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統計范文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統計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統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統計

前言隨著Internet的飛速發展,網絡信息資源急劇增長,網絡信息過載問題日益突出,人們越來越多地關注如何開發和利用這些資源。古代就有圖書館與文書檔案管理,而現代信息資源管理則起源于20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國。90年代以來,伴隨著商業化,互聯網以摩爾定律的速度爆炸般膨脹。網絡信息資源呈現出:網絡信息數量增長迅速、來源廣泛、傳遞速度快、動態變化頻繁,類型復雜、內容豐富、價值不一,呈非線性、鏈接網狀結構,共享程度高、使用成本低,是多渠道、多層次信息交互式交流的集成。這就促使國內外開始進行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如人文管理、技術管理、經濟管理等開展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進展。我國對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起步較晚,統計和分析這些年來我國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成果,以利于推動我國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發展。

一、統計說明

本文以CNKI中的《中文期刊數據庫》為統計源,以篇名和關鍵詞分別作為檢索入口,以“網絡信息資源管理”作為檢索式,以精確檢索的方式,共檢索到文獻152篇,去除不符主題和重復的文獻,得到相關文獻119篇,并根據結果從論文年代分布、論文期刊分布、地區分布和作者分布等方面結進行統計分析。

二、統計結果分析

1、的數量及年代分析

論文的發表數量反映了該學科的研究水平和發展程度。而某一時期論文數量的多少,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該領域學術研究的理論水平發展速度。表1是有關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論文的年代分布情況。

表1論文年代分布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總計

論文數

3

1

8

9

8

13

10

18

16

20

13

119

比例%

2.52

0.84

6.72

7.56

6.72

10.92

8.40

15.13

13.45

16.81

10.93

100

從表1中可以看出,我國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最早是1998年,20世紀以前的數量很少,僅占總數的3.36%。但是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文獻數量總體呈逐漸上升趨勢,并在2007年達到高峰,說明我國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經歷了到由關注、到認識了解、再到探討、實踐、及經驗總結的研究過程。另外,從表1中還可以看出,2008年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相關文獻比前幾年略少,這一點值得注意。

2、論文的發表期刊分析

研究論文的來源期刊不僅是了解該領域的空間分布特點,掌握該領域的核心期刊群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且還能為文獻搜集和管理提供依據,為讀者提供指導,還可以了解各刊物的辦刊特點,有利于對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進一步促進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的發展。

本文所統計的119篇文獻,分別發表在72種期刊上,總體比較分散,但是論文的分布又具有相對集中性。從表2中可以看出,圖書情報類專業期刊發表的論文數所占比例最大,達到了57.14%,說明圖書情報專業期刊是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文獻的主要來源。表3列出了最多的前20種期刊,共發表了論文69篇,占論文總數的57.98%,是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的重要情報源。根據布德拉福定律,核心期刊區所載論文量要占總論文量的1/3,可以將前8種期刊認為是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的核心期刊。

表2期刊類別分布情況

期刊類別

期刊種數/種

論文數/篇

論文所占比例%

圖書情報專業期刊

27

68

57.14

學報

15

16

13.45

其他

30

35

29.41

總計

73

119

100

表3期刊分布

期刊名稱

數/篇

所占比例%

情報科學

8

6.72

圖書情報工作

6

5.04

圖書館學研究

5

4.20

現代情報

5

4.20

中國圖書館學報

5

4.20

情報雜志

4

3.36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

4

3.36

大學圖書情報學刊

3

2.52

圖書館論壇

3

2.52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3

2.52

高校圖書館工作

2

1.68

圖書館雜志

2

1.68

情報學報

2

1.68

河南圖書館學刊

2

1.68

農業圖書情報學刊

2

1.68

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

2

1.68

科技資訊

2

1.68

電腦知識與技術

2

1.68

甘肅科技縱橫

2

1.68

中國科技信息

2

1.68

3、論文被引情況分析

在統計的119篇文獻中,被引的論文共有篇76篇,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前十篇文獻如下:

