工具。電腦技術日新月異,只有科學地提高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的質量,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查有梁課堂模式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孫名符信息技術教學論[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3]程俊靜項目教學法在“網絡”課程中的應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5(5).
[4]鄭俊乾技能訓練方法簡介[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15).
[5]張立杰計算機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的探討[J].教學研究,2001(4).
[6]楊開城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的設計原則.中國電化教育,2004(4).
作者:李立偉 單位:孫吳縣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