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力行業電子商務包裝技術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電子企業在信息化工作上起步較早,但是在電子商務包裝服務技術方面卻沒有形成統一的架構和標準,本文在分析國內外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模式與運營機制基礎上,研究了了電力行業電子商務包裝服務的軟件開發系統、應用集成系統、運營維護系統,研究共性技術的集成方法和具體機制,為電力及其上下游行業提供完備的電子商務包裝服務技術架構。
關鍵詞:
電子商務;集成系統;架構;包裝服務
電力行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型產業和公用事業,隨著工業化進程加快,包裝產業結構調整,科技進步促使電力行業科技化信息化逐漸加快。從目前的情況看,電力行業還未形成集服務開發、服務接入、服務集成于一體的服務平臺,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在這方面利用云計算技術構造具有良好可用性的服務開發、應用與集成平臺,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1電子商務包裝服務架構技術
國內外現狀電子商務包裝服務是指,當社會的工業化進入了比較發達的階段,依托信息與通信技術和現代管理理念而發展起來的知識和技術相對密集的服務業,它的發展必須由以信息與通信技術為核心的高技術來支持。近幾年來,在信息與通信領域涌現出很多新技術、新概念,例如現代服務業、虛擬化、WebX.0、云計算、感知中國、物聯網、傳感網等。作為軟件即服務廠商的先驅,Salesforce在多租戶架構方面表明了自己的看法:讓軟件開發商只需要為在單一環境下運行的軟件的一個版本而操心,不需要為不同的軟硬件配置支持多個版本。Salesforce還通過Force.com平臺把多租戶架構的優點擴大到其他軟件開發人員;該平臺讓第三方公司可以使用其軟件的原始構建模塊和高級應用程序組件,開發自己的多租戶應用程序。
2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構建
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整體解決方案。主要研究內容包括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模式與運營機制、關鍵支撐技術層、應用與服務層以及應用示范工程等部分。
(1)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模式與運營機制。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模式與運營機制研究政府監管之下,企業自主運營,第三方開放的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體系的體系架構、服務模式、運營維護機制,包括B2B(BusinessToBusiness,商家到商家)、B2G(BusinessToGovernment,商家到政府)、B2C(BusinessToCustomer,商家到客戶)和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件即服務)等。
(2)電力行業電子商務包裝服務關鍵支撐技術層。電力行業電子商務包裝服務關鍵支撐技術層集成現代服務業相關共性技術,如:安全認證技術、征信與信用技術、電子合同技術、計費管理技術和互動協同技術等,并攻克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的若干關鍵支撐技術,主要包括:
①電力綜合業務數據采集與整合技術,針對電力綜合業務的特點,研究地理分散的異構數據采集、整合和建模技術,開發數據抽取、轉換、裝載工具;
②電力數據分析與挖掘技術,研究電力綜合業務數據分析模型和數據挖掘算法,建立專業數據分析主題,實現電力物資交易等專業數據的分析與挖掘,為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體系提供完備的數據支撐;
③電力綜合信息管理技術,針對電力信息特點,研究電力信息元數據加工技術、知識產權保護技術、基于共建共享體系的電力信息上傳、編輯、審批、技術,形成電力行業綜合信息管理規范,實現電力信息的有效關聯,促進電力科技知識的發現、轉化和傳播,支持電力信息的科學管理和綜合經營。綜上,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關鍵支撐技術層為上層電子商務服務提供數據支撐和技術支撐。
3應用前景
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的架構是依托國電集團"GD193"工程和國家電網公司"SG186"工程,采用底層所提供的電力行業共性服務,建立實施的應用示范工程,主要分為電力物資交易服務應用示范、電力綜合信息服務應用示范和電力業務協同服務應用示范,逐步建成為國家電力物資交易和綜合信息服務的基礎設施。
4結語
針對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的實際需求,研究我國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模式與運營機制,構建集物資交易服務、綜合信息服務和業務協同服務等于一體的電力行業電子商務服務體系,為電力及其上下游行業提供完備的電子商務服務,能夠解決電力行業現有電子商務平臺功能單一、供應鏈整合能力弱等問題,幫助相關企業開源節流、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現代電力服務業的初步形成,帶動電力及其上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謝鈺.電力云計算研究[J].科技傳播,2013.12.
[2]王景燕.基于云計算的電力調度信息化研究[J].電工技術,2011(12).
[3]趙俊華,文福栓,林振智.云計算-構建未來電力系統的核心計算平臺[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0.8.
[5]郝玉潔,常征.網絡安全與防火墻技術.北京: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1(4):24-28.
作者:丁楠 單位:河北建材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