表4論文被引情況分布

論文題目

著者

刊名

年份

被引次數

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網絡信息資源

管理(一)——從技術角度的分析

馬費成,陳銳

中國圖書館學報

1998-1-15

122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標準化體系研究

吳慰慈,張久珍

情報科學

2001-1-25

69

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網絡信息資源

管理(三)——從人文角度的分析

馬費成,陳銳

中國圖書館學報

1998-5-15

33

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網絡信息資源

管理(二)——從經濟角度的分析

馬費成,陳銳

中國圖書館學報

1998-3-15

32

基于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

黃明杰,張萍

圖書情報工作

2002-6-18

27

試析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特點

李瑩

情報科學

2000-4-25

27

網絡信息資源的知識產權管理研究(3)

——數字圖書館版權保護技術及其規避行為的法律對策

邱均平,陳敬全

圖書館建設

2003-5-25

27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論綱

靖繼鵬

中國圖書館學報

2000-5-15

26

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與管理研究

王海波,湯珊紅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3-5-25

25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初探

皮介鄭

現代圖書情報技術

2001-3-25

24

從表4中可以看出,以上十幾位作者撰寫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論文被引次數都很高,說明其論文影響力大,可以看作是網絡信息資源管理領域重量級的論文,尤其是武漢大學的馬費成等人寫的“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一文被引頻率最高,無人能及。

4、論文作者分析

(1)作者合著情況分析

研究論文的合著現象,一方面可以反映研究論文的深度和廣度,以及該研究領域的學科性質和研究方法等;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弄清合作的特點以及影響合作的主要因素,有助于組織合作研究。合著度是指某一時期內刊物載文的篇均著者數,合著率則為刊物合著論文篇數與論文總數之比。我國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論文的作者合著情況見表5。

由表5中可以看出,我國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的論文主要以個人獨著為主,共82篇,占所有論文的68.91%,但從整體上看,每年的獨著論文數時高時低,在2005年達到高峰,總體呈現出很不穩定的狀態。另外,從表5中還可以看出,每年的論文合著率也很不穩定。這充分說明,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相互滲透和綜合發展,合作研究將會成為當今科學研究的一大趨勢。

表5論文作者合著情況

形式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合計

比例%

獨著論文數/篇

1

7

6

4

9

10

17

11

8

9

82

68.91

2人合著論文數/篇

3

1

1

3

3

1

3

9

3

27

22.69

3人以上合著論文數

2

1

1

2

3

1

10

8.4

合著度

2

1

1.13

1.56

1.63

1.46

1

1.06

1.44

1.75

1.38

合著率%

100

12.5

33.33

50.00

30.77

5.56

31.25

60.00

30.77

(2)作者地區分布情況分析

分析研究作者的地域分布,可以了解各地區圖書情報學項目研究的基本情況,揭示各地區科研創新能力的大小,為國家統一協調項目研究力量和項目分布提供參考數據。在統計的過程中可以看到關于我國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論文遍及了全國的28個省市自治區。表6表明發文最多的前10個省市分別為湖北、北京、湖南、黑龍江、吉林、廣東、山東、遼寧、浙江、河南和甘肅。這10個省市共計發文87篇,占論文總數的73.11%。這一方面說明這些地區是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水平最高、最普及的地區。其中,尤其是湖北省,數最多,遠遠領先于其他省市地區,此外,湖北省的論文中絕大多數都是武漢地區發表的,特別是武漢大學,說明在研究我國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方面湖北武漢地區有很強的一批專家和學者,對該領域有著自己比較獨到的見解,為該領域的發展作出了很多努力。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地區分布非常不平衡,地區差異很大,其他地區也應該積極努力,投入力量,緊跟上全國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的腳步,使我國關于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更上一層樓。

