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形式美法則在家具造型設計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在現代社會中,家具已經成為審美藝術與科學技術高度融合的產物,而形式美法則是人們在創造美的與過程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重要準則。形式美法則主要包括:比例與尺度、對稱與均衡、變化與統一、對比與協調、節奏與韻律等。如今人們在滿足物質文化需求的同時更加注重精神上的審美享受,如果能更好的理解與掌握形式美的法則,培養人們對形式美高度的審美感受,設計出更加實用而美觀的產品,從而達到形式美與內容美的高度統一。
關鍵詞:
形式美法則;藝術與技術;家具造型設計
1序論
家具造型設計是在滿足人們一種在特定實用功能要求下,一種將審美藝術與科學技術融合的設計手法,它不是一成不變的設計套路。由于人類社會不斷進步,家具的風格與時代的演變,現代家具延續了明代家具的風格特點,以簡練的造型為主,以線為主的表現形式表達出典雅大方之美。我們理解與掌握家具造型設計,需要在傳承優秀設計思想的同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豐富創新自己的設計思想創作出完美的家具作品。
2形式美法則基本內容
2.1比例與尺度
比例與尺度是人們在對一件物品嚴謹規范的數學規律的總結。所有造型藝術都具有相應的比例與空間尺度從而構成不同的形狀。我們定義家具各方向度量之間的關系及家具的局部與整體之間形式美的關系稱之為比例;我們在家具造型設計時,根據人體工程學與設計方法學所測量出的尺寸關系稱之為尺度。所以,正確的比例尺度是我們在設計家具造型形式上最重要的先決條件。
2.2對稱與均衡
對稱與平衡是符合自然美的設計準則。我們在進行家具設計的必須遵循對稱與平衡的關系以達到人們視覺上的審美體驗。對稱常常給人是具有正統、穩定、統一的效果;平衡具有生動、和諧的視覺效果。在原始社會時期,人類在制造器具的過程中,就具有對稱的概念,他們將對稱與平衡的法則運用到對器具的制造生產中達到實用與審美的初步結合,給我們很好的啟示與指導。
2.3變化與統一
統一與變化是適用于多種藝術創作的法則,同時也是自然界客觀存在的一個普遍規律。在自然界中,冬去春來葉落歸根一切都是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在自然界中變化與統一規律是無處不在的本質,支配著我們的一切設計創造物質活動。統一與變化是對立統一又相互依存的關系。統一是在家具設計中整體表現出和諧的基調。變化是在統一的基礎上增加裝飾的趣味性。我們在家具設計時應力求做到在統一中體現出變化,在變化中反映統一。
2.4對比與協調
家具設計中某一因素(材質、色彩、明暗關系)出現兩種以上顯著差異時,就會形成不同的表現效果我們稱之為對比。中國古語就有“散整相間;疏密相濟;橫直相破;粗細相調;濃淡相稱”之說,人們在通過視覺中也能直觀的感受到對比與協調的對立統一。
2.5節奏與韻律
節奏與韻律也是自然界一種美的規律。法國著名美學家德盧西奧———邁耶在他所著的《視覺美學》一書中說到“藝術中節奏是一些形式因素的組合,例如,在建筑、繪畫、雕塑、在工業設計中,便是基本單元的排列。節奏也可以是一種材料的積聚和復合使用,以產生某種不完全是裝飾性的有節奏的運動。”節奏與韻律是我們在進行藝術創作過程中被廣泛應用的形式美法則。
家具造型設計所運用的形式美法則是在家具設計發展歷史中由前人長期的設計實踐中積累經驗總結出來的,并在家具造型設計的形式美中起著引領的作用。家具造型設計的形式美法則和其他形式的藝術創作一樣,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會性鮮明的特點,同時又必須受到結構功能、裝飾材料、施工工藝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所以設計師要先從生活體驗入手,生活體驗活動是藝術創作的前提,經過完整的藝術構思活動對生活原料進行提煉加工,將頭腦中的意象物態化并合乎形式美法則的基本規律,熟練地掌握藝術語言表現出設計師的藝術意象與藝術情感,設計出富有創造力和吸引力的家具產品。
4家具造型設計與形式美法則相結合給予我們的重要啟示
在強調民族精神與民族氣節的今天,隨著我國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我們對于傳統家具實用功能的滿足又上升了一個新的平臺。家具造型設計創作與形式美法則高度結合,豐富了人們的視野,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掀起了審美藝術與科學技術革命的新一輪高潮。科學與藝術在目的上都是一致的,為了人類的完善與發展,造福于人類,促進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藝術是以人類情感去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的方式,形式美法則的基本規律在家具設計中的正確運用能激起我們的審美情感,將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完全融入到家具造型設計中去,迸發出無窮的想象能力與實踐能力。
5結語
我國是一個具有濃厚文化底蘊的國家,傳統文化給予我們精神上的熏陶與感染能讓我們更好的理解與傳承經典,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自己,開闊眼界用心創作才是設計師的本職工作,我們必須靈活恰當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與累積的經驗,設計出不同風格,不同樣式的家具造型以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與審美享受,達到物質與精神相協調的更高境界。
參考文獻:
[1]楊先藝編著.藝術概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4
作者:肖千昀 單位:玉林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