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現代漢字字體設計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漢字是人類文明的象征,它擁有悠久的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蘊含著強大的生命力與感染力,它是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符號特征。在信息時代化的今天,不管在印刷媒體還是網絡媒體中,漢字已經成為人們情感溝通與信息交流不可缺少的元素。
一、漢字字體的歷史
隨著社會的發展,漢字字體設計在設計界備受關注,它承載著文化傳播的使命,漢字的構成方式也映射著中華民族的情感態度與價值判斷。漢字從產生、演變、成熟、統一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由最原始的甲骨文、到殷周時期的金文、西周時期的篆書隸書、魏晉時期的楷書、發展到漢代的草書、以及介于楷書與草書之間的行書、由于雕版印刷術出現的宋體、西方印刷術出現的黑體,具有圖形化、符號化與表意化的特征。總體來說,字體變得越來越簡潔,更利于傳播閱讀,可以通過不同的媒介載體,將所需要傳達的信息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但這些古老的字體同樣也以書法的藝術形式傳承了下來,并且運用到書籍裝幀設計、廣告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包裝設計以及標志設計等藝術設計中,同時也為設計添加了濃厚的文化內涵。
二、漢字字體的多元化發展趨勢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漢字字體設計也在呈現著多元化的發展。字體設計不僅可以起到信息傳播的功能,還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有著其他設計元素所不可替代的設計效應。而不同的文字形態,會在視覺上、心理上給人呈現出不一樣的情感體驗。在漢字字體設計時,我們要在強調文字內涵的同時,做到形與意相統一,做到以形表意,以意傳情,使設計具有識別性;強調個性化,了解受眾的審美需求,在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下創造出符合當代審美的漢字字體設計,如結合新媒體時代,運用新媒介與動態的表現手法,進行漢字字體設計,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與創新。目前字體設計分為了靜態字體設計與動態字體設計。
(一)靜態字體設計靜態字體設計包括簡約字體、字體圖形化、裝飾字體、以及立體字體。第一,簡約字體是現代字體設計較為主流的一種表現方式。這種設計風格強調筆畫變化,注重對筆畫形狀的塑造,在簡潔中做出設計感,沒有太多裝飾。例如,中國銀行的標志,通過對“中”字的筆畫變化,使設計既有對比性,又保持統一感。第二,字體圖形化源于文字起源時期,在最早的象形文字中,從復雜的圖形到抽象的圖形符號,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例如,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設計中可以體現字體圖形化設計,將圖形化的語言融入字體當中,加強了視覺印象,帶給人們最直接的視覺符號。第三,裝飾字體則多用在民俗民族文化表現方面,如過年時候貼出的剪紙中的“福、喜、壽、祿”等富有裝飾性的字體。第四,立體字體則因為現在各種設計軟件的出現而產生的一種字體,運用PS等軟件都可以做出不同角度的立體字,多運用于現代商用海報宣傳當中。靜態漢字設計采用了象形、指事、灰衣與形聲四種方法。深入研究每一個漢字所蘊含的內容,以此作為切入點,抓住形象的特點,進行漢字圖形化。
(二)動態字體設計動態字體設計則在新媒體時代出現的字體,是在靜態字體設計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突破了紙質媒介,注入新的理念,從二維、三維走向四維的轉換,可以滿足與受眾之間的互動性設計,使讀者通過屏幕互動、影像互動等參與到自己的設計當中,滿足讀者的參與性,增加了多感官的體驗,具有多媒介、多元化、多感受、多維度的特點。在展示效果上,結合字體與圖形,加上動畫效果,既豐富了漢字的表現形式,同時也能更加吸引目標受眾,使目標受眾快速獲得其中蘊含的文字、情緒、故事等信息,并且參與互動,達到更準確的信息量傳達,產生了更強的視覺沖擊力。因此,動態字體設計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相結合創新的產物,設計師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結合漢字特有的構成形態,創作出優秀的動態字體,弘揚中華漢字文化。所以,動態字體與靜態字體相比較,不同之處在于增加了時間維度,時間的流逝描述著變化。相對應,動態設計通過在主體空間上的變化,調整變化的速度與節奏感,來表現時間的流逝,最大限度地刺激目標受眾的感受,引發閱讀興趣,使受眾與之互動,達到信息的傳達,使字體設計在時間和空間的維度上增加了新的內涵,產生了更強的視覺沖擊力。
三、結語
日本的著名設計師杉浦康平曾說過:“漢字是設計最本質的源泉。”而作為設計師的我們,需要對中國傳統的書法進行學習與傳承,掌握漢字筆畫的規律,體會其蘊含的文化底蘊;同時,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在傳統上進行創新;并且了解設計需求,需要有明確的針對性,能夠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更好地為人類服務。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能解決問題、美觀時尚、具有文化底蘊的漢字。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賈琪 單位:云南藝術學院