表6論文作者地區分布

地區

數/篇

所占比例%

湖北

20

16.81

北京

9

7.56

湖南

9

7.56

黑龍江

9

7.56

吉林

7

5.88

廣東

7

5.88

山東

6

5.04

遼寧

6

5.04

浙江

5

4.21

河南

5

4.21

甘肅

4

3.36

5、論文的內容主題分布情況分析

從統計分析可知,我國數字圖書館研究論文內容分布極不平衡。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基本理論研究

這類論文一般都是對網絡信息資源及其管理的概念、構成要素、類型、特征的研究,論述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現存問題或必要性的。在調查中,共有33篇論文探討了這方面的內容。調查顯示,國內學者對“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認識多傾向于:其是“信息管理學”中新近產生的一個分支,并沒有達到能成為相對獨立學科的程度。在調查的論文中,并沒有專門對“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學”及其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體系結構、學科性質、相關學科、研究方法、學科史及未來發展、學科理論基礎和技術基礎等的論述,而多是在對“圖書館學”、“情報學”及“信息研究”等學科,進行學科研究總結與展望時,提到“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方向的研究進展。而論述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模式,基本上都是引用泰宏教授提出的信息資源管理是三種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約化,即信息資源的技管理、信息資源的經濟管理和信息資源的人文管理,它們分別對應不同的背景,即信技術、信息經濟和信息文化,三者的集成構成信息資源管理的三維構架。

馬費成、陳銳的《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信息資源管理》系列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其分別從技術、人文和經濟的角度討論了面向高速網絡的信息資源管理、組織和利用的問題。而靖繼鵬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論綱》在分析比較網絡信息資源管理與傳統信息資源管理差異的基礎上,概論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主要研究內容。其主要研究內容則為信息資源管理的主要業務環節,其模式是信息技術、信息經濟和信息文化三維構架。賈春華的《論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值得關注的幾個基本問題》,較專注地分析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研究中重點領域、最新進展和未來展望。他認為網絡信息資源管理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幾個重點問題是網絡信息資源分布特點與規律的研究、網絡信息資源組織研究、網絡信息資源檢索和網絡信息服務等方面。另外,尹艾藍、李曙光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及其管理探討》則創造性地把書簽式管理模式、搜索引擎管理模式、書目控制管理模式列為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模式,把人文管理、技術管理列為管理手段。

(2)企業與圖書館網絡信息管理

主要是企業與圖書館如何開展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收集與構建工作。本次調查中,涉及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論文共有18篇。劉海燕等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的管理》中立足于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全面分析了信息時代網絡環境下,圖書館信息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對策建議。曹秋霞的《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探析》通過對高校圖書館利用網絡信息資源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的剖析,提出了高校圖書館在加強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過程中應當改進的幾個問題。張麗輝的《淺談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改進》分析了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高校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數據庫建設及網絡信息資源服務的改進策略。冷伏海、孫揚民的《面向我國中小企業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在分析中小企業的信息需求與管理的基礎上,結合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特點,給出了面向中小企業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模式及針對這種模式的實施過程。

(3)描述與組織研究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中心環節就是:如何準確、全面揭示每個網絡信息資源的內外特征,并通過有序組織,來調整網絡信息資源的無序狀態。可見,對網絡信息資源揭示與組織,是提高其利用效率的前提,也是業內人士探索研究的重點之一。在本次調查中,共有14篇論文涉及到這一領域。

袁紅梅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模式——元數據》中提出了元數據的3種格式,4種類型,討論了元數據在網絡信息資源組織中的應用。丁曉紅的《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管理芻議》針對網絡信息資源的特點,介紹了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組織管理的原則和幾種方式,進一步提出網絡信息資源對圖書館工作的影響及圖書館應采取的對策。王海波、湯珊紅的《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與管理研究》論述了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的組織方法以及目前存在的問

題,并對如何更好地組織與揭示網絡信息資源提出了一些看法。對未來網絡信息資源的組織方式,學者們提出的設想是:“從組織者角度,網絡信息組織要簡便,擴充性、專業性、及處理能力都要強;從用戶角度,網絡信息組織要易于查詢,滿足個性化需求;從技術角度,網絡信息組織應向自動化、集成化、智能化、知識組織的方向發展,并逐步實現知識挖掘。”。

(4)信息開發研究

信息資源的開發是開展信息服務的基礎與前提,信息服務在信息資源的充分開發和合理組織的基礎上才可能有高效率。網絡信息服務更是以信息資源的網絡化開發為前提。在本次統計中,共有7篇論文涉及了這一領域。

王懷惠的《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與開發》概述了網絡信息資源的概念、特點及分類,網絡信息資源的開發概念及其重要性,分析了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中值得重視的技術,提出了網絡信息資源開發的建議。辛春華在《論我國信息資源網絡化的開發與管理》在分析我國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信息資源網絡化開發的戰略目標與利用原則,探討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配置及其優化。

(5)系統管理的研究

主要涉及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總體過程、策略、方案及有序運行的條件、機制與障礙等微觀環境的研究。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是由一系列工作程序構成的,調查中有7篇論文是將其作為一個總體來進行討論的。如:《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系統的基本要素及其運作機理探討》中,作者鄧克武提出“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系統的運作機理包括:網絡信息的采集和網絡信息的組織。建立一個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系統,對特定的網絡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有序化并經常剔舊納新,是非常必要的。”馬惠君在《談構建安全的網絡信息環境》中則針對網絡信息的特點,分別從技術角度、法律角度以及人文社會角度對網絡信息安全問題進行探討,從而創造綠色、安全的網絡信息環境。

(6)信息服務研究

網絡信息服務是信息工作者直接面向用戶的“前沿”,網絡的應用、信息特征的轉變等因素,都使信息咨詢工作產生新的方式和突破。本次調查中關于信息資源服務研究的論文有4篇。

譚兆民的《試論網絡信息資源的管理與服務》提出了開展網絡信息資源服務的6種方法:網上導航服務、公共網上查詢服務、館際互借和文件傳送服務、系統開發服務、聯機檢索服務和因特網網絡資源服務等。朱淑蕓、朱鉅鋒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與服務》就網絡環境下的信息資源管理與服務工作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丁立萍在《現代圖書館信息服務的發展趨勢與對策》中提出目前圖書館信息服務存在著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無序、信息開發膚淺,館員素質低,信息人才缺乏等問題。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是圖書館工作的戰略重點,應對網絡信息資源加強管理,開展多層次的文獻信息服務,加強特色館藏建設,提高讀者服務的信息質量,加強文獻信息隊伍建設,使圖書館信息服務具有資源共享、特色化和社會化的發展趨勢。

(7)信息政策研究

主要是用國家機器的手段進行的控制與引導、制定相應法規的研究。有5篇文章論及國家信息資源政策,如《網絡信息資源建設的政策調控與實施機制研究》、《淺論我國信息網絡環境的政策體系》等。還有就是對網絡信息資源的知識產權法律研究。

查先進的《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國家信息政策》闡述了高速信息網絡環境下的國家信息政策需求、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國家信息政策目標和面向高速信息網絡的國家信息政策內容框架。彭晨曦,尹鋒的《國外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政策法規建設及其啟示》通過國內外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政策的對比,在分析了國外網絡信息資源管理政策法規建設的重要特點與趨勢的基礎上,對我國信息政策法規的建設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8)信息檢索研究

探討網絡信息資源的檢索策略、檢索工具改進、及新的支持技術的研究論文,在這次調查中有3篇。范超英、曹蕓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與檢索的工具——全文檢索系統》介紹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與檢索的工具—全文檢索系統的功能特點、構成及在圖書館的具體應用。

王純的《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重要工具——WWW搜索引擎》認為搜索引擎是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重要工具。搜索引擎眾多,各具特色,分析常用搜索引擎的類型與功能是非常必要的,用戶可依此選擇合適自己的檢索工具。

(9)其他方面的研究

除了以上幾個內容外,還有許多涉及了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很多內容,如管理的標準化體系、網站資源管理、知識管理對其影響、人文因素、管理安全、人員的思維結構、人才培養研究、目錄學及計量學的應用等。

通過論文調查,筆者發現,國內對于用戶的分析研究,用戶利用網上信息資源的研究:如用戶網絡信息需求的決定因素、表現形式與滿足方式,用戶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的行為與心理,用戶潛在信息資源的開發、用戶的教育等很少。可能與我國網絡信息資源建設起步晚、條件落后的情況以及用戶的信息意識薄弱有關。但是,隨著我國信息資源建設的發展,相信有關這方面的論文會越來越豐富,相關理論與方法會越來越成熟。

三、結語

通過調查,認識到我國學者在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一系列研究中,始終緊跟國外研究前沿,涌現出了一批有質量、有思想的論文。但是調查顯示,國內學者對“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認識多傾向于:其是“信息管理學”中新近產生的一個分支,并沒有達到能成為相對獨立學科的程度。總的來說,我國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入。

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研究是一門新興的、跨越多項學科專業的領域,圖書情報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其中的挑戰性,廣泛學習各種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為更加深入探索網絡

信息資源管理的內涵,更好地在實踐中應用而努力。同時還必須積極進行國內外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比較研究,借鑒他人的先進經驗,從而推動網絡信息資源管理的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全球范圍的資源共享。

新聞博客是媒體中的一股新興的力量,其出現必然給媒體格局帶來一定轉型;但德拉吉“印刷術死了,電影死了,電視死了,互聯網將取代一切”;“新聞將不再受大機構控制,永遠也不再會,在互聯網上,每個人都是記者”;“媒體無需檢測新聞的正確性,公眾自然會鑒定”的看法未免偏激。博客的強大作用有目共睹,但其出現并非傳統網站的末日;兩者之間可以相互利用,終究達到平衡狀態。從總體上來說,如果能加以有效利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的新聞博客對于傳統網站是利大于弊的。望新聞博客能為傳統網站帶來自由、新鮮的空氣;也蘄愿傳統網站能為新聞博客提供更多可供個性發揮的材料。

注釋:

(1),www.cybertranslator.idv.tw/

(2)《博客:開拓個人化的目錄式生存》

/modules.php?name=News&file=article&sid=106

(3),方興東孫堅華《Blog:個人日記挑戰傳媒巨頭》

(4),方興東,《博客——E時代的盜火者》

(5),宋雙峰《什么是“博客”》

(6),胡曉生《學子論文:美國新聞博客的傳播特征》

(7),孫堅華《博客論》

(8),《20世紀最具推動力和影響力的10大人物之一》

(9),麥特·德拉吉《麥特·德拉吉的杰作》

(10),孫堅華《互聯網上的德拉吉王朝》

(11),《公民德拉吉》

(12),同(11)

(13),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

(14),馬克·格拉瑟YaleGlobal網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午夜爱爱香蕉片|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色欲麻豆国产福利精品| 国产真实乱人视频| 99精品众筹模特自拍视频|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 欧美日韩高清性色生活片|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韩国全部三级伦电影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一区二区国产在线观看| 日本动漫打扑克动画片樱花动漫 | 日本xxxx18护士| 无遮无挡非常色的视频免费| 放荡的闷骚娇妻h交换3p| 成人欧美日韩高清不卡| 天天综合天天添夜夜添狠狠添| 多男同时插一个女人8p| 国产综合成色在线视频|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 国产人妖另类在线二区|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性色黄大片在线观看| 校花的好大的奶好爽漫画| 日本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学渣坐在学长的棒棒上写作业作文|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 在线观看免费毛片| 国产人妖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不卡| 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天天干| 国产高清一级片|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视频专区一国产盗摄|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日本h片无遮挡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